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https://oss.lcweb01.cn/joomla/20230113/8371f9078d8f68585e294c22e52f5d66.png)
![](https://oss.lcweb01.cn/joomla/20230418/94341867758b291ce9c84c083f26f6fe.jpg)
![](https://oss.lcweb01.cn/joomla/20220630/9e85fc71e2744b31ff1d3b23b24292b8.jpg)
![](https://oss.lcweb01.cn/joomla/20220630/a4d45357efbe45c1db5eec81ab73c892.jpg)
青島萊西市南墅鎮:壯大石墨產業集群 打造特色小鎮
編輯:2023-11-25 14:45:40
近年來,萊西市南墅鎮聚焦產業發展優勢,明確小鎮發展定位,以石墨新材料制造應用為特色主導產業,以影視工業旅游為特色延伸鏈條,秉持“生產、生活、生態”融合發展理念,打造產業特色鮮明的石墨新材料產業集群、國家級“綠色碳谷”產業示范基地,已納入2023年山東省特色小鎮清單管理。
一、招龍頭引項目,特色小鎮初具雛形
項目是區域經濟發展的“種子”,獲評省級特色小鎮得益于石墨新材料企業的集聚,近年來,以實體經濟為著力點,大抓項目、抓大項目,持續推動石墨產業鏈延鏈補鏈強鏈。
一是不斷增強龍頭企業帶動力。做好增量與存量相結合的文章,搶占產業發展制高點,圍繞產業鏈精準招商,加強招商引資促工作落實,不斷夯實對外招商基礎,激發“鏈”式效應,*開拓市場應用領域。與中國五礦、深圳貝特瑞、浙江碳一等行業龍頭企業開展深度合作,建設芯源鋰電負極材料、坤拓鋰電負極等投資過億元項目。其中,碳一新能源項目由浙江碳一新能源集團投資建設,總投資60億元,建設包含石墨深加工、高端負極及硅材料生產、球形石墨、研究院、博物館在內的10個石墨新材料相關項目,打造全鏈條產業生態。
二是加快形成產業集群優勢。融入國家新材料發展戰略,構建新的綜合產業發展吸引力,“上下游互補”,實現產業協作,形成初加工共享、精深加工共贏的良性發展格局。目前,已入駐石墨新材料企業40余家。集聚區內石墨新材料產業規上工業總產值30億元,增速達38%,產業集聚度高達81%,在產業規模、市場主體、技術創新、品牌影響方面積厚成勢,穩居行業領軍地位。
三是加速孵化培育企業主體。石墨新材料特色小鎮內企業眾多,市場活力強、潛力大,通過整合專業領域的技術、信息、市場、人力等資源,進一步找準定位,強化服務意識、提升服務水平,為企業提供更高端、更具專業特色和定制化的增值服務。目前,共有規上石墨新材料企業20家,2023年青島市重點項目3個、山東省優選項目2個。
二、強服務優環境,產業發展日新月異
優化營商環境是打造良好產業生態的前提,樹牢“抓項目就是抓發展”理念,圍繞“深化作風能力優化營商環境”專項行動要求,落實全流程服務、全要素保障,制定工作計劃表,不斷加速項目落地、護航企業發展、提升服務質效。
一是以堅強作風能力促營商環境持續優化。班子成員帶頭包聯企業,選派15名中層干部和18名優秀機關干部,建立助企“店小二”隊伍,從基礎配套設施的建設到多項惠企政策的落實,始終堅持“用戶思維”,緊盯項目落地跟蹤,強化土地、資金、用電等要素保障,著力解決施工、環評、安評、土地規劃等困難,*構建石墨新材料產業體系,實現“南有藍色硅谷、北有綠色碳谷”的跨越式發展。截至目前,組織包聯網格員先后走訪企業80余次,搭建多渠道綠色通道,幫助企業解決用工難、手續辦理難、申報難等問題30余個,持續優化“南墅無難事”營商環境,不斷激勵企業敢闖敢干。
二是以完善配套設施促產業集聚效應加強。加快完善小鎮基礎設施,建立健全水電煤氣、物流等生產要素長期保障機制,實現鎮域內九通一平。2022年申請2.18億元專項債對園區的道路、排水、電力等配套基礎設施進一步改造提升,極大提高了園區承載力和綜合競爭力。其中,投資1.78億元建成國內首個石墨專業污水處理廠并投入使用,創新建立閉路循環、零排放污水處理方式,打破發展瓶頸,推動石墨新材料產業發展邁入新階段,截至目前,已進水73萬余立方,處理后回用水外送63萬余立方,出鹽3.6萬余噸。
三是以人才平臺保障促產品科技成果轉化。創新建立高水平人才平臺,建設集碳材料專業技術公共服務平臺和孵化器于一體的青島碳材料研究中心,引進平臺公司21家,柔性引進專家研發團隊4個;引進石墨烯專業研發機構,成立紫荊石墨烯產業研究院,依托北京、深圳專業研發人員,開展石墨烯應用研發,加強石墨烯研究成果轉化。
三、融“三生”厚人文,工業旅游蓬勃發展
南墅鎮擁有全國獨一無二的石墨開采加工遺跡,用好豐富石墨工業文化更是打造石墨新材料小鎮的重要一環。通過有機串聯廠房舊址、老建筑群、青山湖影視城等景觀節點,整合旅游資源要素,豐富沉浸式工業文化體驗,推動“產業+旅游”融合發展,打造影視工業旅游特色產業。
