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https://oss.lcweb01.cn/joomla/20230113/8371f9078d8f68585e294c22e52f5d66.png)
![](https://oss.lcweb01.cn/joomla/20230418/94341867758b291ce9c84c083f26f6fe.jpg)
![](https://oss.lcweb01.cn/joomla/20220630/9e85fc71e2744b31ff1d3b23b24292b8.jpg)
![](https://oss.lcweb01.cn/joomla/20220630/a4d45357efbe45c1db5eec81ab73c892.jpg)
2024鋰電負極材料高峰論壇揭幕:負極江湖誰主沉???
編輯:2024-04-15 19:27:40
鑫欏資訊總經理連萍致辭:新能源產業引領全球能源結構變革
連萍表示,新能源產業正以巨大的潛力和廣闊的前景,引領著全球能源結構的深刻變革。在新能源的發展中,鋰電負極材料是不可或缺的關鍵一環。中國負極材料產業已在國際市場上形成強大競爭力,但仍面臨技術突破、產業鏈協同等諸多挑戰。她呼吁加大研發創新投入,推動新質生產力形成,增強行業發展新動能,并期望本次論壇能搭建交流平臺,促進負極材料全產業鏈融合發展。
杉杉科技董事長李鳳鳳致辭:呼吁上下游協同應對市場挑戰
李鳳鳳女士回顧了杉杉科技從1999年開始布局鋰電材料行業,見證了中國鋰電行業的崛起,并向一直支持杉杉發展的朋友們表示衷心感謝。她強調創新是負極材料企業面臨的共同主題,需要通過開放式創新、上下游合作推動技術創新、服務創新和研發創新。她認為,當前鋰電產業正面臨周期性調整,負極材料產業也在進一步調整優化,行業將步入“卷”常態。她呼吁通過上下游產業鏈協同合作應對市場挑戰。李鳳鳳表示,目前全球新能源汽車滲透率不到30%,前景廣闊。杉杉已在芬蘭布局年產10萬噸負極材料一體化基地,未來還將在全球更多區域選址建廠。
金匯能新材料總工程師吳澤軼分享:穩健前行,創新引領行業發展
吳澤軼在致辭中分享了自身對行業發展的一些思考,并對公司的創新之路進行了介紹。吳澤軼坦言現下“一切都在著急”,但仍需“平整土地”穩健前行。他透露公司與華為合作開發高容量硅基負極,并就真空動態域等工藝創新做了說明。
協辦方茂名市鴻信精細化工總經理傅成智介紹了公司概況及在鋰電負極材料領域的布局。傅成智表示公司在原料生產、技術研發等方面實力雄厚,期待與業內同行合作共贏。
四位領導的致辭振奮人心,為本屆高峰論壇拉開了序幕。
中國五礦石墨產業董事長王炯輝:天然石墨在戰略性新興產業中的應用與展望
開場演講嘉賓是中國五礦集團(黑龍江)石墨產業有限公司董事長王炯輝,他的演講題目是“啟航未來——天然石墨在戰略性新興產業中的應用與展望”。王炯輝指出,當前石墨行業面臨危機,大量產品過剩。因此,他決定以“啟航未來”為題,闡述對這個產業的理解和創新之路。他強調,天然石墨與人造石墨在生產工藝和環保屬性上存在顯著差異。不僅如此,目前國內外有30多個新石墨礦將開發,行業面臨新進入者的擠壓,且現有采選加工過程中資源利用率低、尾礦處理散亂污染等問題較為普遍。
面對行業困境,王炯輝列舉了天然石墨在9大新興產業領域的應用前景:新一代信息技術、生物技術、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裝備、新能源汽車、綠色環保、航空航天和海洋裝備。他認為,這些都需要充分發揮天然石墨獨特的多孔、高比表面積等結構優勢,并通過創新工藝實現突破。
與此同時,王炯輝表示,五礦集團高度重視石墨產業。早在2010年,五礦就將石墨列為關鍵新技術礦產,整合黑龍江資源,推進從資源到應用產品的全產業鏈一體化布局。目前,五礦已建成國內首個綠色智能礦山,實現數字化無人化運營;在選礦、球化、高純石墨等環節進行工藝改造,提高回收率和成品率。
除資源端和生產端的布局外,王炯輝還著重介紹了五礦在石墨新材料研發方面的努力。具體來說,包括利用多孔結構制備硅碳負極材料、研發鉀、鋁離子電池正極材料、膨化和球化工藝創新等,并在儲能電池、快充電池等應用領域取得進展。同時,五礦正在多個公司旗下實驗室聚焦攻關數字化智能化等關鍵技術,以期提高產品性能和工藝效率。
