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電爐煉鋼企業超低排放改造面臨的問題與發展建議


編輯:2023-12-15 11:38:07

      2018年6月份,《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加強生態環境保護堅決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的意見》提出,推動鋼鐵行業超低排放改造等措施的實施,加強工業企業大氣污染綜合治理。2019年4月份,生態環境部、國家發展改革委等5部門聯合印發的《關于推進實施鋼鐵行業超低排放的意見》(環大氣〔2019〕35號) (下稱“35號文”)提出,“到2025年底前,重點區域鋼鐵企業超低排放改造基本完成,全國力爭80%以上產能完成改造”。后來《關于做好鋼鐵企業超低排放評估監測工作的通知》(環辦大氣函〔2019〕922號)、《鋼鐵企業超低排放改造技術指南》(中環協〔2020〕4號)等文件的發布,進一步為鋼鐵行業有效實施超低排放改造提供技術支撐?!蛾P于促進鋼鐵工業高質量發展的指導意見》(工信部聯原〔2022〕6號)、《鋼鐵行業穩增長工作方案》(工信部聯原〔2023〕131號)等政策文件,則進一步從頂層設計上強調了推進超低排放改造的重要性和意義。

      電爐短流程煉鋼超低排放改造進展情況

      據不完全統計,當前我國電爐鋼粗鋼產能約為2.2億噸,2022年電爐鋼產量約占我國粗鋼總產量的9.5%。我國現有電爐煉鋼裝備的企業約為250余家,其中近200家是全廢鋼電爐短流程煉鋼企業。截至2023年11月25日,已有103家鋼鐵企業在中國鋼鐵工業協會網站上進行了超低排放改造和評估監測進展情況公示,其中完成全流程超低排放改造的有78家,涉及粗鋼產能已接近4億噸。在103家鋼鐵企業中,有36家企業具有電爐煉鋼裝備,共涉及粗鋼產能約為4169萬噸,占電爐鋼總產能的18.6%,其中完成全流程超低排放改造的企業有30家,涉及電爐鋼產能約為3644萬噸。

      電爐短流程煉鋼超低排放改造面臨的問題

      2023年5月5日,由四川省人民政府、工信部、生態環境部共同主辦的全國電爐短流程煉鋼推進大會在四川省瀘州市舉辦。會議指出,發展短流程煉鋼是實現低碳綠色發展的必然趨勢。但就當前的推進狀況而言,全國各地區電爐鋼企業超低排放改造存在改造整體進度慢、改造過程投入高、改造存在技術難點等問題。按期在2025年底前,完成80%以上電爐鋼產能的超低排放改造任務,可謂時間緊、任務重,已迫在眉睫。

      一是電爐短流程煉鋼超低排放改造進度嚴重滯后。

      據不完全統計,36家已公示的含電爐鋼裝備的企業中,有11家為電爐短流程煉鋼企業,包括河北4家、江蘇3家、浙江2家、天津和安徽各1家,累計的電爐鋼產能約為1135萬噸,占總的已公示電爐鋼產能的27.8%,占我國電爐鋼產能的5.2%。在11家電爐短流程煉鋼企業中,8家完成了全流程超低排放改造,包括河北4家、江蘇2家、浙江和天津各1家,累計的電爐鋼產能約為905萬噸,占總的已公示電爐鋼產能的21.7%,占我國電爐鋼產能的4.1%。雖然還有一部分正在審核和在改造進行中的電爐鋼企業的產能未在統計中,但是從電爐短流程煉鋼超低排放改造的整體進度來看,不論是區域與區域之間,還是與區域內長短流程企業改造完成進度相比,失衡現象已十分嚴重。尚未將短流程納入改造和調度范疇的個別地區要引起充分重視,盡快組織轄區內企業開展超低排放改造,避免后續在差異化政策執行過程中對企業產生不利影響。

      二是電爐鋼企業經營性難題,抑制了超低排放改造意愿。

      據不完全統計,我國鋼鐵行業超低排放改造累計投入已超2000億元,噸鋼超低排放改造的成本超過了420元,噸鋼超低排放改造設備的運行成本不低于180元。一方面是高額的環保改造和運行成本,另一方面是電爐鋼企業長期處于經營虧損邊緣。雖然鋼鐵企業超低排放改造的主要環節在鐵前工序,電爐短流程煉鋼企業不涉及,但是改造的資本性支出和設備運行期間的成本費用支出,勢必對企業的生存帶來影響。在已經完成全流程超低排放改造的全廢鋼電爐企業中,河北某企業累計環保投入達4億元,噸鋼環保成本高達280元/噸;浙江某完成清潔運輸改造的企業,共投資約2000萬元用于門禁、管控平臺等軟硬件設施建設及廠內運輸車輛和非道路移動機械的更換。在鋼鐵行業經歷“寒冬期”的當下,如何既確保電爐短流程煉鋼企業“活下來”,又能如期完成全流程超低排放改造?是個值得重視的問題。