一是依托工業資源,打造多維旅游綜合體。始終堅持“產城人文”四位一體,促進“生產、生活、生態”有機融合,不斷布局建設開放空間、美麗街道、綠化景觀,有序推進生態環境修復,形成有機相融、特色鮮明的空間形態和視覺風貌。積極挖掘特色鮮明的石墨礦區文化、山區民俗風情文化、膠東紅色革命文化,打造集住宿、餐飲、科教、觀光于一體的旅游綜合體,加厚小鎮人文氛圍。
二是依托文化資源,建設影視拍攝新高地。以從建國初到80年代被完整保留下來的礦區廠房、醫院為基礎,對石墨礦各類老舊建筑進行保護性加固,*改造提升辦公樓、俱樂部、停車場等影視基地周邊基礎設施,加速推進青山湖影視基地外景、影棚、商業街配套項目建設,打造獨具鄉土風情和上世紀工業化建設的影視基地。以電影文化為核心,延伸“影視+文旅”產業鏈,大力招引影視劇、短視頻、網紅大V等前來取景拍攝,目前已引進《十三路末班車》《無形獵手之危險游戲》等30個劇組、拍攝演員2萬多人次。
三是依托生態資源,煥發休閑節慶新活力。充分挖掘大青山省級森林公園、青山湖、大廟山始祖廟遺址、萌山區殉國烈士紀念塔等自然人文景觀36處,把握房車露營、農事研學、果蔬采摘等流行趨勢,以袁家冬桃、大青山槐花為基礎,舉辦桃花節、槐花節等特色節慶活動。同時,*融入“萊西周末”品牌打造計劃,規劃“山水南墅”精品旅游路線,適時推出星光夜市民俗文化節活動,探索文旅發展新模式,累計吸引游客5萬余人次,實現“園區變景區、田園變花園、農房變客房”。(來源鏈接:http://dpc.qingdao.gov.cn/fzgggz_45/czhc_45/gzdt_45/202310/t20231023_7550659.shtml)
舊聞新看:
山東萊西壯大石墨新材料產業集群 打造國家級“碳谷”示范基地(來源鏈接:https://news.qingdaonews.com/qingdao/2020-11/26/content_22458867.htm)
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11月25日訊 天然儲量豐富、產品應用廣泛,青島的石墨產業一直站在全國發展的“C位”,是中國石墨工業的發源地、技術輸出地和標準制定地,素有“中國石墨之鄉”的美譽。
然而,再豐富的礦藏也有取盡用竭的時候。新的發展時期,青島該如何穩住“中國石墨之鄉”的地位?石墨烯將帶來哪些機遇?石墨產業的發展該如何轉型升級?
青島石墨新材料產業發展咨詢對接會。(資料圖)
青島的這些問題,通過“科創中國”遞到了頂級智庫專家的面前。作為首批“科創中國”試點城市,青島以中國科協“科創中國”新材料科技專家服務團對接會為契機,引來了新材料領域的多位專家。他們通過主題報告、論壇交流、走訪企業、展開合作等方式,深入本地企業,通過智力“加成”,為“石墨之鄉”的發展精準把脈。
用十幾年時間,青島高品質石墨企業達到100多家
青島是全國天然石墨三大主產地之一,且出產以工業價值*大的鱗片石墨為主,儲量約占全國的22%,年產量約占全國的1/3。這樣得天獨厚的優勢條件下,青島有一百多家石墨企業,青島的石墨產品也一直是高品質的代表。
即使有這樣豐富的儲量,青島的石墨產業高速發展也不過是近十幾年的事情。2005年,全市石墨加工企業不到20家,年產值不足1億元。當年,原山東南墅石墨礦破產,大量的技術人員紛紛創業,較好地傳承了省礦的技術和工藝,壯大了青島石墨產業的“創業之隊”。到 2018年,全市石墨加工企業已有128家,10余年年間增加了100多家,年產值也達到了50余億元。而現在,全市的石墨企業再增量,集中在萊西市和平度市,僅萊西市就有118家石墨相關企業。
有數量,更有質量。在國際上,青島的石墨產品已經成為*高品質的代表。對接會上,萊西市南墅鎮副鎮長高緒正向國內材料領域的專家這樣介紹:作為青島的“石墨重鎮”,南墅石墨制品已經遠銷至美國、日本等56個國家和地區,在國際市場上,標注有“NANSHU”字樣的石墨產品價格就要比同類產品高20%左右。青島石墨產品的市場價格,更是全國乃至國際市場的風向標,在國內外具有很大的引領作用。
這就是青島石墨制品高品質的象征,是花錢買不來的“流量”,是青島自然形成的品牌優勢。那么,國際領先的青島石墨產品都有哪些?在不知不覺中,它們早已“潛入”了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
泰星科技的創始人劉希山已經在石墨產業領域耕耘了40年,他說。泰星科技主要生產石墨散熱產品和石墨加熱產品。其中,散熱膜是泰星科技的“老產品”。劉希山說,從智能手機誕生以來,公司就致力于給手機、平板以及電視等電子產品做天然石墨散熱膜,今年更是和蘋果公司達成合作,*新發布的iPhone12等產品上用的都是泰星科技生產的散熱膜。
劉希山給記者進行科普,石墨在生活中遠不止用作電池負極材料這么簡單?!笆透邷?,可以制成煉鋼用的耐火材料;石墨導熱性能好,用來供暖可以實現大幅節能;石墨加熱后有較好的遠紅外發射率,可以用于醫療行業保健理療;石墨耐酸堿腐蝕,可以用作密封材料……”他說,青島的企業基本實現了石墨產業鏈的全覆蓋。