展望未來,王炯輝表示,五礦將持續打造綠色智能礦山,拓展高端應用,努力成為全球領先的碳基新材料產業集團。盡管當前行業面臨產能過剩困難,但他認為天然石墨在新興產業中仍有廣闊前景。因此,五礦將不斷創新發展,開拓新增長點,推動綠色低碳轉型,為實現碳中和貢獻力量。*后,他呼吁攜手同行,以創新務實精神,共同啟航美好未來。
碳一新能源董事長岳敏:探討負極行業破局之道
岳敏首先系統分析了近年來全球經濟秩序的劇烈變化,從“全球化“向“逆全球化“轉變,歐美為了去風險開始重塑新能源供應鏈。他指出這種趨勢給中國負極行業帶來嚴峻挑戰。
同時,岳敏說,國內負極行業正經歷著前所未有的“內卷”狀態,產能過剩、價格戰加劇。他建議企業通過三條路徑來應對雙重夾擊:一是“卷自己”,不斷完善自身實力;二是“卷成本”,持續創新降本;三是“卷創新”,保持自主創新。
*后,岳敏也列舉了碳一公司在創新方面的一些具體做法,如功能型聚合物集成人造SEI膜技術、硅碳負極技術等,為實現破局指明了方向。
中建材石墨新材料副總經理夏曉敏:中國天然石墨現狀及趨勢
首先,夏曉敏分析了國內外對天然石墨行業的相關政策導向。她一方面指出,雖然國家鼓勵石墨進口,但對出口有一定管制。另一方面,她用數據統計了2023年行業的總體形勢——供給端火熱過剩、需求端遇冷放緩、價格下滑、利潤收窄,體現了下滑階段的特征。同時,她還具體梳理了生產和應用兩端的數據,包括產能利用率、進出口量、主要應用領域的變化等,并對價格的大幅下跌進行了分析。
隨后,夏曉敏對未來5年內行業的發展趨勢作出預測。她認為,今后2-3年將持續直線下滑,供過于求、內卷嚴重、價格持續走低;而接下來2-3年將進入平穩筑底期,屆時將出現產能過剩、成本下探、低位運行的狀況;直至2026年或將出現小幅反彈,屆時行業集中度將提高、工藝技術將出現創新、低成本高性能產品也將涌現。此外,她還預計未來自動化智能化程度將不斷提高、行業標準化程度將越來越高、央企將引領行業整合、產業鏈一體化生產等趨勢將成為大勢所趨。她判斷,傳統應用領域或將長期底部運行,而新能源帶動的負極材料仍是增量市場,石墨烯和建材也有一定應用前景。
*后,夏曉敏分析了新能源汽車產業的發展對天然石墨行業帶來的機遇和挑戰。機遇方面,她指出新能源汽車快速增長將帶動負極材料需求擴大、天然石墨的環保屬性較高、國外廠商在華布局等將為行業帶來機遇。但與此同時,整個產業鏈過剩、成本壓力未減、國內外市場失衡、高端產品不足等問題也將給行業帶來諸多挑戰。有鑒于此,她建議市場上下游企業應避免過度競爭,朝著差異化生產和高端發展方向努力,并持續創新以降本提效;同時她呼吁央企應聯合攻關突破技術瓶頸,推動綠色自動化等核心競爭力建設,以實現行業高質量發展。
蜂巢能源采購中心副總經理張成:鋰電池對負極材料需求現狀及發展趨勢
張成先是介紹了2023年新能源汽車及動力電池、負極材料行業的總體現狀。他指出,近年來,新能源汽車持續爆發式增長,逐步進入*市場化拓展期。中國新能源汽車滲透率逐年提升,根據中汽協數據,2023年銷量達949.5萬輛,同比增長37.9%。預計2024年隨著汽車價格戰和以舊換新政策,銷量將突破1200萬輛。歐洲2023年新能源車銷量295萬輛,滲透率24%;美國2023年實現銷量140.2萬輛,滲透率9%,兩大市場滲透率也在穩步提升。
其次,張成表示,行業數據顯示,2023年PHEV占新能源車比例由24.4%升至31.7%,未來兩年有望超過50%。國內新能源車平均帶電量為42KWH。比亞迪、特斯拉等幾家車企占據中國新能源車市場半壁江山。2023年全球電池產量中,中日韓企業占絕對主導地位,寧德時代、比亞迪、LG、三星等廠商占比*高。全球儲能電池產量210GWH,同比增長70%,預計2024年將達到280GWH。
*后,張成簡要介紹了蜂巢能源在動力電池、負極材料等領域的*新布局和創新進展。他建議上下游企業要加強協同創新,優化供應鏈管理,推動產業高質量可持續發展。
杉杉科技黃晶鑫:穿越周期下的研發任務—夯實創新基礎,構建負極材料新質生產力
黃博士回顧了當前行業的現狀:外冷內熱,產能和產量不斷攀升,但價格和利潤持續下滑。他指出這種局面若長期持續,行業發展將愈加困難,唯有通過創新提升產品價值、優化產能結構,才能實現突圍。同時,技術研發正在經歷加速內卷,尤其是快充、硅基新材料和儲能負極材料領域,創新迭代節奏明顯加快。
黃晶鑫詳細介紹了上海杉杉科技公司在應對行業挑戰方面的舉措。該公司正大力擴產,到2025年將實現60萬噸產能,并在芬蘭建設10萬噸海外基地,通過大型一體化生產基地實現降本增效。在研發體系方面,公司擁有完善的團隊,涵蓋石墨、硅氧、硅碳、硬碳等主流負極材料。去年新設基地研究與性能評價平臺,持續完善工程實驗平臺,以支撐產品創新。在快充、儲能和消費電池等領域均有豐富的產品矩陣,正加速新產品的開發和更新迭代。
