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遼寧丹東鳳城市揚產業之長,追“新”逐“綠”而行


編輯:2025-01-05 11:53:11

      冬日暖陽浸染著遼東廣袤的山野,萬物盡顯沉靜安然。

      在丹東鳳城市,勃勃生機正在靜謐中悄然而生,孕育著向上的力量。
      大國工匠科技研發中心安家落戶;總投資5.6億元的智能制造產業園首家入駐企業實現試運營;作為高校生物轉化中心的載體,總投資7.7億元的高??萍籍a業園有意入園企業達7家;總投資9億元的沈陽微控飛輪技術股份有限公司鳳城市雞冠山100兆瓦混合儲能項目進展順利……
      一個又一個硬核科創項目捷報頻傳,一批又一批新技術、新產品成為市場“新寵”,從要素保障到技術突破,從平臺支撐到生態構建,更多創新“爆點”不斷催生,更多科技成果競相涌現,如今的鳳城,活力滿滿。
帶著驚奇與探尋的目光,我們走進鳳城,也走進了鳳城的“傳統”與“未來”。
      向“智”而行 轉出新活力
      人機協同作業、智能倉儲物流……在鳳城太平洋神龍增壓器數字化車間,行業領先的工業互聯網應用、工廠智能化生產場景隨處可見。
      增壓器及汽車零部件是鳳城的傳統產業之一,現在年產值超20億元,規模以上企業達到34家。太平洋神龍是其中*具代表性的一個本土企業。近年來,他們不斷強化自主研發和自主品牌優化建設,全力推進智能化改造、數字化轉型,產品在市場“攻城略地”,暢銷80多個國家和地區。
      “太平洋神龍是鳳城增壓器當之無愧的頭部企業,這幾年一直發展得很快。就拿2024年來說,前三季度,他們的利潤和稅收都實現了三位數增長。”鳳城經濟開發區經濟發展局主要負責人于云清對太平洋神龍的情況如數家珍:既是國家高新技術企業、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省瞪羚企業,又是綠色工廠、省級數字化車間……
      太平洋神龍的騰飛,得益于鳳城增壓器的完整產業鏈條。在鳳城經濟開發區,涉及產業上下游配套的各類零部件都可以在這里找到生產企業,這也使得包括太平洋神龍在內的企業都能專注于研發和生產自己的主打配件,不斷優化材料和性能。
      心無旁騖,專注于創新,是現今鳳城很多企業謀求長遠發展的共同選擇。
      傳統產業是現代化產業體系的“底座”,也是形成新質生產力的基礎。如何提高傳統產業自主創新能力,進而改造提升傳統產業整體水平,鳳城給出了自己的解法——在擴量提質上下功夫,在轉型優化上花氣力,以科技創新推動產業創新,讓數字技術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提升產業的“含智量、含綠量、含金量”。
      在鳳城市時代龍增壓器制造有限公司,記者看到,研發場所的面積幾乎跟生產車間一樣大。走進2023年升級改造、當年即投產的轉子軸車間,各種新場景映入眼簾:機器人、機械臂實現了車間全自動化生產,過程僅需兩人看管;工人手持藍牙尺采集數據,并上傳到主服務器數據庫進行智能分析……
      “這個車間我們投了1200多萬元。通過數字化改造,簡化了30%的加工流程,減少了物料消耗,降低了運營成本,改善了車間環境,大大提高了生產效率。”公司當家人曲大勇感慨頗深,“這些年,我們不斷推進智能化改造和數字化轉型,企業一直走得很穩,現在年產值達到5000多萬元。”
      質量穩,產品暢銷全球市場;訂單穩,以需定產,循環單不斷,生產周期縮短至一個月左右;經營穩,沒有大起大落,產值逐年遞增。時代龍的“三穩”,見證了鳳城以科技創新為引擎,加速傳統產業迭代升級的成效。
揚“產業之長”,對既有產業進行“從有到優”的顛覆重塑,向“高”攀登的鳳城,“老家底”正在激發“新活力”。
      向“新”精進 競速新賽道
      “訂單已經排到2025年2月份,預計2024年產值能達到16億元。”在位于鳳城經濟開發區的遼寧丹炭科技集團有限公司,行政副總羅興宇道出企業成長壯大的秘訣:“能從一個村辦企業快速發展到產品銷量排名國內三甲,生產規模國內排行第二的大型高科技民營企業,主要在于向‘新’而行。”
      核心競爭力穩居行業前列的丹炭集團也是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這里,有一個以職工名字命名的工作室——韓云杉職工創新工作室。
