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創業者口述實錄】蘇德志:用石墨電極暢聯世界


編輯:2024-02-10 10:22:41

采訪對象


75994


      蘇德志,1976年10月生于丹東鳳城,遼寧丹炭科技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鳳城市人大代表、第十五屆丹東市人大代表、丹東市“十大優秀青年”、科技創業領軍人才、鳳城市“十大杰出青年”、2019年被評為遼寧省“興遼英才計劃”創業領軍人才。


    也許是我們孤陋寡聞,在大山深處竟隱藏著這樣一家行業內中外聞名的專業生產石墨電極的企業。來到位于大梨樹村的遼寧丹炭科技集團有限公司總部,坐在中式裝修豪華大氣的辦公室里,聽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蘇德志講起公司成長歷程。企業一步一個腳印努力奮進,在當地黨委、政府的支持下,從一家普通的電熔鎂生產企業成長為全國行業前三名,世界排名前十的石墨電極生產企業集團,產品暢銷國內,遠銷歐美、日韓、中東、東亞、非洲等40多個國家和地區,公司總資產35億元,2022年產值24.6億元。
紅爐 電熔鎂點燃事業前程
    采訪者:蘇董您好!大梨樹村我們都知道,也來過多次,但真不知道丹炭集團就在這個村上,這和我們企業的創立、發展有什么淵源,請給我們介紹一下。
    蘇德志:歡迎你們來!毛豐美老書記和大梨樹村在我們企業的發展過程中起到重要的作用,這一點我們丹炭集團始終不忘,心存感激,目前我們集團公司總部就設立在這里。
    談到企業的創立,還得從我父親說起。我父親是鳳城青城子鎮政府的工作人員,在1993年隨著下海潮也開始創業,開始是從事炭素行業,產品比較初級,生產再生電極用于電熔鎂生產。后來我父親看到通遠堡鎮林家臺村有個電熔鎂廠處于停產狀態,就以租賃的形式租了下來,這樣就開始進入電熔鎂行業。他在鎮政府工作多年,對電熔鎂的原料、生產技術、產品銷路等懂一些,企業租下來之后生產、銷售也比較順利。
    我是1996年從鳳城的中專畢業,父親說家里的企業正好需要人,所以我從開始工作就和電熔鎂行業打交道。電熔鎂生產起來能映紅半邊天,在1公里外都能看見,那個壯觀的場景讓我很難忘。這時我們企業生產的電熔鎂產品由普通產品轉為大結晶產品級,也比較高端一些了。
    電熔鎂行業包括后來我們從事的石墨電極行業市場波動很大,可以說稍有不慎就容易“翻船”,但是總的來說我們踏準了節奏。讓我第一次感受到市場風云突變的是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由于受亞洲金融危機影響,泰國、印度尼西亞、越南等東南亞國家經濟受到沖擊,電熔鎂產能下降。而我們國家積極應對危機,經濟比較穩定。中國是鎂產品生產的大國,產能也比較穩定,歐美、日本、韓國等都要從中國進口,所以我們的鎂產品不但沒有受到影響,相反行情非常好,每天的價格都有新高。當時大的背景我們不太了解,只是感到對鎂產品的需求突然增長、價格上漲,供不應求。
    這樣到了1999年時,我們林家臺的兩臺爐就滿足不了市場的需求,工人們加班加點也完成不了訂單。先后租下了雞冠山鎮四臺子村一個擱置多年的電熔鎂廠,以及大梨樹村電熔鎂廠,這樣生產能力就達到了8臺爐子,在鳳城地區就是*大的電熔鎂生產企業了。接下來幾年發展比較順利,電熔鎂的價格也相對穩定下來,企業穩步發展。
    采訪者:曾經有人用“血雨腥風”來形容亞洲金融風暴,所到之處無不“哀鴻遍野”。我們國家很多行業、很多企業也受到影響,鎂產品行業能夠逆勢而上相當難得,我們丹炭集團還迎來了一個高峰期,實現了快速發展,那后來是如何與石墨電極產生聯系的。
    蘇德志:那次亞洲金融風暴給創業之初的我們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感受到市場經濟的巨大力量,也使我們更加用心去搞好經營辦好企業。
    生產大結晶電熔鎂必不可少要用到石墨電極,而且是消耗品,當時我們企業自身生產每月要用石墨電極160噸,鳳城、岫巖還有一些電熔鎂生產企業,與我們都有聯系合作,他們每月生產都需要一定數量石墨電極,另外四川攀枝花一家企業也有一定量需求。這樣算下來,石墨電極年需求量就在1萬噸上下,這樣市場銷售這一塊我們預測還是有保證的。
    關于這個市場調研,我思考了很久,也和我父親多次商量,認為可行。特別是近在眼前的大梨樹村炭素廠更是給了我們信心。這個企業是毛豐美老書記建設的,生產石墨電極,有比較完整的生產線。2001年村里開始新一輪發包,我們以*高價55萬元租下了這個炭素廠。