黃晶鑫重點闡述了公司在負極材料基礎研究方面的布局。包括對原料、本體結構、包覆層、電解液、孔隙結構等影響快充能量和循環性能的關鍵因素開展深入研究,建立完整的表征體系。同時大力推進數字化、智能化,利用大數據和人工智能等,實現數據處理智能化、建立數據庫,*終為產品研發提供智能化輔助,提高創新效率。他希望通過3-5年的努力,打造出5年內不被取代的領先技術,推動行業高質量發展。
恒科新材料董事長王騰師:石墨化代工破局與創新
王騰師指出,當前是百年未有的大變局時期,新冠疫情、地緣政治沖突等因素帶來了前所未有的動蕩和不確定性。在這種背景下,新能源行業迎來重大變革,從鉛酸電池到鋰離子電池,再到未來的固態電池、鈉離子電池等,呈現出電動與智能化并行發展的大趨勢。
王騰師分析,負極材料行業經歷了2021-2022年的第一輪發展高峰后,將在2024-2026年迎來行業洗牌期,也是負極材料出海的窗口期。此輪低谷過后,2027-2030年將進入產業爆發的獨角獸成長期。負極材料總體需求持續增長,但生產工藝將發生變革,傳統坩堝爐將逐步被箱式爐和連續式爐所取代,以滿足成本和環保要求。
上午的研討會到此結束,下午研討會在午飯后繼續進行。
新泰和納米副總經理王坤:天然負極在快充電池中的應用前景
王坤介紹了青島新泰和納米科技有限公司的基本情況。該公司總部和研發中心位于青島,擁有10萬平方米的廠區,是一家專注于鋰離子電池負極材料生產的企業,主要產品包括天然石墨、人造石墨、復合石墨、硬碳、硅碳等多種負極材料,總產能達6萬噸。公司股東結構和子公司布局也一并介紹。
王坤也闡述了新泰和在負極材料行業的核心競爭力。包括擁有完整的天然石墨負極垂直產業鏈,臨近主要動力電池生產區便于*服務,靠近優質石墨礦資源,港口和化工原料供給方便,地理區位優勢明顯。同時公司也高度重視研發,研究院面積3000平方米,大力布局下一代新型負極材料。
此外,王坤還重點介紹了新泰和在快充負極材料領域的研發思路和應用前景。首先分析了快充電池面臨的技術挑戰,如熱失控、極化等問題。針對石墨快充負極,可通過梯度結構設計、表面修飾、復合負極等策略提升性能。硬碳、鈦酸鋰、硅碳等新型負極材料在快充領域也具備一定應用前景,新泰和正積極開展相關研發工作。
湖南中科星城石墨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研究院院長王志勇: 鋰離子電池負極快充技術進展
王志勇系統分析了新能源汽車及動力電池市場的發展態勢,指出隨著市場高速增長,負極材料需求也將持續擴大,但同時產能過剩、價格戰等問題日益凸顯,降本已成行業當務之急。他強調公司正從多個層面著手應對挑戰,包括工藝裝備升級、新型負極材料布局、機理探究和產業鏈協同等。
然后,他詳細介紹了公司在快充石墨負極材料領域的具體產品開發進展。公司通過原料預處理、二次顆粒結構優化、四代包覆工藝創新等,實現了快充性能、能量密度和振實密度的均衡。同時,公司開發的連續液相包覆工藝可提高產能、降低能耗,具備優異的產業化前景。
王志勇還列舉了公司目前的快充石墨負極系列產品,涵蓋了高能量密度適用、高性價比和高倍率等不同場景需求。*后,他展望了未來快充負極的發展路線,包括持續提升能量密度、追求極限快充性能等方向。
尚太科技陳治博士:快充時代下負極材料技術迭代與成本控制
陳治首先從全球新能源汽車電動化的大趨勢切入,闡述了材料體系創新對實現下一代高能量密度電池的重要意義。他指出,伴隨電池結構創新逐步觸及瓶頸,材料創新將成為產業鏈升級的關鍵一環。他也分析了終端用戶對長續航、快充、安全等方面的需求,以及目前快充系統在熱效應、鋰析出、機械效應等技術層面仍面臨的挑戰。
陳治也集中介紹了公司在快充負極材料研發方面的實力。包括具備從原料到成品全套分析檢測能力,并引入了先進的表征手段;同時也建立了半/全電池研發條件,涵蓋電池制作和多項性能測試。*后,他從負極材料生產的碳足跡角度出發,闡述了公司在產能規?;?、綠色電力使用等方面的減碳規劃。
中鋼鞍山熱能研究院功能材料事業部副部長郭明聰:負極材料原料端降本提質途徑探討
郭明聰首先剖析了當前鋰電負極材料行業面臨的困境。近年來負極材料產能擴張過快,供給嚴重超過需求,行業競爭加劇。在這種情況下,通過產品差異化、細分市場等實現錯位競爭,降本提質將是未來2-3年提升核心競爭力的關鍵。她回顧了負極材料的發展歷程,從中間相碳微球、人造石墨到新型負極材料的演進過程。