產品在升級,青島石墨的發展方式也在轉型。今年6月,萊西市建成了石墨專業污水處理廠,實現了零排放、閉路循環的污水處理方式。正因如此,原本粗放型發展、主要集中于前段開采的本地企業也陸續搬遷至其他省份,留下來的青島的石墨企業都在向著越來越環保、清潔的產業方向發展。
而且,隨著石墨產品的種類和應用日臻廣泛,其“近親”,被譽為“材料之王”的石墨烯也越來越多地走進了人們的視線。連諾獎得主安德烈·蓋姆院士都備受吸引,選擇在這個領域來青做“創客”。
“青島是中國石墨烯產業的搖籃”
產業鏈全線升級的新階段,青島的石墨產業發展如何更上層樓?對接會上,國家特聘專家、電子科技大學基礎與前沿研究院院長王志明給出的答案是,擴大產業的“想象空間”。
“石墨本身屬于傳統產業,‘想象空間’有限。”王志明說,“青島的石墨產業應該引行業之先,讓更多人看到石墨烯等新物質應用的可能性?!?/p>
對此,王志明首先建議企業要適當考慮登陸資本市場借力發展。在對接會前,他走訪了3家本地石墨企業,對青島洛唯新材料有限公司印象深刻?!斑@家企業的年產值有望達到20億元,這個體量的企業可以考慮上市,以提升附加值、突出品牌優勢,獲取更多發展空間?!蓖踔久髡f,“企業就是要勇于做高端的、能夠引領未來的概念,并與現在的產業相結合?!?/p>
作為“高階版”的石墨,石墨烯本身就具有無窮的想象空間和應用場景。王志明認為,青島的石墨企業應該通過加大研發投入、與國內*科技人才合作等方式,在石墨烯領域找準位置,充分發揮行業想象力,讓石墨烯的產業化更近一步?!半娮赢a業、醫療器械、服裝、玻璃、智能家居……石墨烯的應用可以無所不在?!彼f。
事實上,青島早已動起來了。近年來,青島著力打造以萊西市為核心、輻射全省的石墨烯特色產業集群,形成了重點以石墨烯的生產和應用研發為主的核心區碳材料發展格局,打造了以萊西為核心區的全省石墨烯特色產業集群;規劃建設了遠期目標1萬畝、近期目標5000畝的石墨新材料集聚區,目前已建成1500畝,已入駐德通納米、青北碳素、洛唯新材料等石墨新材料企業18家。
借力頂級智庫也是一條“捷徑”。要把國家級高層次專家長期留下來專職搞研發,非常有難度,因此青島的主要引才方式是柔性合作:搭建一個平臺,一方面把企業的技術需求收集上來,另一方面把專家資源聚集過來,通過平臺化對接,讓專家們給青島企業的創新提供技術支撐。
高端人才帶來高端項目,引領產業創新發展。值得期待的是,在這樣的模式下,青島石墨企業在做石墨烯量化制備的同時,還在石墨烯應用產業化方面開展了一些研發,在導電、導熱、高強度復合材料、防護涂料等方向已經有十余個產品誕生。
118家石墨企業集聚發展,這樣的產業集群規模在全國是*大的。發揮產業集聚優勢,開展產業鏈招商也是青島可以著眼的好路子。
目前,萊西市已經與材料領域龍頭企業貝瑞特達成合作,建設國內*大的純化石墨項目,建成后對石墨新材料的轉型升級會起到良好的示范引領作用;1500萬噸看似沒什么用的石墨尾礦也被山東領軍科技“接手”,經創新改造生產出了綠色環保的墻磚。產業鏈招商,不僅是青島石墨產業鏈的延伸,也是產業生態的再完善。
中國石墨烯產業技術創新聯盟秘書長李義春在對接會上說,“青島可以說是中國石墨烯產業的搖籃。作為擁有雄厚基礎的制造業城市,發展石墨烯產業在青島更有意義,將成為推動城市轉型升級、培育高新技術企業新的創新點?!?/p>
“情投意合”的合作已經開始
對接會上,王志明開門見山道:“我今天是帶著合作的意愿來的?!币运麨闋款^人,一個投資200億元的材料研發實驗室近期已經建成,用王志明的話說,這個實驗室就是要為全國材料領域前瞻性的企業做好服務。
通過走訪,王志明已經與幾家青島企業“情投意合”,下一步將圍繞產學研合作展開對接?!拔覀兊膶嶒炇矣醒邪l團隊,也有實驗條件,可以給企業提供智力支持?!蓖踔久髡f。
國家納米科學中心研究員智林杰現場也就企業的發展提出了建議:企業在宣傳過程中,如果能把石墨烯在產品中的原理、作用、功能說得更清晰一些,產品的銷售*會更好。
這樣的建議自然引起了更多企業的關注。青島德通納米技術有限公司的負責人聽完專家報告后激動地表示,公司本就與中國石油大學(華東)等高校有深度合作,建立了教學科研實踐綜合基地,期待與對接會專家之間建立更加密切的后期聯系,在石墨烯產業化領域加強合作;劉希山則抓緊與王志明互留了聯系方式,他說,泰星科技在石墨材料的有序排列領域鉆研多年,始終不得要義,能得到材料領域專家的指導,必然為企業突破科研瓶頸帶來助力。
今年8月,中國科協第二十二屆年會在青島召開,給青島帶來了一場科技盛宴,青島成為“科創中國”試點示范城市之一,全國學會為青島匯聚了科技專家人才資源,推動科技創新供給與對接,創造了難得機遇。需求
現在,“年會效應”和“科創中國”試點城市的作用正在凸顯,以“科創中國”為平臺,青島的石墨新材料產業搭上了中國材料研究學會等國家級學會的“快車”,借來了材料領域頂級專家的智慧,將迎來高速、高質、高科技發展的明天。
相關鏈接:
石墨是“一本書”,石墨烯是“一張紙”
*近這幾年,被譽為“材料之王”的石墨烯成為了科技圈的“新寵”。僅一字之差,石墨烯和石墨有什么區別?又有哪些優異的性能?它將如何改變我們的生活?
