我國特種石墨行業產業鏈現狀及上下游企業優勢分析
編輯:2023-11-17 17:29:17
特種石墨主要指高強度、高密度、高純度石墨制品,又稱“高純石墨”。
一、上游行業
特種石墨的生產是資源綜合利用的過程,特種石墨的主要原材料是煅后石油焦、瀝青焦和煤瀝青等,是對石油化工和煤化工行業的廢渣進行深加工再利用,是對能源的二次利用。其中瀝青焦、煅后石油焦是特種石墨生產的骨料,因此瀝青焦、煅后石油焦的品質直接影響特種石墨的質量和生產成本。目前瀝青焦、石油焦生產企業規模較大,市場競爭較為充分,主要分布在大型油田及大型煉化廠周邊。
以石油焦為例:煅后石油焦主要是指石油經過延遲焦化裝置后產出的石油焦為生焦,生焦經過高溫煅燒得到的產品,其體積密度、機械強度、導電性和抗氧化性等理化性能可以滿足各種炭素類材料加工的需求。目前國內石油焦的來源主要集中在國有大型煉油企業,中石化、中石油占國內石油焦總產量的70%以上。
產量方面:2020年開始隨著煉油行業規模的增加,我國石油焦產量增長迅速,2020年達到2920.2萬噸;2021年我國石油焦產量達到3029.5萬噸。
數據來源:觀研天下整理
二、中游行業
我國特種石墨行業起步較晚,其發展主要是由于完全依賴進口的情況下高額生產成本催生行業內部產業升級,亟需完成進口替代。進入21世紀以來,隨著下游產業的快速發展,產業鏈中上游企業生產水平不足,生產能力欠缺的問題暴露明顯,國內特種石墨市場一直處于供不應求的狀態。
從我國特種石墨產量來看,2019年我國特種石墨產量為6.0萬噸,2020年產量為6.6萬噸,截至2021年我國特種石墨產量為8.9萬噸,同比增長34.84%。從需求來看,2019年我國特種石墨市場需求量為11.5萬噸,2020年市場需求量為11.4萬噸,截至2021年我國特種石墨市場需求量為15.7萬噸,同比增長37.72%。
數據來源:觀研天下整理
目前整個特種石墨行業尚無一家企業能對整個行業的發展起決定性的影響,隨著特種石墨生產廠家陸續投資擴產及其他企業布局投產特種石墨,未來特種石墨行業競爭或將日趨激烈。
從整體來看,目前我國特種石墨行業的企業主要可分為以下三類:
一是特種石墨材料生產商。這類企業一般擁有從磨粉、混捏、焙燒、浸漬和石墨化等一體化全工序的生產能力,且通常具備年產量千噸以上的生產能力。特種石墨行業中,具備一定規模、擁有一定知名度和影響力的主要是這類企業,總體數量約為十幾家,行業集中度相對較高。
二是特種石墨制品加工商。這類企業的主要經營模式為:根據訂單需求向特種石墨材料生產商采購原材料進行機加工,并向各行業的終端客戶進行銷售,其主要產品為特種石墨制品。由于其加工過程主要為物理機械加工,工藝流程相對簡單,因此這類企業通常規模不大,行業競爭較為充分,行業集中度相對較低,但由于其主要是為終端大客戶進行配套生產,其生產、銷售策略比較靈活,往往與終端客戶的合作歷史較長,并與之建立了較為穩定的合作關系。
三是特種石墨受托加工企業。這類企業一般只有部分生產工序的生產能力,大多體現為焙燒、浸漬或石墨化環節,主要經營模式系為行業內其他企業提供受托加工服務。
目前我國特種石墨市場主要有五星新材科技有限公司、成都方大炭炭復合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中鋼新型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平頂山東方碳素股份有限公司、平頂山市博翔碳素有限公司等企業。
根據觀研報告網發布的《中國特種石墨行業現狀深度研究與發展前景預測報告(2023-2030年)》顯示,目前我國特種石墨上游市場有中石化、中石油、中陽新材、聯興新材料科技股份、華星石油化工集團等企業。
三、下游行業
特種石墨深加工廠商對特種石墨材料進行加工成型后,將產品銷售至冶金、化工、機械、電子、光伏、鋰電、人造金剛石、新能源、航天航空、軍事工業、核工程等終端應用行業,是戰略新興產業不可替代的重要資源之一。其中光伏是主要應用領域,其2021年占比34.13%;其次為鋰電領域,占比18.32%。
數據來源:觀研天下整理
1、光伏領域