作為負極材料的原料供應商,中鋼熱能院在焦炭和瀝青等原材料領域具有深厚積累。郭明聰重點介紹了煤系針狀焦、石油焦等不同類型焦炭的特點及制備工藝,以及中鋼熱能院在焦炭結構設計和制備工藝上的自主創新成果。同時,她還詳細闡釋了公司開發的多種專用于負極材料的瀝青產品的性能指標和生產工藝。
除了傳統原料外,郭明聰還介紹了中鋼熱能院在硬炭、多孔碳等新型負極材料領域的*新研究進展。這些創新有望進一步降低負極材料的制造成本,提升電化學性能,為負極行業的可持續發展注入新的動力。
西瑪通科技董事長馬學增:均質均等負極材料量化生產技術
馬學增的演講主要聚焦于均質均等工藝在炭素材料制造中的應用。該工藝的核心理念是通過精細化控制,實現制品任意位置和不同個體之間理化指標的一致性,從而*提升品質。馬學增系統闡述了該工藝在焙燒曲線優化、爐窯溫度場控制、排放控制等多個環節的具體應用方法。
在焙燒曲線優化方面,馬學增詳細介紹了根據瀝青量等參數精確設計結焦反應和揮發份燃盡曲線的計算方法,確保均勻裂解和收縮。在爐窯溫度場控制方面,他闡述了通過燃燒控制、微調爐窯結構等措施降低三維溫差的做法。在排放控制方面,他重點論述了優化燃燒、捕集焦油等手段減少污染物排放。
馬學增還分享了均質均等工藝在諸如均質坩堝使用壽命計算、陽極降低電壓等多個應用案例,展現了該工藝帶來的能耗降低、效率提升等諸多優勢。他*后總結指出,均質均等工藝通過工藝參數量化和精細化控制,可實現炭素材料制品的*提質增效和節能減排。
薩震壓縮機總經理程紅星:石墨行業空壓機應用的8個痛點及薩震節能解決方案
程紅星一開始就引出了一個現實問題:在企業的各種設備中,空壓機雖然購置成本不高,但是由于長期運行的能耗極高,使得其綜合使用成本可能是*高的。他強調,購買空壓機時*重要的不是品牌,而是其穩定性和節能性能。
程紅星也列舉了石墨行業在使用空壓機時遇到的8個痛點:方案設計不合理;夏季高溫停機;漏油問題;電機擴展故障;負極正極特殊工藝要求;能耗過高;閉環改造;售后服務缺失。他圍繞著這8個痛點,詳細闡述了薩震壓縮機在節能解決方案方面的優勢:合理方案設計、防高溫停機措施、防止漏油技術、提高電機穩定性、滿足特殊工藝要求、多層次節能技術、專業閉環改造等。并通過數據和案例說明了薩震產品的高能效優勢。
程紅星還分享了薩震公司的企業理念、核心價值觀和未來發展愿景。他期望能與更多企業攜手同行,共同推動節能減排,實現可持續發展。*后,他誠摯地邀請了在場的企業家踴躍與薩震合作。
雖然當前中國負極材料行業面臨產能過剩、價格戰加劇等嚴峻挑戰,但演講嘉賓們依舊對行業未來保持樂觀和信心。他們認為,通過加大研發創新投入、推進自動化智能化改造、優化供應鏈協同等舉措,完全有能力突破技術瓶頸,實現降本增效。特別是在快充負極、硅碳負極、儲能負極等前沿領域,中國企業已取得長足進步,未來發展潛力巨大。
*后,正如上海杉杉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李鳳鳳所言,“中國負極材料企業目前面對的共同的主題,是以創新為動力,在競爭中合作發展,共同奔赴全球新能源產業的未來,創出一個新產業開放式創新是負極產業的動力。”負極材料企業只有攜手同行,產業鏈上下游方能實現融合發展,推動整個行業步入高質量發展的新階段,在全球布局中共同擁抱新能源的未來。(來源鏈接:http://www.icbattery.com/file/upload/202404/02/09-23-26-22-92706.jpg2
![Image](https://oss.lcweb01.cn/joomla/20230113/8371f9078d8f68585e294c22e52f5d66.png)
服務熱線:0359-5668082
![](https://oss.lcweb01.cn/joomla/20230418/f1c794653aa0043e913b0eb344015a8d.jpg)
![](https://oss.lcweb01.cn/joomla/20220627/fd225bb4cbecba31ae7fd56e7bbf83d0.jpg)
![](https://oss.lcweb01.cn/joomla/20220630/8b24b502452d23a16415f221c8de6cc1.jpg)
文章詳情 DETAILS
文章詳情 DETAILS
2024鋰電負極材料高峰論壇揭幕:負極江湖誰主沉???