      在工作室里,擺放著粉末比電阻儀、CTE檢測儀、熱電偶檢測儀等各類設備和創新產品。領銜人韓云杉忙著給團隊成員講解人造石墨電極和特種石墨產品研發的關鍵技術。這場景,是工作室的常態。
      韓云杉參與了我國《炭素制品生產碳排放量計算統計方法》《人造石墨電極接頭用針狀焦》團體標準的起草,其團隊所掌握的人造石墨電極生產技術處于行業*水平,特別是在高端炭素制品的成型工藝上處于行業內同類產品領先水平。
      “國產油系針狀焦的應用實現工業化生產,產品質量完全替代進口;750mm超大規格UHP電極產品開發成功,與SDK等世界一流產品在歐洲市場同臺競技,0.5mm細結構產品實現量產,在新能源領域爭得一席之地……”說起工作室成立兩年多來的11項研發創新成果,韓云杉滔滔不絕,“僅國產石墨烯分散性調控及其制備Φ500mm超高功率石墨電極一項,每年就可為企業增加1.1億元左右的銷售收入。”
      丹炭新產品、新技術的不斷涌現,背后是鳳城對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進行“從無到有”的布局建構,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的堅持。
      謀變升級換賽道,向“新”精進促轉型,2024年,鳳城在推進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裝備制造等產業方面動作不斷,成果頗豐。一個*直觀的例子就是他們同清華大學“張旭旭納米實驗室”合作,實施總投資2000萬元的高校生物技術轉化中心項目,現已建成P2+生物安全實驗室和納米化產品源頭工廠,與9所高校15位教授、72名研究生簽訂協議,攜帶課題成果入駐,共撰寫專利申請200余項,已經進入審批68項,獲批36項。
      科技創新的活水不斷涌流,讓上世紀50年代就是全國甲級縣、工業企業超千家的鳳城新質生產力加速奔涌。目前,全市擁有省級新型研發機構和專業技術創新中心10家、丹東市級專業技術創新中心27家、國家高新技術企業61家、規上企業119家。
      向“綠”而行 集聚新動能
      蜿蜒崎嶇的礦道上,無人駕駛的車輛不停穿梭,只需一個指令,處于空載或半載狀態的無人礦車就根據系統提供的*優路線自行前往目的地,規范自主地完成裝礦、行駛、卸礦等工作內容……
      在遼寧首鋼硼鐵有限責任公司的總控制室,通過一臺電腦就能遠程監控采礦、選礦的無人化智能作業,觸摸之間,井下即實現無人駕駛智能化。這也是企業計算機網絡信息化管理技術員李寶程的日常工作。
      首鋼硼鐵位于鳳城市劉家河鎮。劉家河鎮因穿鎮而過的劉家河得名,更因其首屈一指的礦產資源遠近聞名。其火茸溝村翁泉溝的硼鐵礦儲量居亞洲第一位,占全國已探明的硼礦儲量的58%,吸引了中國黃金、首鋼硼鐵等企業在此建設了硼鐵綜合利用和黃金項目。
      盡管與眾多礦產企業相伴為鄰,但引人注目的是,劉家河多年來一直清澈如昔,周圍青山依舊。
      礦業大鎮常年山清水秀,折射出鳳城立足遼東綠色經濟區定位,積極踐行綠色發展理念,推動新型工業化不斷走深走實的努力。
      “良好的生態環境,是鳳城*具競爭力的優勢之一。”鳳城市委書記姜春國表示,近年來,鳳城牢牢把握創新主戰場,持續推進傳統產業智能化改造和數字化轉型,加快綠色低碳轉型步伐,努力走出一條科技含量高、經濟效益好、資源消耗低、環境污染少、具有當地特色的新型工業化道路。
      從淘汰落后產能,推動傳統制造業轉型升級,到激發數字化浪潮的動力,再到推進綠色低碳轉型發展,以“綠”起筆,科技賦能的鳳城,正在新舊發展動能平穩接續轉換的賽道上跑出不一樣的精彩。2024年前三季度,全市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和總產值均保持兩位數的增長。
      乘風好去,長空萬里,直下看山河。活力鳳城,生機盎然。
      (遼寧日報 記者 黃寶鋒 王盧莎)
      (來源鏈接: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820361277373971302&wfr=spider&for=pc)
Image