石墨烯與石墨的主要構成都是碳原子。不同的是,石墨烯材料只有一層碳原子結構,是二維狀態,比以三維狀態存在的石墨薄得多。把石墨烯一層層疊起來就是石墨,厚1毫米的石墨大約可以包含300萬層石墨烯。更通俗一點說,如果把石墨比喻成“一本書”,那石墨烯就是“一張紙”。
如果把石墨烯擺在大家面前,它應該像“皇帝的新裝”,真實存在但是絕對透明,肉眼不可見。別看石墨烯這么薄,它的科研和應用前景不可小覷。
石墨烯是目前為止發現的*薄、*堅硬的材料,它的厚度相當于頭發絲的二十萬分之一,但硬度卻是同規格鋼的200倍;它具有優異的光學、電學、力學特性,可以被拉伸、具有非常高的韌性、熱傳導性和電傳導性。因此,石墨烯在材料學、微納加工、能源、生物醫學和藥物傳遞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應用前景,在海水淡化、防彈衣制作、柔性顯示等領域都能找到“用武之地”,被認為是一種未來革命性的材料。
以去年華為在手機中應用石墨烯散熱膜為標志,石墨烯產業在中國正邁向高質量發展階段。中國石墨烯專利申請量全球占比已經從2016年的46%上升到2019年的69.4%。截至去年年底,中國石墨烯專利申請量累計達到5.5萬余件,其中企業專利申請量占比為50.56%。
(青島日報/觀海新聞記者 耿婷婷)
山東萊西壯大石墨新材料產業集群 打造國家級“碳谷”示范基地(來源鏈接:https://www.cinn.cn/dfgy/202007/t20200727_231398.html)
7月22日,在山東萊西市舉辦的南墅石墨新材料產業創新發展論壇上,山東南墅紫荊石墨烯產業研究院、總投資10億元的青島洛唯新材料項目共同揭牌,南墅石墨新材料產業集聚區污水處理廠正式啟動。五礦石墨礦山地質公園、萊烯石墨烯智能穿戴等8家項目現場簽約。目前,該市集聚碳材料企業118家,產品門類齊全,是青島市“十三五”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規劃中重點培育建設的戰略性新興產業特色園區。力爭到2021年,全市碳材料產業實現提檔升級,實現工業產值50億元;到2023年,實現工業總產值100億元。
為了加快石墨新材料的發展,近年來,萊西市立足產業實際,深化推進“八個一”的產業發展機制,在傳統石墨加工轉型升級、石墨烯高端人才引進、創新平臺建設等方面精準發力,石墨新材料產業實現了跨越式發展。
“筑巢引鳳”,集聚創新資源
為發揮萊西石墨資源優勢、技術優勢、品牌優勢,從2010年開始,依托原南墅石墨礦5000畝國有土地和閑置廠房,按照現代化工業園的建設要求,萊西市規劃了遠期目標為10000畝、近期目標為5000畝的石墨新材料集聚區,目前已建成1200畝。
“集聚區建設自2010年啟動,累計投資三億多元,目前園內三縱四橫七條道路工程基本完工,供水、供電、通訊等基礎設施配套完善。”南墅鎮相關負責人尹亮介紹。
按照“整合、共享、優化、提高”“產學研”相結合的思路,南墅鎮規劃建設了集碳材料專業技術公共服務平臺和孵化器于一體的青島碳材料研究中心,筑巢引鳳、集聚創新資源。該中心總投資5000萬元,建筑面積7000平方米。2018年10月中心內外裝修竣工并投入運營,為萊西市碳材料企業提供技術創新服務和人才支撐。
“目前我們中心已經柔性引進安德烈·海姆、蕭小月、哈工大鐘博等4個專家團隊,入駐了1個合作單位、2個服務機構、1個企業商會和4個入孵企業?!鼻鄭u碳材料研究中心負責人高緒政表示。高端人才帶來高端項目,引領產業創新發展。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安德烈.海姆與蕭小月合作建設的青島德通納米技術有限公司,總投資1億元,于2015年10月投產,可年產石墨烯漿料5000噸,是江北*大的石墨烯漿料生產基地。該產品主要應用于高品質電池電極導電劑、高導熱石墨烯復合材料、海洋工程重防腐涂料和電磁屏蔽涂料。
高起點規劃,打造石墨產業新城
借鑒合肥依托政府融資平臺引進行業巨頭經驗,推進五礦集團石墨深加工基地、江西紫宸等龍頭、骨干企業落戶南墅,做強石墨新材料產業鏈,集聚上下游配套企業,壯大產業集群……為優化南墅鎮產業結構,延伸石墨產業鏈條,萊西市規劃、建設以石墨新材料產業為支撐,集科技研發、產業培育、文旅休閑于一體的石墨產業新城。
借萊西市國家城鄉融合發展改革試驗區的政策優勢,由南墅鎮資產運營公司、青島(萊西)城鄉社區建設投資有限公司合作成立南墅城鄉產業協同發展平臺,規劃建設石墨工業博物館、產業區、商務區、教育醫療公共服務區、生活區等五個功能板塊,實現產業互促、城鄉融合發展。2020年將高起點、高質量完成石墨產業新城總體規劃,啟動完成石墨文化博物館建設。
此外,萊西市還不斷做大做強石墨產業,為新城提供產業支撐。大力開展“雙招雙引”,引導傳統石墨企業轉型升級,為突破萊西攻勢提供石墨新材料產業支撐。在加快傳統項目提檔升級和已竣工項目投產的同時,推進領軍科技循環經濟產業園項目開工建設,該項目利用石墨尾渣為主要原料,生產免燒結的綠色*裝飾墻板應用于裝配式建筑工程,廣泛應用于地鐵、機場等市政工程及部隊營房快速建造等領域,同時該項目還在石墨烯高分子輪胎裂解再利用項目、石墨烯鉛碳電池及石墨烯防水材料等方面進行產業布局。該項目占地約600畝,總投資30億元,已于今年6月份開工,全部達產年處理尾礦能力約150萬噸,年產值預計50億,創造稅收5億元。
優化服務,實現石墨新材料產業跨越發展