編輯:2024-04-15 19:27:40
鑫欏資訊總經理連萍致辭:新能源產業引領全球能源結構變革
連萍表示,新能源產業正以巨大的潛力和廣闊的前景,引領著全球能源結構的深刻變革。在新能源的發展中,鋰電負極材料是不可或缺的關鍵一環。中國負極材料產業已在國際市場上形成強大競爭力,但仍面臨技術突破、產業鏈協同等諸多挑戰。她呼吁加大研發創新投入,推動新質生產力形成,增強行業發展新動能,并期望本次論壇能搭建交流平臺,促進負極材料全產業鏈融合發展。
杉杉科技董事長李鳳鳳致辭:呼吁上下游協同應對市場挑戰
李鳳鳳女士回顧了杉杉科技從1999年開始布局鋰電材料行業,見證了中國鋰電行業的崛起,并向一直支持杉杉發展的朋友們表示衷心感謝。她強調創新是負極材料企業面臨的共同主題,需要通過開放式創新、上下游合作推動技術創新、服務創新和研發創新。她認為,當前鋰電產業正面臨周期性調整,負極材料產業也在進一步調整優化,行業將步入“卷”常態。她呼吁通過上下游產業鏈協同合作應對市場挑戰。李鳳鳳表示,目前全球新能源汽車滲透率不到30%,前景廣闊。杉杉已在芬蘭布局年產10萬噸負極材料一體化基地,未來還將在全球更多區域選址建廠。
金匯能新材料總工程師吳澤軼分享:穩健前行,創新引領行業發展
吳澤軼在致辭中分享了自身對行業發展的一些思考,并對公司的創新之路進行了介紹。吳澤軼坦言現下“一切都在著急”,但仍需“平整土地”穩健前行。他透露公司與華為合作開發高容量硅基負極,并就真空動態域等工藝創新做了說明。
協辦方茂名市鴻信精細化工總經理傅成智介紹了公司概況及在鋰電負極材料領域的布局。傅成智表示公司在原料生產、技術研發等方面實力雄厚,期待與業內同行合作共贏。
四位領導的致辭振奮人心,為本屆高峰論壇拉開了序幕。
中國五礦石墨產業董事長王炯輝:天然石墨在戰略性新興產業中的應用與展望
開場演講嘉賓是中國五礦集團(黑龍江)石墨產業有限公司董事長王炯輝,他的演講題目是“啟航未來——天然石墨在戰略性新興產業中的應用與展望”。王炯輝指出,當前石墨行業面臨危機,大量產品過剩。因此,他決定以“啟航未來”為題,闡述對這個產業的理解和創新之路。他強調,天然石墨與人造石墨在生產工藝和環保屬性上存在顯著差異。不僅如此,目前國內外有30多個新石墨礦將開發,行業面臨新進入者的擠壓,且現有采選加工過程中資源利用率低、尾礦處理散亂污染等問題較為普遍。
面對行業困境,王炯輝列舉了天然石墨在9大新興產業領域的應用前景:新一代信息技術、生物技術、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裝備、新能源汽車、綠色環保、航空航天和海洋裝備。他認為,這些都需要充分發揮天然石墨獨特的多孔、高比表面積等結構優勢,并通過創新工藝實現突破。
與此同時,王炯輝表示,五礦集團高度重視石墨產業。早在2010年,五礦就將石墨列為關鍵新技術礦產,整合黑龍江資源,推進從資源到應用產品的全產業鏈一體化布局。目前,五礦已建成國內首個綠色智能礦山,實現數字化無人化運營;在選礦、球化、高純石墨等環節進行工藝改造,提高回收率和成品率。
除資源端和生產端的布局外,王炯輝還著重介紹了五礦在石墨新材料研發方面的努力。具體來說,包括利用多孔結構制備硅碳負極材料、研發鉀、鋁離子電池正極材料、膨化和球化工藝創新等,并在儲能電池、快充電池等應用領域取得進展。同時,五礦正在多個公司旗下實驗室聚焦攻關數字化智能化等關鍵技術,以期提高產品性能和工藝效率。
展望未來,王炯輝表示,五礦將持續打造綠色智能礦山,拓展高端應用,努力成為全球領先的碳基新材料產業集團。盡管當前行業面臨產能過剩困難,但他認為天然石墨在新興產業中仍有廣闊前景。因此,五礦將不斷創新發展,開拓新增長點,推動綠色低碳轉型,為實現碳中和貢獻力量。*后,他呼吁攜手同行,以創新務實精神,共同啟航美好未來。
碳一新能源董事長岳敏:探討負極行業破局之道
岳敏首先系統分析了近年來全球經濟秩序的劇烈變化,從“全球化“向“逆全球化“轉變,歐美為了去風險開始重塑新能源供應鏈。他指出這種趨勢給中國負極行業帶來嚴峻挑戰。