服務熱線:0359-5668082

文章詳情 DETAILS

文章詳情 DETAILS

您的位置:首頁?>文章詳情

遼寧丹東鳳城市揚產業之長,追“新”逐“綠”而行


編輯:2025-01-05 11:53:11

      冬日暖陽浸染著遼東廣袤的山野,萬物盡顯沉靜安然。

      在丹東鳳城市,勃勃生機正在靜謐中悄然而生,孕育著向上的力量。
      大國工匠科技研發中心安家落戶;總投資5.6億元的智能制造產業園首家入駐企業實現試運營;作為高校生物轉化中心的載體,總投資7.7億元的高??萍籍a業園有意入園企業達7家;總投資9億元的沈陽微控飛輪技術股份有限公司鳳城市雞冠山100兆瓦混合儲能項目進展順利……
      一個又一個硬核科創項目捷報頻傳,一批又一批新技術、新產品成為市場“新寵”,從要素保障到技術突破,從平臺支撐到生態構建,更多創新“爆點”不斷催生,更多科技成果競相涌現,如今的鳳城,活力滿滿。
帶著驚奇與探尋的目光,我們走進鳳城,也走進了鳳城的“傳統”與“未來”。
      向“智”而行 轉出新活力
      人機協同作業、智能倉儲物流……在鳳城太平洋神龍增壓器數字化車間,行業領先的工業互聯網應用、工廠智能化生產場景隨處可見。
      增壓器及汽車零部件是鳳城的傳統產業之一,現在年產值超20億元,規模以上企業達到34家。太平洋神龍是其中*具代表性的一個本土企業。近年來,他們不斷強化自主研發和自主品牌優化建設,全力推進智能化改造、數字化轉型,產品在市場“攻城略地”,暢銷80多個國家和地區。
      “太平洋神龍是鳳城增壓器當之無愧的頭部企業,這幾年一直發展得很快。就拿2024年來說,前三季度,他們的利潤和稅收都實現了三位數增長。”鳳城經濟開發區經濟發展局主要負責人于云清對太平洋神龍的情況如數家珍:既是國家高新技術企業、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省瞪羚企業,又是綠色工廠、省級數字化車間……
      太平洋神龍的騰飛,得益于鳳城增壓器的完整產業鏈條。在鳳城經濟開發區,涉及產業上下游配套的各類零部件都可以在這里找到生產企業,這也使得包括太平洋神龍在內的企業都能專注于研發和生產自己的主打配件,不斷優化材料和性能。
      心無旁騖,專注于創新,是現今鳳城很多企業謀求長遠發展的共同選擇。
      傳統產業是現代化產業體系的“底座”,也是形成新質生產力的基礎。如何提高傳統產業自主創新能力,進而改造提升傳統產業整體水平,鳳城給出了自己的解法——在擴量提質上下功夫,在轉型優化上花氣力,以科技創新推動產業創新,讓數字技術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提升產業的“含智量、含綠量、含金量”。
      在鳳城市時代龍增壓器制造有限公司,記者看到,研發場所的面積幾乎跟生產車間一樣大。走進2023年升級改造、當年即投產的轉子軸車間,各種新場景映入眼簾:機器人、機械臂實現了車間全自動化生產,過程僅需兩人看管;工人手持藍牙尺采集數據,并上傳到主服務器數據庫進行智能分析……
      “這個車間我們投了1200多萬元。通過數字化改造,簡化了30%的加工流程,減少了物料消耗,降低了運營成本,改善了車間環境,大大提高了生產效率。”公司當家人曲大勇感慨頗深,“這些年,我們不斷推進智能化改造和數字化轉型,企業一直走得很穩,現在年產值達到5000多萬元。”
      質量穩,產品暢銷全球市場;訂單穩,以需定產,循環單不斷,生產周期縮短至一個月左右;經營穩,沒有大起大落,產值逐年遞增。時代龍的“三穩”,見證了鳳城以科技創新為引擎,加速傳統產業迭代升級的成效。
揚“產業之長”,對既有產業進行“從有到優”的顛覆重塑,向“高”攀登的鳳城,“老家底”正在激發“新活力”。
      向“新”精進 競速新賽道
      “訂單已經排到2025年2月份,預計2024年產值能達到16億元。”在位于鳳城經濟開發區的遼寧丹炭科技集團有限公司,行政副總羅興宇道出企業成長壯大的秘訣:“能從一個村辦企業快速發展到產品銷量排名國內三甲,生產規模國內排行第二的大型高科技民營企業,主要在于向‘新’而行。”
      核心競爭力穩居行業前列的丹炭集團也是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這里,有一個以職工名字命名的工作室——韓云杉職工創新工作室。