      三是電爐煉鋼無組織排放點多、改造標準多有缺失。

      在電爐煉鋼過程中,煙氣中會產生二噁英等有毒物質;在鋼渣處理過程中,產塵量大、產塵點多、煙塵濕度大,及電爐短流程煉鋼企業無組織排放改造標準的缺失,為企業在進行無組織排放改造時帶來較大困難。但這并不是電爐短流程煉鋼企業不進行超低排放改造的根本原因。沒有無組織排放改造的標準或措施,企業可參照有組織排放改造的標準和措施,用更嚴苛的標準和措施來管理無組織排放改造,并借鑒已完成全流程超低排放改造涉及電爐鋼裝備企業的措施經驗,是完全可以實現全流程超低排放改造的。標準提高了,企業的投入也勢必會增加。

       四是清潔運輸執行標準并不貼合電爐短流程工藝特點。

      “35號文”指出,清潔運輸是指“進出鋼企的鐵精礦、煤炭、焦炭等大宗物料和產品采用鐵路、水路、管道或管狀帶式輸送機等清潔方式運輸的比例不低于80%;達不到的,汽車運輸部分應全部采用新能源汽車或達到國六排放標準的汽車清潔方式運輸”。對于布局緊湊、以汽車運輸占絕大多數的電爐短流程煉鋼企業來說,幾乎不存在鐵路運輸、管道或管狀帶式輸送機,極少部分沿江、沿河的企業具備水路運輸的條件,但也達不到運輸比例不低于80%的要求,就只能退而求其次,改為全部采用新能源汽車或達到國六排放標準的汽車運輸。在電爐短流程煉鋼企業的進出物料運輸中,廢鋼運入和鋼材運出可以占到企業全部運輸的95%以上,且物料的運輸距離輻射半徑通常不會超過200千米。運輸總量少、運輸距離短的特點,造成了大多數企業需要依托社會車輛來完成運輸,且很難要求物流公司按照清潔運輸的標準執行。企業或在周圍另設廢鋼或成品鋼材的轉運場地,同時內設物流部,新購置一批新能源汽車,完成廢鋼或成品鋼材的二次轉運,以確保進出廠區門禁的車輛滿足清潔運輸的標準。從企業內部的邊界考慮,該措施的確可以實現清潔運輸的要求,但在二次短距離倒運過程中,產生的環境污染及大幅增加的車輛和場地資本性支出,確需統籌考慮“得”與“失”之間的平衡關系。

      推進電爐短流程煉鋼超低排放改造的建議

      一是營造有利于電爐鋼產業發展的政策環境。

      積極宣傳貫徹落實《鋼鐵行業穩增長工作方案》,為電爐短流程煉鋼企業申報鋼鐵行業規范條件企業開“綠燈”,允許符合條件的企業隨時申報。對于完成超低排放改造、環保績效達到A級能效水平的全廢鋼電爐冶煉企業,不僅不再納入“兩高”項目管理,還要在粗鋼產量“平控”期間不予“壓減”產量。鼓勵部分地區可根據實際情況,對完成超低排放改造的電爐短流程煉鋼企業給予獎勵。探索電爐鋼企業通過超低排放改造形成的富余排污權用于市場交易的可行性。支持符合條件的鋼鐵企業發行企業債券進行直接融資,募集資金用于超低排放改造等領域,引領企業更好地完成超低排放改造。鼓勵電爐短流程煉鋼企業根據峰谷電價時段制訂生產計劃,降低用電成本。

      二是分區域有序推動電爐短流程煉鋼超低排放改造。

      我國電爐短流程煉鋼企業主要集中在廣東、江蘇、四川、河北、廣西等地區,其中河北和江蘇已有電爐短流程煉鋼企業完成了全流程超低排放改造工作,但其他電爐鋼重點區域,超低排放改造幾乎無進展。希望電爐鋼重點區域的政府和行業協會,加快推進轄區內電爐短流程煉鋼企業超低排放改造工作,為2025年底前完成80%以上粗鋼產能超低排放改造工作奠定基礎。同時探索建立電爐短流程煉鋼超低排放改造示范基地,總結河北、江蘇、浙江等率先完成全流程超低排放改造企業的經驗,形成推薦工藝技術和裝備清單,進而有效降低后續企業改造的成本投入,加快超低排放改造進度,助力超低排放改造目標如期完成,促進電爐鋼產業綠色低碳發展。(作者| 蘇長永 蘇步新 李新宇 宋晨杰 林嚴  來源鏈接:http://www.csteelnews.com/xwzx/djbd/202312/t20231213_82646.html)