同時,岳敏說,國內負極行業正經歷著前所未有的“內卷”狀態,產能過剩、價格戰加劇。他建議企業通過三條路徑來應對雙重夾擊:一是“卷自己”,不斷完善自身實力;二是“卷成本”,持續創新降本;三是“卷創新”,保持自主創新。
*后,岳敏也列舉了碳一公司在創新方面的一些具體做法,如功能型聚合物集成人造SEI膜技術、硅碳負極技術等,為實現破局指明了方向。
中建材石墨新材料副總經理夏曉敏:中國天然石墨現狀及趨勢
首先,夏曉敏分析了國內外對天然石墨行業的相關政策導向。她一方面指出,雖然國家鼓勵石墨進口,但對出口有一定管制。另一方面,她用數據統計了2023年行業的總體形勢——供給端火熱過剩、需求端遇冷放緩、價格下滑、利潤收窄,體現了下滑階段的特征。同時,她還具體梳理了生產和應用兩端的數據,包括產能利用率、進出口量、主要應用領域的變化等,并對價格的大幅下跌進行了分析。
隨后,夏曉敏對未來5年內行業的發展趨勢作出預測。她認為,今后2-3年將持續直線下滑,供過于求、內卷嚴重、價格持續走低;而接下來2-3年將進入平穩筑底期,屆時將出現產能過剩、成本下探、低位運行的狀況;直至2026年或將出現小幅反彈,屆時行業集中度將提高、工藝技術將出現創新、低成本高性能產品也將涌現。此外,她還預計未來自動化智能化程度將不斷提高、行業標準化程度將越來越高、央企將引領行業整合、產業鏈一體化生產等趨勢將成為大勢所趨。她判斷,傳統應用領域或將長期底部運行,而新能源帶動的負極材料仍是增量市場,石墨烯和建材也有一定應用前景。
*后,夏曉敏分析了新能源汽車產業的發展對天然石墨行業帶來的機遇和挑戰。機遇方面,她指出新能源汽車快速增長將帶動負極材料需求擴大、天然石墨的環保屬性較高、國外廠商在華布局等將為行業帶來機遇。但與此同時,整個產業鏈過剩、成本壓力未減、國內外市場失衡、高端產品不足等問題也將給行業帶來諸多挑戰。有鑒于此,她建議市場上下游企業應避免過度競爭,朝著差異化生產和高端發展方向努力,并持續創新以降本提效;同時她呼吁央企應聯合攻關突破技術瓶頸,推動綠色自動化等核心競爭力建設,以實現行業高質量發展。
蜂巢能源采購中心副總經理張成:鋰電池對負極材料需求現狀及發展趨勢
張成先是介紹了2023年新能源汽車及動力電池、負極材料行業的總體現狀。他指出,近年來,新能源汽車持續爆發式增長,逐步進入*市場化拓展期。中國新能源汽車滲透率逐年提升,根據中汽協數據,2023年銷量達949.5萬輛,同比增長37.9%。預計2024年隨著汽車價格戰和以舊換新政策,銷量將突破1200萬輛。歐洲2023年新能源車銷量295萬輛,滲透率24%;美國2023年實現銷量140.2萬輛,滲透率9%,兩大市場滲透率也在穩步提升。
其次,張成表示,行業數據顯示,2023年PHEV占新能源車比例由24.4%升至31.7%,未來兩年有望超過50%。國內新能源車平均帶電量為42KWH。比亞迪、特斯拉等幾家車企占據中國新能源車市場半壁江山。2023年全球電池產量中,中日韓企業占絕對主導地位,寧德時代、比亞迪、LG、三星等廠商占比*高。全球儲能電池產量210GWH,同比增長70%,預計2024年將達到280GWH。
*后,張成簡要介紹了蜂巢能源在動力電池、負極材料等領域的*新布局和創新進展。他建議上下游企業要加強協同創新,優化供應鏈管理,推動產業高質量可持續發展。
杉杉科技黃晶鑫:穿越周期下的研發任務—夯實創新基礎,構建負極材料新質生產力
黃博士回顧了當前行業的現狀:外冷內熱,產能和產量不斷攀升,但價格和利潤持續下滑。他指出這種局面若長期持續,行業發展將愈加困難,唯有通過創新提升產品價值、優化產能結構,才能實現突圍。同時,技術研發正在經歷加速內卷,尤其是快充、硅基新材料和儲能負極材料領域,創新迭代節奏明顯加快。
黃晶鑫詳細介紹了上海杉杉科技公司在應對行業挑戰方面的舉措。該公司正大力擴產,到2025年將實現60萬噸產能,并在芬蘭建設10萬噸海外基地,通過大型一體化生產基地實現降本增效。在研發體系方面,公司擁有完善的團隊,涵蓋石墨、硅氧、硅碳、硬碳等主流負極材料。去年新設基地研究與性能評價平臺,持續完善工程實驗平臺,以支撐產品創新。在快充、儲能和消費電池等領域均有豐富的產品矩陣,正加速新產品的開發和更新迭代。