歷經十年運行,南墅石墨產業園區道路等基礎設施不同程度破損,為提高項目承載能力,今年,萊西市計劃通過市場化運作,投資4500萬元開工建設2縱1橫園區道路,配套供熱、供氣、污水管網,修整道路7條、70000平方米。與青島城鄉社區建設投資有限公司合作,投入2個億,建設石墨新材料育成基地,承接、孵化碳材料領域科技型中小企業,打造青島市級重點工業集聚區。深化石墨行業“四評級一評價”結果運用,出臺專項政策,引導全市園外企業入園集聚發展。
發揮萊西市碳材料產業品牌優勢、產業集聚優勢和五礦集團石墨礦山資源、鋰電正極材料、資金等優勢,聯合本土碳材料產品貿易企業青島朗芮特石墨有限公司,共同整合行業優質資源,打造石墨新材料交易平臺。
此外,萊西市通過在原材料供給渠道和交易模式方面實施制度創新、現代金融創新、物聯網技術創新,為產業客戶提供*綜合服務,打造集交易、結算、物流、倉儲、供應鏈金融為一體的、提供*服務的“石墨新材料產業線上自貿區”。以線上促線下,以交易促產業,進一步集聚、整合碳材料產業領域原材料、產品、資金、技術、人才、信息物流等資源,促進萊西市石墨新材料產業跨越發展。(王保明 侯義鳳 劉尚文)
![Image](https://oss.lcweb01.cn/joomla/20230113/8371f9078d8f68585e294c22e52f5d66.png)
服務熱線:0359-5668082
![](https://oss.lcweb01.cn/joomla/20230418/f1c794653aa0043e913b0eb344015a8d.jpg)
![](https://oss.lcweb01.cn/joomla/20220627/fd225bb4cbecba31ae7fd56e7bbf83d0.jpg)
![](https://oss.lcweb01.cn/joomla/20220630/8b24b502452d23a16415f221c8de6cc1.jpg)
文章詳情 DETAILS
文章詳情 DETAILS
青島萊西市南墅鎮:壯大石墨產業集群 打造特色小鎮
編輯:2023-11-25 14:45:40
近年來,萊西市南墅鎮聚焦產業發展優勢,明確小鎮發展定位,以石墨新材料制造應用為特色主導產業,以影視工業旅游為特色延伸鏈條,秉持“生產、生活、生態”融合發展理念,打造產業特色鮮明的石墨新材料產業集群、國家級“綠色碳谷”產業示范基地,已納入2023年山東省特色小鎮清單管理。
一、招龍頭引項目,特色小鎮初具雛形
項目是區域經濟發展的“種子”,獲評省級特色小鎮得益于石墨新材料企業的集聚,近年來,以實體經濟為著力點,大抓項目、抓大項目,持續推動石墨產業鏈延鏈補鏈強鏈。
一是不斷增強龍頭企業帶動力。做好增量與存量相結合的文章,搶占產業發展制高點,圍繞產業鏈精準招商,加強招商引資促工作落實,不斷夯實對外招商基礎,激發“鏈”式效應,*開拓市場應用領域。與中國五礦、深圳貝特瑞、浙江碳一等行業龍頭企業開展深度合作,建設芯源鋰電負極材料、坤拓鋰電負極等投資過億元項目。其中,碳一新能源項目由浙江碳一新能源集團投資建設,總投資60億元,建設包含石墨深加工、高端負極及硅材料生產、球形石墨、研究院、博物館在內的10個石墨新材料相關項目,打造全鏈條產業生態。
二是加快形成產業集群優勢。融入國家新材料發展戰略,構建新的綜合產業發展吸引力,“上下游互補”,實現產業協作,形成初加工共享、精深加工共贏的良性發展格局。目前,已入駐石墨新材料企業40余家。集聚區內石墨新材料產業規上工業總產值30億元,增速達38%,產業集聚度高達81%,在產業規模、市場主體、技術創新、品牌影響方面積厚成勢,穩居行業領軍地位。
三是加速孵化培育企業主體。石墨新材料特色小鎮內企業眾多,市場活力強、潛力大,通過整合專業領域的技術、信息、市場、人力等資源,進一步找準定位,強化服務意識、提升服務水平,為企業提供更高端、更具專業特色和定制化的增值服務。目前,共有規上石墨新材料企業20家,2023年青島市重點項目3個、山東省優選項目2個。
二、強服務優環境,產業發展日新月異
優化營商環境是打造良好產業生態的前提,樹牢“抓項目就是抓發展”理念,圍繞“深化作風能力優化營商環境”專項行動要求,落實全流程服務、全要素保障,制定工作計劃表,不斷加速項目落地、護航企業發展、提升服務質效。
一是以堅強作風能力促營商環境持續優化。班子成員帶頭包聯企業,選派15名中層干部和18名優秀機關干部,建立助企“店小二”隊伍,從基礎配套設施的建設到多項惠企政策的落實,始終堅持“用戶思維”,緊盯項目落地跟蹤,強化土地、資金、用電等要素保障,著力解決施工、環評、安評、土地規劃等困難,*構建石墨新材料產業體系,實現“南有藍色硅谷、北有綠色碳谷”的跨越式發展。截至目前,組織包聯網格員先后走訪企業80余次,搭建多渠道綠色通道,幫助企業解決用工難、手續辦理難、申報難等問題30余個,持續優化“南墅無難事”營商環境,不斷激勵企業敢闖敢干。
二是以完善配套設施促產業集聚效應加強。加快完善小鎮基礎設施,建立健全水電煤氣、物流等生產要素長期保障機制,實現鎮域內九通一平。2022年申請2.18億元專項債對園區的道路、排水、電力等配套基礎設施進一步改造提升,極大提高了園區承載力和綜合競爭力。其中,投資1.78億元建成國內首個石墨專業污水處理廠并投入使用,創新建立閉路循環、零排放污水處理方式,打破發展瓶頸,推動石墨新材料產業發展邁入新階段,截至目前,已進水73萬余立方,處理后回用水外送63萬余立方,出鹽3.6萬余噸。