Image

服務熱線:0359-5668082

文章詳情 DETAILS

文章詳情 DETAILS

您的位置:首頁?>文章詳情

電爐煉鋼企業超低排放改造面臨的問題與發展建議


編輯:2023-12-15 11:38:07

      2018年6月份,《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加強生態環境保護堅決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的意見》提出,推動鋼鐵行業超低排放改造等措施的實施,加強工業企業大氣污染綜合治理。2019年4月份,生態環境部、國家發展改革委等5部門聯合印發的《關于推進實施鋼鐵行業超低排放的意見》(環大氣〔2019〕35號) (下稱“35號文”)提出,“到2025年底前,重點區域鋼鐵企業超低排放改造基本完成,全國力爭80%以上產能完成改造”。后來《關于做好鋼鐵企業超低排放評估監測工作的通知》(環辦大氣函〔2019〕922號)、《鋼鐵企業超低排放改造技術指南》(中環協〔2020〕4號)等文件的發布,進一步為鋼鐵行業有效實施超低排放改造提供技術支撐?!蛾P于促進鋼鐵工業高質量發展的指導意見》(工信部聯原〔2022〕6號)、《鋼鐵行業穩增長工作方案》(工信部聯原〔2023〕131號)等政策文件,則進一步從頂層設計上強調了推進超低排放改造的重要性和意義。

      電爐短流程煉鋼超低排放改造進展情況

      據不完全統計,當前我國電爐鋼粗鋼產能約為2.2億噸,2022年電爐鋼產量約占我國粗鋼總產量的9.5%。我國現有電爐煉鋼裝備的企業約為250余家,其中近200家是全廢鋼電爐短流程煉鋼企業。截至2023年11月25日,已有103家鋼鐵企業在中國鋼鐵工業協會網站上進行了超低排放改造和評估監測進展情況公示,其中完成全流程超低排放改造的有78家,涉及粗鋼產能已接近4億噸。在103家鋼鐵企業中,有36家企業具有電爐煉鋼裝備,共涉及粗鋼產能約為4169萬噸,占電爐鋼總產能的18.6%,其中完成全流程超低排放改造的企業有30家,涉及電爐鋼產能約為3644萬噸。

      電爐短流程煉鋼超低排放改造面臨的問題

      2023年5月5日,由四川省人民政府、工信部、生態環境部共同主辦的全國電爐短流程煉鋼推進大會在四川省瀘州市舉辦。會議指出,發展短流程煉鋼是實現低碳綠色發展的必然趨勢。但就當前的推進狀況而言,全國各地區電爐鋼企業超低排放改造存在改造整體進度慢、改造過程投入高、改造存在技術難點等問題。按期在2025年底前,完成80%以上電爐鋼產能的超低排放改造任務,可謂時間緊、任務重,已迫在眉睫。

      一是電爐短流程煉鋼超低排放改造進度嚴重滯后。

      據不完全統計,36家已公示的含電爐鋼裝備的企業中,有11家為電爐短流程煉鋼企業,包括河北4家、江蘇3家、浙江2家、天津和安徽各1家,累計的電爐鋼產能約為1135萬噸,占總的已公示電爐鋼產能的27.8%,占我國電爐鋼產能的5.2%。在11家電爐短流程煉鋼企業中,8家完成了全流程超低排放改造,包括河北4家、江蘇2家、浙江和天津各1家,累計的電爐鋼產能約為905萬噸,占總的已公示電爐鋼產能的21.7%,占我國電爐鋼產能的4.1%。雖然還有一部分正在審核和在改造進行中的電爐鋼企業的產能未在統計中,但是從電爐短流程煉鋼超低排放改造的整體進度來看,不論是區域與區域之間,還是與區域內長短流程企業改造完成進度相比,失衡現象已十分嚴重。尚未將短流程納入改造和調度范疇的個別地區要引起充分重視,盡快組織轄區內企業開展超低排放改造,避免后續在差異化政策執行過程中對企業產生不利影響。

      二是電爐鋼企業經營性難題,抑制了超低排放改造意愿。

      據不完全統計,我國鋼鐵行業超低排放改造累計投入已超2000億元,噸鋼超低排放改造的成本超過了420元,噸鋼超低排放改造設備的運行成本不低于180元。一方面是高額的環保改造和運行成本,另一方面是電爐鋼企業長期處于經營虧損邊緣。雖然鋼鐵企業超低排放改造的主要環節在鐵前工序,電爐短流程煉鋼企業不涉及,但是改造的資本性支出和設備運行期間的成本費用支出,勢必對企業的生存帶來影響。在已經完成全流程超低排放改造的全廢鋼電爐企業中,河北某企業累計環保投入達4億元,噸鋼環保成本高達280元/噸;浙江某完成清潔運輸改造的企業,共投資約2000萬元用于門禁、管控平臺等軟硬件設施建設及廠內運輸車輛和非道路移動機械的更換。在鋼鐵行業經歷“寒冬期”的當下,如何既確保電爐短流程煉鋼企業“活下來”,又能如期完成全流程超低排放改造?是個值得重視的問題。