黃晶鑫重點闡述了公司在負極材料基礎研究方面的布局。包括對原料、本體結構、包覆層、電解液、孔隙結構等影響快充能量和循環性能的關鍵因素開展深入研究,建立完整的表征體系。同時大力推進數字化、智能化,利用大數據和人工智能等,實現數據處理智能化、建立數據庫,*終為產品研發提供智能化輔助,提高創新效率。他希望通過3-5年的努力,打造出5年內不被取代的領先技術,推動行業高質量發展。
恒科新材料董事長王騰師:石墨化代工破局與創新
王騰師指出,當前是百年未有的大變局時期,新冠疫情、地緣政治沖突等因素帶來了前所未有的動蕩和不確定性。在這種背景下,新能源行業迎來重大變革,從鉛酸電池到鋰離子電池,再到未來的固態電池、鈉離子電池等,呈現出電動與智能化并行發展的大趨勢。
王騰師分析,負極材料行業經歷了2021-2022年的第一輪發展高峰后,將在2024-2026年迎來行業洗牌期,也是負極材料出海的窗口期。此輪低谷過后,2027-2030年將進入產業爆發的獨角獸成長期。負極材料總體需求持續增長,但生產工藝將發生變革,傳統坩堝爐將逐步被箱式爐和連續式爐所取代,以滿足成本和環保要求。
上午的研討會到此結束,下午研討會在午飯后繼續進行。
新泰和納米副總經理王坤:天然負極在快充電池中的應用前景
王坤介紹了青島新泰和納米科技有限公司的基本情況。該公司總部和研發中心位于青島,擁有10萬平方米的廠區,是一家專注于鋰離子電池負極材料生產的企業,主要產品包括天然石墨、人造石墨、復合石墨、硬碳、硅碳等多種負極材料,總產能達6萬噸。公司股東結構和子公司布局也一并介紹。
王坤也闡述了新泰和在負極材料行業的核心競爭力。包括擁有完整的天然石墨負極垂直產業鏈,臨近主要動力電池生產區便于*服務,靠近優質石墨礦資源,港口和化工原料供給方便,地理區位優勢明顯。同時公司也高度重視研發,研究院面積3000平方米,大力布局下一代新型負極材料。
此外,王坤還重點介紹了新泰和在快充負極材料領域的研發思路和應用前景。首先分析了快充電池面臨的技術挑戰,如熱失控、極化等問題。針對石墨快充負極,可通過梯度結構設計、表面修飾、復合負極等策略提升性能。硬碳、鈦酸鋰、硅碳等新型負極材料在快充領域也具備一定應用前景,新泰和正積極開展相關研發工作。
湖南中科星城石墨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研究院院長王志勇: 鋰離子電池負極快充技術進展
王志勇系統分析了新能源汽車及動力電池市場的發展態勢,指出隨著市場高速增長,負極材料需求也將持續擴大,但同時產能過剩、價格戰等問題日益凸顯,降本已成行業當務之急。他強調公司正從多個層面著手應對挑戰,包括工藝裝備升級、新型負極材料布局、機理探究和產業鏈協同等。
然后,他詳細介紹了公司在快充石墨負極材料領域的具體產品開發進展。公司通過原料預處理、二次顆粒結構優化、四代包覆工藝創新等,實現了快充性能、能量密度和振實密度的均衡。同時,公司開發的連續液相包覆工藝可提高產能、降低能耗,具備優異的產業化前景。
王志勇還列舉了公司目前的快充石墨負極系列產品,涵蓋了高能量密度適用、高性價比和高倍率等不同場景需求。*后,他展望了未來快充負極的發展路線,包括持續提升能量密度、追求極限快充性能等方向。
尚太科技陳治博士:快充時代下負極材料技術迭代與成本控制
陳治首先從全球新能源汽車電動化的大趨勢切入,闡述了材料體系創新對實現下一代高能量密度電池的重要意義。他指出,伴隨電池結構創新逐步觸及瓶頸,材料創新將成為產業鏈升級的關鍵一環。他也分析了終端用戶對長續航、快充、安全等方面的需求,以及目前快充系統在熱效應、鋰析出、機械效應等技術層面仍面臨的挑戰。
陳治也集中介紹了公司在快充負極材料研發方面的實力。包括具備從原料到成品全套分析檢測能力,并引入了先進的表征手段;同時也建立了半/全電池研發條件,涵蓋電池制作和多項性能測試。*后,他從負極材料生產的碳足跡角度出發,闡述了公司在產能規?;?、綠色電力使用等方面的減碳規劃。
中鋼鞍山熱能研究院功能材料事業部副部長郭明聰:負極材料原料端降本提質途徑探討