三是以人才平臺保障促產品科技成果轉化。創新建立高水平人才平臺,建設集碳材料專業技術公共服務平臺和孵化器于一體的青島碳材料研究中心,引進平臺公司21家,柔性引進專家研發團隊4個;引進石墨烯專業研發機構,成立紫荊石墨烯產業研究院,依托北京、深圳專業研發人員,開展石墨烯應用研發,加強石墨烯研究成果轉化。
三、融“三生”厚人文,工業旅游蓬勃發展
南墅鎮擁有全國獨一無二的石墨開采加工遺跡,用好豐富石墨工業文化更是打造石墨新材料小鎮的重要一環。通過有機串聯廠房舊址、老建筑群、青山湖影視城等景觀節點,整合旅游資源要素,豐富沉浸式工業文化體驗,推動“產業+旅游”融合發展,打造影視工業旅游特色產業。
一是依托工業資源,打造多維旅游綜合體。始終堅持“產城人文”四位一體,促進“生產、生活、生態”有機融合,不斷布局建設開放空間、美麗街道、綠化景觀,有序推進生態環境修復,形成有機相融、特色鮮明的空間形態和視覺風貌。積極挖掘特色鮮明的石墨礦區文化、山區民俗風情文化、膠東紅色革命文化,打造集住宿、餐飲、科教、觀光于一體的旅游綜合體,加厚小鎮人文氛圍。
二是依托文化資源,建設影視拍攝新高地。以從建國初到80年代被完整保留下來的礦區廠房、醫院為基礎,對石墨礦各類老舊建筑進行保護性加固,*改造提升辦公樓、俱樂部、停車場等影視基地周邊基礎設施,加速推進青山湖影視基地外景、影棚、商業街配套項目建設,打造獨具鄉土風情和上世紀工業化建設的影視基地。以電影文化為核心,延伸“影視+文旅”產業鏈,大力招引影視劇、短視頻、網紅大V等前來取景拍攝,目前已引進《十三路末班車》《無形獵手之危險游戲》等30個劇組、拍攝演員2萬多人次。
三是依托生態資源,煥發休閑節慶新活力。充分挖掘大青山省級森林公園、青山湖、大廟山始祖廟遺址、萌山區殉國烈士紀念塔等自然人文景觀36處,把握房車露營、農事研學、果蔬采摘等流行趨勢,以袁家冬桃、大青山槐花為基礎,舉辦桃花節、槐花節等特色節慶活動。同時,*融入“萊西周末”品牌打造計劃,規劃“山水南墅”精品旅游路線,適時推出星光夜市民俗文化節活動,探索文旅發展新模式,累計吸引游客5萬余人次,實現“園區變景區、田園變花園、農房變客房”。(來源鏈接:http://dpc.qingdao.gov.cn/fzgggz_45/czhc_45/gzdt_45/202310/t20231023_7550659.shtml)
舊聞新看:
山東萊西壯大石墨新材料產業集群 打造國家級“碳谷”示范基地(來源鏈接:https://news.qingdaonews.com/qingdao/2020-11/26/content_22458867.htm)
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11月25日訊 天然儲量豐富、產品應用廣泛,青島的石墨產業一直站在全國發展的“C位”,是中國石墨工業的發源地、技術輸出地和標準制定地,素有“中國石墨之鄉”的美譽。
然而,再豐富的礦藏也有取盡用竭的時候。新的發展時期,青島該如何穩住“中國石墨之鄉”的地位?石墨烯將帶來哪些機遇?石墨產業的發展該如何轉型升級?
青島石墨新材料產業發展咨詢對接會。(資料圖)
青島的這些問題,通過“科創中國”遞到了頂級智庫專家的面前。作為首批“科創中國”試點城市,青島以中國科協“科創中國”新材料科技專家服務團對接會為契機,引來了新材料領域的多位專家。他們通過主題報告、論壇交流、走訪企業、展開合作等方式,深入本地企業,通過智力“加成”,為“石墨之鄉”的發展精準把脈。
用十幾年時間,青島高品質石墨企業達到100多家
青島是全國天然石墨三大主產地之一,且出產以工業價值*大的鱗片石墨為主,儲量約占全國的22%,年產量約占全國的1/3。這樣得天獨厚的優勢條件下,青島有一百多家石墨企業,青島的石墨產品也一直是高品質的代表。
即使有這樣豐富的儲量,青島的石墨產業高速發展也不過是近十幾年的事情。2005年,全市石墨加工企業不到20家,年產值不足1億元。當年,原山東南墅石墨礦破產,大量的技術人員紛紛創業,較好地傳承了省礦的技術和工藝,壯大了青島石墨產業的“創業之隊”。到 2018年,全市石墨加工企業已有128家,10余年年間增加了100多家,年產值也達到了50余億元。而現在,全市的石墨企業再增量,集中在萊西市和平度市,僅萊西市就有118家石墨相關企業。
有數量,更有質量。在國際上,青島的石墨產品已經成為*高品質的代表。對接會上,萊西市南墅鎮副鎮長高緒正向國內材料領域的專家這樣介紹:作為青島的“石墨重鎮”,南墅石墨制品已經遠銷至美國、日本等56個國家和地區,在國際市場上,標注有“NANSHU”字樣的石墨產品價格就要比同類產品高20%左右。青島石墨產品的市場價格,更是全國乃至國際市場的風向標,在國內外具有很大的引領作用。
這就是青島石墨制品高品質的象征,是花錢買不來的“流量”,是青島自然形成的品牌優勢。那么,國際領先的青島石墨產品都有哪些?在不知不覺中,它們早已“潛入”了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
泰星科技的創始人劉希山已經在石墨產業領域耕耘了40年,他說。泰星科技主要生產石墨散熱產品和石墨加熱產品。其中,散熱膜是泰星科技的“老產品”。劉希山說,從智能手機誕生以來,公司就致力于給手機、平板以及電視等電子產品做天然石墨散熱膜,今年更是和蘋果公司達成合作,*新發布的iPhone12等產品上用的都是泰星科技生產的散熱膜。