近年來在政策引導和市場需求雙輪驅動下,我國光伏新增裝機量、累計裝機量高速增長,并連續多年位居全球首位。到目前我國光伏產業在制造業規模、產業化技術水平、應用市場拓展、產業體系建設等方面均位居全球前列,可以同步參與國際競爭、并有望達到國際領先水平的戰略性新興產業,也成為我國推動能源變革的重要引擎。數據顯示,2022年我國光伏新增裝機容量為8741萬千瓦,產業累計裝機容量達39204萬千瓦。
數據來源:觀研天下整理
而在光伏領域,特種石墨主要運用在單晶硅生長爐用石墨熱場與多晶硅鑄錠爐用石墨熱場中石墨部件;光伏太陽能的快速發展將會直接帶動特種石墨需求的持續增長。
單晶硅通常指的是硅原子以一種排列形式形成的物質。近年來隨著我國硅料國產化進程的加速,我國已經逐漸擺脫原材料受控的局面。我國多晶硅產能及產量不斷增長,2020年受疫情影響,使得產能略有下滑,隨著疫情被有效控制,產能開始恢復增長。數據顯示,2021年我國多晶硅產能達52萬噸/年,同比增長23.8%;產量達50.5萬噸,同比增長28.8%。
數據來源:觀研天下整理
多晶硅是單質硅的一種形態。近年來我國多晶硅產量持續擴大。數據顯示,2016-2021年我國多晶硅產量從19.4萬噸增至50.5萬噸。
數據來源:觀研天下整理
2、鋰電領域
在鋰電領域,負極材料在鋰電池中主要是作為儲鋰的主體,在充放電的過程中實現鋰離子的嵌入和脫嵌,而特種石墨主要作為負極材料碳化燒結用的坩堝。
近年來,受益于國家大力發展新能源產業,推行節能減排政策,我國鋰電池行業發展迅速,并且成為全球鋰電池生產中心。根據數據顯示,2021年我國鋰電池出貨量達306.5GWh,占據全球51%的市場份額。
數據來源:觀研天下整理
目前特種石墨下游市場有天合光能、通威股份、杜邦光伏、比亞迪、億緯鋰能等企業。
(來源鏈接:https://www.chinabaogao.com/market/202305/635672.html)?
服務熱線:0359-5668082
文章詳情 DETAILS
文章詳情 DETAILS
我國特種石墨行業產業鏈現狀及上下游企業優勢分析
編輯:2023-11-17 17:29:17
特種石墨主要指高強度、高密度、高純度石墨制品,又稱“高純石墨”。
一、上游行業
特種石墨的生產是資源綜合利用的過程,特種石墨的主要原材料是煅后石油焦、瀝青焦和煤瀝青等,是對石油化工和煤化工行業的廢渣進行深加工再利用,是對能源的二次利用。其中瀝青焦、煅后石油焦是特種石墨生產的骨料,因此瀝青焦、煅后石油焦的品質直接影響特種石墨的質量和生產成本。目前瀝青焦、石油焦生產企業規模較大,市場競爭較為充分,主要分布在大型油田及大型煉化廠周邊。
以石油焦為例:煅后石油焦主要是指石油經過延遲焦化裝置后產出的石油焦為生焦,生焦經過高溫煅燒得到的產品,其體積密度、機械強度、導電性和抗氧化性等理化性能可以滿足各種炭素類材料加工的需求。目前國內石油焦的來源主要集中在國有大型煉油企業,中石化、中石油占國內石油焦總產量的70%以上。
產量方面:2020年開始隨著煉油行業規模的增加,我國石油焦產量增長迅速,2020年達到2920.2萬噸;2021年我國石油焦產量達到3029.5萬噸。
數據來源:觀研天下整理
二、中游行業
我國特種石墨行業起步較晚,其發展主要是由于完全依賴進口的情況下高額生產成本催生行業內部產業升級,亟需完成進口替代。進入21世紀以來,隨著下游產業的快速發展,產業鏈中上游企業生產水平不足,生產能力欠缺的問題暴露明顯,國內特種石墨市場一直處于供不應求的狀態。
從我國特種石墨產量來看,2019年我國特種石墨產量為6.0萬噸,2020年產量為6.6萬噸,截至2021年我國特種石墨產量為8.9萬噸,同比增長34.84%。從需求來看,2019年我國特種石墨市場需求量為11.5萬噸,2020年市場需求量為11.4萬噸,截至2021年我國特種石墨市場需求量為15.7萬噸,同比增長37.72%。
數據來源:觀研天下整理
目前整個特種石墨行業尚無一家企業能對整個行業的發展起決定性的影響,隨著特種石墨生產廠家陸續投資擴產及其他企業布局投產特種石墨,未來特種石墨行業競爭或將日趨激烈。
從整體來看,目前我國特種石墨行業的企業主要可分為以下三類:
一是特種石墨材料生產商。這類企業一般擁有從磨粉、混捏、焙燒、浸漬和石墨化等一體化全工序的生產能力,且通常具備年產量千噸以上的生產能力。特種石墨行業中,具備一定規模、擁有一定知名度和影響力的主要是這類企業,總體數量約為十幾家,行業集中度相對較高。
二是特種石墨制品加工商。這類企業的主要經營模式為:根據訂單需求向特種石墨材料生產商采購原材料進行機加工,并向各行業的終端客戶進行銷售,其主要產品為特種石墨制品。由于其加工過程主要為物理機械加工,工藝流程相對簡單,因此這類企業通常規模不大,行業競爭較為充分,行業集中度相對較低,但由于其主要是為終端大客戶進行配套生產,其生產、銷售策略比較靈活,往往與終端客戶的合作歷史較長,并與之建立了較為穩定的合作關系。
三是特種石墨受托加工企業。這類企業一般只有部分生產工序的生產能力,大多體現為焙燒、浸漬或石墨化環節,主要經營模式系為行業內其他企業提供受托加工服務。
目前我國特種石墨市場主要有五星新材科技有限公司、成都方大炭炭復合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中鋼新型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平頂山東方碳素股份有限公司、平頂山市博翔碳素有限公司等企業。
根據觀研報告網發布的《中國特種石墨行業現狀深度研究與發展前景預測報告(2023-2030年)》顯示,目前我國特種石墨上游市場有中石化、中石油、中陽新材、聯興新材料科技股份、華星石油化工集團等企業。
三、下游行業
特種石墨深加工廠商對特種石墨材料進行加工成型后,將產品銷售至冶金、化工、機械、電子、光伏、鋰電、人造金剛石、新能源、航天航空、軍事工業、核工程等終端應用行業,是戰略新興產業不可替代的重要資源之一。其中光伏是主要應用領域,其2021年占比34.13%;其次為鋰電領域,占比18.32%。
數據來源:觀研天下整理
1、光伏領域
近年來在政策引導和市場需求雙輪驅動下,我國光伏新增裝機量、累計裝機量高速增長,并連續多年位居全球首位。到目前我國光伏產業在制造業規模、產業化技術水平、應用市場拓展、產業體系建設等方面均位居全球前列,可以同步參與國際競爭、并有望達到國際領先水平的戰略性新興產業,也成為我國推動能源變革的重要引擎。數據顯示,2022年我國光伏新增裝機容量為8741萬千瓦,產業累計裝機容量達39204萬千瓦。
數據來源:觀研天下整理
而在光伏領域,特種石墨主要運用在單晶硅生長爐用石墨熱場與多晶硅鑄錠爐用石墨熱場中石墨部件;光伏太陽能的快速發展將會直接帶動特種石墨需求的持續增長。
單晶硅通常指的是硅原子以一種排列形式形成的物質。近年來隨著我國硅料國產化進程的加速,我國已經逐漸擺脫原材料受控的局面。我國多晶硅產能及產量不斷增長,2020年受疫情影響,使得產能略有下滑,隨著疫情被有效控制,產能開始恢復增長。數據顯示,2021年我國多晶硅產能達52萬噸/年,同比增長23.8%;產量達50.5萬噸,同比增長28.8%。
數據來源:觀研天下整理
多晶硅是單質硅的一種形態。近年來我國多晶硅產量持續擴大。數據顯示,2016-2021年我國多晶硅產量從19.4萬噸增至50.5萬噸。
數據來源:觀研天下整理
2、鋰電領域
在鋰電領域,負極材料在鋰電池中主要是作為儲鋰的主體,在充放電的過程中實現鋰離子的嵌入和脫嵌,而特種石墨主要作為負極材料碳化燒結用的坩堝。
近年來,受益于國家大力發展新能源產業,推行節能減排政策,我國鋰電池行業發展迅速,并且成為全球鋰電池生產中心。根據數據顯示,2021年我國鋰電池出貨量達306.5GWh,占據全球51%的市場份額。
數據來源:觀研天下整理
目前特種石墨下游市場有天合光能、通威股份、杜邦光伏、比亞迪、億緯鋰能等企業。
(來源鏈接:https://www.chinabaogao.com/market/202305/635672.html)?
版權所有:山西北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備案號:晉ICP備2022006699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