郭明聰首先剖析了當前鋰電負極材料行業面臨的困境。近年來負極材料產能擴張過快,供給嚴重超過需求,行業競爭加劇。在這種情況下,通過產品差異化、細分市場等實現錯位競爭,降本提質將是未來2-3年提升核心競爭力的關鍵。她回顧了負極材料的發展歷程,從中間相碳微球、人造石墨到新型負極材料的演進過程。
作為負極材料的原料供應商,中鋼熱能院在焦炭和瀝青等原材料領域具有深厚積累。郭明聰重點介紹了煤系針狀焦、石油焦等不同類型焦炭的特點及制備工藝,以及中鋼熱能院在焦炭結構設計和制備工藝上的自主創新成果。同時,她還詳細闡釋了公司開發的多種專用于負極材料的瀝青產品的性能指標和生產工藝。
除了傳統原料外,郭明聰還介紹了中鋼熱能院在硬炭、多孔碳等新型負極材料領域的*新研究進展。這些創新有望進一步降低負極材料的制造成本,提升電化學性能,為負極行業的可持續發展注入新的動力。
西瑪通科技董事長馬學增:均質均等負極材料量化生產技術
馬學增的演講主要聚焦于均質均等工藝在炭素材料制造中的應用。該工藝的核心理念是通過精細化控制,實現制品任意位置和不同個體之間理化指標的一致性,從而*提升品質。馬學增系統闡述了該工藝在焙燒曲線優化、爐窯溫度場控制、排放控制等多個環節的具體應用方法。
在焙燒曲線優化方面,馬學增詳細介紹了根據瀝青量等參數精確設計結焦反應和揮發份燃盡曲線的計算方法,確保均勻裂解和收縮。在爐窯溫度場控制方面,他闡述了通過燃燒控制、微調爐窯結構等措施降低三維溫差的做法。在排放控制方面,他重點論述了優化燃燒、捕集焦油等手段減少污染物排放。
馬學增還分享了均質均等工藝在諸如均質坩堝使用壽命計算、陽極降低電壓等多個應用案例,展現了該工藝帶來的能耗降低、效率提升等諸多優勢。他*后總結指出,均質均等工藝通過工藝參數量化和精細化控制,可實現炭素材料制品的*提質增效和節能減排。
薩震壓縮機總經理程紅星:石墨行業空壓機應用的8個痛點及薩震節能解決方案
程紅星一開始就引出了一個現實問題:在企業的各種設備中,空壓機雖然購置成本不高,但是由于長期運行的能耗極高,使得其綜合使用成本可能是*高的。他強調,購買空壓機時*重要的不是品牌,而是其穩定性和節能性能。
程紅星也列舉了石墨行業在使用空壓機時遇到的8個痛點:方案設計不合理;夏季高溫停機;漏油問題;電機擴展故障;負極正極特殊工藝要求;能耗過高;閉環改造;售后服務缺失。他圍繞著這8個痛點,詳細闡述了薩震壓縮機在節能解決方案方面的優勢:合理方案設計、防高溫停機措施、防止漏油技術、提高電機穩定性、滿足特殊工藝要求、多層次節能技術、專業閉環改造等。并通過數據和案例說明了薩震產品的高能效優勢。
程紅星還分享了薩震公司的企業理念、核心價值觀和未來發展愿景。他期望能與更多企業攜手同行,共同推動節能減排,實現可持續發展。*后,他誠摯地邀請了在場的企業家踴躍與薩震合作。
雖然當前中國負極材料行業面臨產能過剩、價格戰加劇等嚴峻挑戰,但演講嘉賓們依舊對行業未來保持樂觀和信心。他們認為,通過加大研發創新投入、推進自動化智能化改造、優化供應鏈協同等舉措,完全有能力突破技術瓶頸,實現降本增效。特別是在快充負極、硅碳負極、儲能負極等前沿領域,中國企業已取得長足進步,未來發展潛力巨大。
*后,正如上海杉杉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李鳳鳳所言,“中國負極材料企業目前面對的共同的主題,是以創新為動力,在競爭中合作發展,共同奔赴全球新能源產業的未來,創出一個新產業開放式創新是負極產業的動力。”負極材料企業只有攜手同行,產業鏈上下游方能實現融合發展,推動整個行業步入高質量發展的新階段,在全球布局中共同擁抱新能源的未來。(來源鏈接:http://www.icbattery.com/file/upload/202404/02/09-23-26-22-92706.jpg2
版權所有:山西北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備案號:晉ICP備2022006699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