劉希山給記者進行科普,石墨在生活中遠不止用作電池負極材料這么簡單?!笆透邷兀梢灾瞥蔁掍撚玫哪突鸩牧?;石墨導熱性能好,用來供暖可以實現大幅節能;石墨加熱后有較好的遠紅外發射率,可以用于醫療行業保健理療;石墨耐酸堿腐蝕,可以用作密封材料……”他說,青島的企業基本實現了石墨產業鏈的全覆蓋。
產品在升級,青島石墨的發展方式也在轉型。今年6月,萊西市建成了石墨專業污水處理廠,實現了零排放、閉路循環的污水處理方式。正因如此,原本粗放型發展、主要集中于前段開采的本地企業也陸續搬遷至其他省份,留下來的青島的石墨企業都在向著越來越環保、清潔的產業方向發展。
而且,隨著石墨產品的種類和應用日臻廣泛,其“近親”,被譽為“材料之王”的石墨烯也越來越多地走進了人們的視線。連諾獎得主安德烈·蓋姆院士都備受吸引,選擇在這個領域來青做“創客”。
“青島是中國石墨烯產業的搖籃”
產業鏈全線升級的新階段,青島的石墨產業發展如何更上層樓?對接會上,國家特聘專家、電子科技大學基礎與前沿研究院院長王志明給出的答案是,擴大產業的“想象空間”。
“石墨本身屬于傳統產業,‘想象空間’有限。”王志明說,“青島的石墨產業應該引行業之先,讓更多人看到石墨烯等新物質應用的可能性?!?/p>
對此,王志明首先建議企業要適當考慮登陸資本市場借力發展。在對接會前,他走訪了3家本地石墨企業,對青島洛唯新材料有限公司印象深刻?!斑@家企業的年產值有望達到20億元,這個體量的企業可以考慮上市,以提升附加值、突出品牌優勢,獲取更多發展空間?!蓖踔久髡f,“企業就是要勇于做高端的、能夠引領未來的概念,并與現在的產業相結合?!?/p>
作為“高階版”的石墨,石墨烯本身就具有無窮的想象空間和應用場景。王志明認為,青島的石墨企業應該通過加大研發投入、與國內*科技人才合作等方式,在石墨烯領域找準位置,充分發揮行業想象力,讓石墨烯的產業化更近一步?!半娮赢a業、醫療器械、服裝、玻璃、智能家居……石墨烯的應用可以無所不在?!彼f。
事實上,青島早已動起來了。近年來,青島著力打造以萊西市為核心、輻射全省的石墨烯特色產業集群,形成了重點以石墨烯的生產和應用研發為主的核心區碳材料發展格局,打造了以萊西為核心區的全省石墨烯特色產業集群;規劃建設了遠期目標1萬畝、近期目標5000畝的石墨新材料集聚區,目前已建成1500畝,已入駐德通納米、青北碳素、洛唯新材料等石墨新材料企業18家。
借力頂級智庫也是一條“捷徑”。要把國家級高層次專家長期留下來專職搞研發,非常有難度,因此青島的主要引才方式是柔性合作:搭建一個平臺,一方面把企業的技術需求收集上來,另一方面把專家資源聚集過來,通過平臺化對接,讓專家們給青島企業的創新提供技術支撐。
高端人才帶來高端項目,引領產業創新發展。值得期待的是,在這樣的模式下,青島石墨企業在做石墨烯量化制備的同時,還在石墨烯應用產業化方面開展了一些研發,在導電、導熱、高強度復合材料、防護涂料等方向已經有十余個產品誕生。
118家石墨企業集聚發展,這樣的產業集群規模在全國是*大的。發揮產業集聚優勢,開展產業鏈招商也是青島可以著眼的好路子。
目前,萊西市已經與材料領域龍頭企業貝瑞特達成合作,建設國內*大的純化石墨項目,建成后對石墨新材料的轉型升級會起到良好的示范引領作用;1500萬噸看似沒什么用的石墨尾礦也被山東領軍科技“接手”,經創新改造生產出了綠色環保的墻磚。產業鏈招商,不僅是青島石墨產業鏈的延伸,也是產業生態的再完善。
中國石墨烯產業技術創新聯盟秘書長李義春在對接會上說,“青島可以說是中國石墨烯產業的搖籃。作為擁有雄厚基礎的制造業城市,發展石墨烯產業在青島更有意義,將成為推動城市轉型升級、培育高新技術企業新的創新點?!?/p>
“情投意合”的合作已經開始
對接會上,王志明開門見山道:“我今天是帶著合作的意愿來的?!币运麨闋款^人,一個投資200億元的材料研發實驗室近期已經建成,用王志明的話說,這個實驗室就是要為全國材料領域前瞻性的企業做好服務。
通過走訪,王志明已經與幾家青島企業“情投意合”,下一步將圍繞產學研合作展開對接。“我們的實驗室有研發團隊,也有實驗條件,可以給企業提供智力支持。”王志明說。
國家納米科學中心研究員智林杰現場也就企業的發展提出了建議:企業在宣傳過程中,如果能把石墨烯在產品中的原理、作用、功能說得更清晰一些,產品的銷售*會更好。
這樣的建議自然引起了更多企業的關注。青島德通納米技術有限公司的負責人聽完專家報告后激動地表示,公司本就與中國石油大學(華東)等高校有深度合作,建立了教學科研實踐綜合基地,期待與對接會專家之間建立更加密切的后期聯系,在石墨烯產業化領域加強合作;劉希山則抓緊與王志明互留了聯系方式,他說,泰星科技在石墨材料的有序排列領域鉆研多年,始終不得要義,能得到材料領域專家的指導,必然為企業突破科研瓶頸帶來助力。
今年8月,中國科協第二十二屆年會在青島召開,給青島帶來了一場科技盛宴,青島成為“科創中國”試點示范城市之一,全國學會為青島匯聚了科技專家人才資源,推動科技創新供給與對接,創造了難得機遇。需求
現在,“年會效應”和“科創中國”試點城市的作用正在凸顯,以“科創中國”為平臺,青島的石墨新材料產業搭上了中國材料研究學會等國家級學會的“快車”,借來了材料領域頂級專家的智慧,將迎來高速、高質、高科技發展的明天。
相關鏈接:
石墨是“一本書”,石墨烯是“一張紙”
*近這幾年,被譽為“材料之王”的石墨烯成為了科技圈的“新寵”。僅一字之差,石墨烯和石墨有什么區別?又有哪些優異的性能?它將如何改變我們的生活?