      三是電爐煉鋼無組織排放點多、改造標準多有缺失。

      在電爐煉鋼過程中,煙氣中會產生二噁英等有毒物質;在鋼渣處理過程中,產塵量大、產塵點多、煙塵濕度大,及電爐短流程煉鋼企業無組織排放改造標準的缺失,為企業在進行無組織排放改造時帶來較大困難。但這并不是電爐短流程煉鋼企業不進行超低排放改造的根本原因。沒有無組織排放改造的標準或措施,企業可參照有組織排放改造的標準和措施,用更嚴苛的標準和措施來管理無組織排放改造,并借鑒已完成全流程超低排放改造涉及電爐鋼裝備企業的措施經驗,是完全可以實現全流程超低排放改造的。標準提高了,企業的投入也勢必會增加。

       四是清潔運輸執行標準并不貼合電爐短流程工藝特點。

      “35號文”指出,清潔運輸是指“進出鋼企的鐵精礦、煤炭、焦炭等大宗物料和產品采用鐵路、水路、管道或管狀帶式輸送機等清潔方式運輸的比例不低于80%;達不到的,汽車運輸部分應全部采用新能源汽車或達到國六排放標準的汽車清潔方式運輸”。對于布局緊湊、以汽車運輸占絕大多數的電爐短流程煉鋼企業來說,幾乎不存在鐵路運輸、管道或管狀帶式輸送機,極少部分沿江、沿河的企業具備水路運輸的條件,但也達不到運輸比例不低于80%的要求,就只能退而求其次,改為全部采用新能源汽車或達到國六排放標準的汽車運輸。在電爐短流程煉鋼企業的進出物料運輸中,廢鋼運入和鋼材運出可以占到企業全部運輸的95%以上,且物料的運輸距離輻射半徑通常不會超過200千米。運輸總量少、運輸距離短的特點,造成了大多數企業需要依托社會車輛來完成運輸,且很難要求物流公司按照清潔運輸的標準執行。企業或在周圍另設廢鋼或成品鋼材的轉運場地,同時內設物流部,新購置一批新能源汽車,完成廢鋼或成品鋼材的二次轉運,以確保進出廠區門禁的車輛滿足清潔運輸的標準。從企業內部的邊界考慮,該措施的確可以實現清潔運輸的要求,但在二次短距離倒運過程中,產生的環境污染及大幅增加的車輛和場地資本性支出,確需統籌考慮“得”與“失”之間的平衡關系。

      推進電爐短流程煉鋼超低排放改造的建議

      一是營造有利于電爐鋼產業發展的政策環境。

      積極宣傳貫徹落實《鋼鐵行業穩增長工作方案》,為電爐短流程煉鋼企業申報鋼鐵行業規范條件企業開“綠燈”,允許符合條件的企業隨時申報。對于完成超低排放改造、環??冃н_到A級能效水平的全廢鋼電爐冶煉企業,不僅不再納入“兩高”項目管理,還要在粗鋼產量“平控”期間不予“壓減”產量。鼓勵部分地區可根據實際情況,對完成超低排放改造的電爐短流程煉鋼企業給予獎勵。探索電爐鋼企業通過超低排放改造形成的富余排污權用于市場交易的可行性。支持符合條件的鋼鐵企業發行企業債券進行直接融資,募集資金用于超低排放改造等領域,引領企業更好地完成超低排放改造。鼓勵電爐短流程煉鋼企業根據峰谷電價時段制訂生產計劃,降低用電成本。

      二是分區域有序推動電爐短流程煉鋼超低排放改造。

      我國電爐短流程煉鋼企業主要集中在廣東、江蘇、四川、河北、廣西等地區,其中河北和江蘇已有電爐短流程煉鋼企業完成了全流程超低排放改造工作,但其他電爐鋼重點區域,超低排放改造幾乎無進展。希望電爐鋼重點區域的政府和行業協會,加快推進轄區內電爐短流程煉鋼企業超低排放改造工作,為2025年底前完成80%以上粗鋼產能超低排放改造工作奠定基礎。同時探索建立電爐短流程煉鋼超低排放改造示范基地,總結河北、江蘇、浙江等率先完成全流程超低排放改造企業的經驗,形成推薦工藝技術和裝備清單,進而有效降低后續企業改造的成本投入,加快超低排放改造進度,助力超低排放改造目標如期完成,促進電爐鋼產業綠色低碳發展。(作者| 蘇長永 蘇步新 李新宇 宋晨杰 林嚴  來源鏈接:http://www.csteelnews.com/xwzx/djbd/202312/t20231213_82646.html)

版權所有:山西北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備案號:晉ICP備2022006699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