      在工作室里,擺放著粉末比電阻儀、CTE檢測儀、熱電偶檢測儀等各類設備和創新產品。領銜人韓云杉忙著給團隊成員講解人造石墨電極和特種石墨產品研發的關鍵技術。這場景,是工作室的常態。
      韓云杉參與了我國《炭素制品生產碳排放量計算統計方法》《人造石墨電極接頭用針狀焦》團體標準的起草,其團隊所掌握的人造石墨電極生產技術處于行業*水平,特別是在高端炭素制品的成型工藝上處于行業內同類產品領先水平。
      “國產油系針狀焦的應用實現工業化生產,產品質量完全替代進口;750mm超大規格UHP電極產品開發成功,與SDK等世界一流產品在歐洲市場同臺競技,0.5mm細結構產品實現量產,在新能源領域爭得一席之地……”說起工作室成立兩年多來的11項研發創新成果,韓云杉滔滔不絕,“僅國產石墨烯分散性調控及其制備Φ500mm超高功率石墨電極一項,每年就可為企業增加1.1億元左右的銷售收入。”
      丹炭新產品、新技術的不斷涌現,背后是鳳城對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進行“從無到有”的布局建構,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的堅持。
      謀變升級換賽道,向“新”精進促轉型,2024年,鳳城在推進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裝備制造等產業方面動作不斷,成果頗豐。一個*直觀的例子就是他們同清華大學“張旭旭納米實驗室”合作,實施總投資2000萬元的高校生物技術轉化中心項目,現已建成P2+生物安全實驗室和納米化產品源頭工廠,與9所高校15位教授、72名研究生簽訂協議,攜帶課題成果入駐,共撰寫專利申請200余項,已經進入審批68項,獲批36項。
      科技創新的活水不斷涌流,讓上世紀50年代就是全國甲級縣、工業企業超千家的鳳城新質生產力加速奔涌。目前,全市擁有省級新型研發機構和專業技術創新中心10家、丹東市級專業技術創新中心27家、國家高新技術企業61家、規上企業119家。
      向“綠”而行 集聚新動能
      蜿蜒崎嶇的礦道上,無人駕駛的車輛不停穿梭,只需一個指令,處于空載或半載狀態的無人礦車就根據系統提供的*優路線自行前往目的地,規范自主地完成裝礦、行駛、卸礦等工作內容……
      在遼寧首鋼硼鐵有限責任公司的總控制室,通過一臺電腦就能遠程監控采礦、選礦的無人化智能作業,觸摸之間,井下即實現無人駕駛智能化。這也是企業計算機網絡信息化管理技術員李寶程的日常工作。
      首鋼硼鐵位于鳳城市劉家河鎮。劉家河鎮因穿鎮而過的劉家河得名,更因其首屈一指的礦產資源遠近聞名。其火茸溝村翁泉溝的硼鐵礦儲量居亞洲第一位,占全國已探明的硼礦儲量的58%,吸引了中國黃金、首鋼硼鐵等企業在此建設了硼鐵綜合利用和黃金項目。
      盡管與眾多礦產企業相伴為鄰,但引人注目的是,劉家河多年來一直清澈如昔,周圍青山依舊。
      礦業大鎮常年山清水秀,折射出鳳城立足遼東綠色經濟區定位,積極踐行綠色發展理念,推動新型工業化不斷走深走實的努力。
      “良好的生態環境,是鳳城*具競爭力的優勢之一。”鳳城市委書記姜春國表示,近年來,鳳城牢牢把握創新主戰場,持續推進傳統產業智能化改造和數字化轉型,加快綠色低碳轉型步伐,努力走出一條科技含量高、經濟效益好、資源消耗低、環境污染少、具有當地特色的新型工業化道路。
      從淘汰落后產能,推動傳統制造業轉型升級,到激發數字化浪潮的動力,再到推進綠色低碳轉型發展,以“綠”起筆,科技賦能的鳳城,正在新舊發展動能平穩接續轉換的賽道上跑出不一樣的精彩。2024年前三季度,全市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和總產值均保持兩位數的增長。
      乘風好去,長空萬里,直下看山河?;盍P城,生機盎然。
      (遼寧日報 記者 黃寶鋒 王盧莎)
      (來源鏈接: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820361277373971302&wfr=spider&for=pc)

版權所有:山西北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備案號:晉ICP備2022006699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