石墨烯與石墨的主要構成都是碳原子。不同的是,石墨烯材料只有一層碳原子結構,是二維狀態,比以三維狀態存在的石墨薄得多。把石墨烯一層層疊起來就是石墨,厚1毫米的石墨大約可以包含300萬層石墨烯。更通俗一點說,如果把石墨比喻成“一本書”,那石墨烯就是“一張紙”。
如果把石墨烯擺在大家面前,它應該像“皇帝的新裝”,真實存在但是絕對透明,肉眼不可見。別看石墨烯這么薄,它的科研和應用前景不可小覷。
石墨烯是目前為止發現的*薄、*堅硬的材料,它的厚度相當于頭發絲的二十萬分之一,但硬度卻是同規格鋼的200倍;它具有優異的光學、電學、力學特性,可以被拉伸、具有非常高的韌性、熱傳導性和電傳導性。因此,石墨烯在材料學、微納加工、能源、生物醫學和藥物傳遞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應用前景,在海水淡化、防彈衣制作、柔性顯示等領域都能找到“用武之地”,被認為是一種未來革命性的材料。
以去年華為在手機中應用石墨烯散熱膜為標志,石墨烯產業在中國正邁向高質量發展階段。中國石墨烯專利申請量全球占比已經從2016年的46%上升到2019年的69.4%。截至去年年底,中國石墨烯專利申請量累計達到5.5萬余件,其中企業專利申請量占比為50.56%。
(青島日報/觀海新聞記者 耿婷婷)
山東萊西壯大石墨新材料產業集群 打造國家級“碳谷”示范基地(來源鏈接:https://www.cinn.cn/dfgy/202007/t20200727_231398.html)
7月22日,在山東萊西市舉辦的南墅石墨新材料產業創新發展論壇上,山東南墅紫荊石墨烯產業研究院、總投資10億元的青島洛唯新材料項目共同揭牌,南墅石墨新材料產業集聚區污水處理廠正式啟動。五礦石墨礦山地質公園、萊烯石墨烯智能穿戴等8家項目現場簽約。目前,該市集聚碳材料企業118家,產品門類齊全,是青島市“十三五”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規劃中重點培育建設的戰略性新興產業特色園區。力爭到2021年,全市碳材料產業實現提檔升級,實現工業產值50億元;到2023年,實現工業總產值100億元。
為了加快石墨新材料的發展,近年來,萊西市立足產業實際,深化推進“八個一”的產業發展機制,在傳統石墨加工轉型升級、石墨烯高端人才引進、創新平臺建設等方面精準發力,石墨新材料產業實現了跨越式發展。
“筑巢引鳳”,集聚創新資源
為發揮萊西石墨資源優勢、技術優勢、品牌優勢,從2010年開始,依托原南墅石墨礦5000畝國有土地和閑置廠房,按照現代化工業園的建設要求,萊西市規劃了遠期目標為10000畝、近期目標為5000畝的石墨新材料集聚區,目前已建成1200畝。
“集聚區建設自2010年啟動,累計投資三億多元,目前園內三縱四橫七條道路工程基本完工,供水、供電、通訊等基礎設施配套完善?!蹦鲜傁嚓P負責人尹亮介紹。
按照“整合、共享、優化、提高”“產學研”相結合的思路,南墅鎮規劃建設了集碳材料專業技術公共服務平臺和孵化器于一體的青島碳材料研究中心,筑巢引鳳、集聚創新資源。該中心總投資5000萬元,建筑面積7000平方米。2018年10月中心內外裝修竣工并投入運營,為萊西市碳材料企業提供技術創新服務和人才支撐。
“目前我們中心已經柔性引進安德烈·海姆、蕭小月、哈工大鐘博等4個專家團隊,入駐了1個合作單位、2個服務機構、1個企業商會和4個入孵企業。”青島碳材料研究中心負責人高緒政表示。高端人才帶來高端項目,引領產業創新發展。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安德烈.海姆與蕭小月合作建設的青島德通納米技術有限公司,總投資1億元,于2015年10月投產,可年產石墨烯漿料5000噸,是江北*大的石墨烯漿料生產基地。該產品主要應用于高品質電池電極導電劑、高導熱石墨烯復合材料、海洋工程重防腐涂料和電磁屏蔽涂料。
高起點規劃,打造石墨產業新城
借鑒合肥依托政府融資平臺引進行業巨頭經驗,推進五礦集團石墨深加工基地、江西紫宸等龍頭、骨干企業落戶南墅,做強石墨新材料產業鏈,集聚上下游配套企業,壯大產業集群……為優化南墅鎮產業結構,延伸石墨產業鏈條,萊西市規劃、建設以石墨新材料產業為支撐,集科技研發、產業培育、文旅休閑于一體的石墨產業新城。
借萊西市國家城鄉融合發展改革試驗區的政策優勢,由南墅鎮資產運營公司、青島(萊西)城鄉社區建設投資有限公司合作成立南墅城鄉產業協同發展平臺,規劃建設石墨工業博物館、產業區、商務區、教育醫療公共服務區、生活區等五個功能板塊,實現產業互促、城鄉融合發展。2020年將高起點、高質量完成石墨產業新城總體規劃,啟動完成石墨文化博物館建設。
此外,萊西市還不斷做大做強石墨產業,為新城提供產業支撐。大力開展“雙招雙引”,引導傳統石墨企業轉型升級,為突破萊西攻勢提供石墨新材料產業支撐。在加快傳統項目提檔升級和已竣工項目投產的同時,推進領軍科技循環經濟產業園項目開工建設,該項目利用石墨尾渣為主要原料,生產免燒結的綠色*裝飾墻板應用于裝配式建筑工程,廣泛應用于地鐵、機場等市政工程及部隊營房快速建造等領域,同時該項目還在石墨烯高分子輪胎裂解再利用項目、石墨烯鉛碳電池及石墨烯防水材料等方面進行產業布局。該項目占地約600畝,總投資30億元,已于今年6月份開工,全部達產年處理尾礦能力約150萬噸,年產值預計50億,創造稅收5億元。
優化服務,實現石墨新材料產業跨越發展
歷經十年運行,南墅石墨產業園區道路等基礎設施不同程度破損,為提高項目承載能力,今年,萊西市計劃通過市場化運作,投資4500萬元開工建設2縱1橫園區道路,配套供熱、供氣、污水管網,修整道路7條、70000平方米。與青島城鄉社區建設投資有限公司合作,投入2個億,建設石墨新材料育成基地,承接、孵化碳材料領域科技型中小企業,打造青島市級重點工業集聚區。深化石墨行業“四評級一評價”結果運用,出臺專項政策,引導全市園外企業入園集聚發展。
發揮萊西市碳材料產業品牌優勢、產業集聚優勢和五礦集團石墨礦山資源、鋰電正極材料、資金等優勢,聯合本土碳材料產品貿易企業青島朗芮特石墨有限公司,共同整合行業優質資源,打造石墨新材料交易平臺。
此外,萊西市通過在原材料供給渠道和交易模式方面實施制度創新、現代金融創新、物聯網技術創新,為產業客戶提供*綜合服務,打造集交易、結算、物流、倉儲、供應鏈金融為一體的、提供*服務的“石墨新材料產業線上自貿區”。以線上促線下,以交易促產業,進一步集聚、整合碳材料產業領域原材料、產品、資金、技術、人才、信息物流等資源,促進萊西市石墨新材料產業跨越發展。(王保明 侯義鳳 劉尚文)
版權所有:山西北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備案號:晉ICP備2022006699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