233071

黑金 “石墨化”鯤鵬展翅萬里
    采訪者:我們丹炭集團以電熔鎂實現了起步發展,然后進入石墨電極領域,有了這么充分的考察論證,還有大梨樹炭素廠的基礎,發展的應該很順利吧?
    蘇德志:想法和現實的差距還是很大。正如您說的,我們確實經過周密的考察論證,但真正干起來卻不是想象的那么簡單。
    我先簡單地介紹一下石墨電極的生產過程,石墨電極主要用到兩種原料,石油焦和煤瀝青。這兩種原料我們附近都有,撫順石化有石油焦,本鋼有煤瀝青,這是我們的原料優勢。生產石墨好比和面,將大約70%的石油焦和30%的煤油焦進行攪拌、加溫充分混捏,然后和成面團一樣的糊狀放到壓機里進行壓型,需要多大型號的就用多大的嘴型,壓面條一樣給壓出來。
    我們還認真進行了成本核算,一噸石墨電極的成本大約在7000元,市場價格在9000元,所以每噸有2000元的利潤空間。但是等到真正著手干的時候,發現想的太簡單了。因為石墨電極生產具有很高的技術含量,需要大量的精力和大量的資金投入,才能運作起來。而且生產周期長,原料從入廠到產品出廠需要4個月的時間,這樣材料成本大,資金周轉比較慢。
    面對這樣的狀態,我們做出了一個艱難決定,放棄電熔鎂,專注做石墨電極。電熔鎂做了多年,很熟悉,石墨電極是陌生的領域,但充滿前景,*后我還是這樣決定了。
    我承包大梨樹村炭素廠的第一年,產量就達到了5000噸,效益還是不錯的。有了資金我開始引進新設備,不斷提高石墨電極生產工藝水平和產品質量水平,持續擴大再生產。到2004年時,石墨電極就已經達到1萬噸的產量。但是這時我們面臨一個瓶頸,石墨電極生產的前六道工序我們能夠完成,但是*后一道關鍵工序——“石墨化”我們干不了,所有的產品必須拉到外地進行石墨化。這樣既增加了成本,又受制于人。建設石墨化車間需要投入2000多萬元,當時我還無法進行這么大的資金投入。
    采訪者:石墨電極生產這個普通人比較陌生的理論,讓蘇董講的如此通俗易懂,今天又是漲知識了。但是生產的關鍵工序自己不掌握,又沒有實力投入改進,這個問題是怎么解決的?
    蘇德志:這里就要提到毛豐美老書記。有一天,毛書記見面后就問我,電極生產的怎么樣。我說干的挺好,唯一缺的就是石墨化工序。他了解到我們的困難后,就拍板說,這個我們可以上。毛書記辦事雷厲風行,石墨化項目很快完成立項論證相關手續,開始施工建設。
    到了2004年3月,毛豐美書記作為全國人大代表到北京參加“兩會”,回來找到我,說是大梨樹村要調整發展方向,要干萬畝果園、發展現代農業和旅游業,工業項目就不干了, 這個項目就讓我接手繼續干。這個項目當時已經有了很好的基礎,我也非常想干,但是資金方面還是有些問題。毛書記就說,我們共同想辦法。這樣,這個項目我們就接手干了下去,到了2004年底就把車間建完了,這樣我們就實現了全工序全鏈條生產。
    應該說,本世紀頭10年是我們國家經濟發展很快的時期,我們趕上了這個發展的好時期。我們生產石墨電極本打算是滿足本地電熔鎂企業的需求,但是我們國家甚至全球的石墨電極行情在2003年就開始上漲,一直到2008年達到頂峰。我們進入市場后,看到國際市場的大量需求,就與大連幾家外貿公司合作,打開了國際市場。直到現在我們的市場銷售仍是國內和國際各占一半的比例。
    根據市場需求與客戶需要,在2006年,我們又投資在寶山鎮仲林村新建鳳城市寶山炭素有限公司,擴大產能提高產品水平,不斷滿足市場客戶需求。這時年產量就能達到將近3萬噸。我們產品也進入了煉鋼領域,與國內幾家大的煉鋼企業都有合作,企業的規模進一步擴大,市場占有率不斷提高,企業的資金周轉率也很好,企業發展的非常順利。
    直到2008年美國次貸危機爆發,我們的市場突然間從高峰跌到谷底。石墨電極價格在次貸危機前已經上漲到2萬/噸,有的品種甚至達到3萬元/噸,次貸危機一來,電極的價格一下子又跌回到9000元/噸了。因為我在寶山鎮投建了新廠,市場的這種巨大變化,對我們企業的效益和資金周轉影響很大,真有點經營不下去了。
    次貸危機后全世界的炭素行業都進入了寒冬季節,國內的方大、吉炭,國外如美國的聯合炭素公司(UCAR)、日本的昭和電工公司、德國的西格里等,基本都保持在50%的產能,還有就是停產或者轉產。那幾年企業的確很難,可是我們一直在堅持,堅持不斷地上項目、更新設備,提高生產工藝水平,提高產品質量水平。
    這樣堅持到2017年,又迎來重要轉機。國家整頓鋼鐵行業,出臺政策明確在當年6月30號前取締“地條鋼”。所謂“地條鋼”,指的是以廢舊鋼鐵為原材料,用工頻、中頻感應電爐冶煉生活的劣質、低質鋼材。這種煉鋼方法質量低劣,嚴重污染環境。取締“地條鋼”,這些企業要么改造設備,要么停產倒閉。這就意味著對電煉鋼的巨大需求,對石墨電極產生需求巨大。但是石墨電極生產需要4個月的生產周期,需求量一下子這么大,許多廠家又是處于停產、半停產狀態,因此整個市場供不應求。2017年石墨電極的價格經歷了有史以來沒有過的行情,廠商主動給我們打預付款,而且他們之間還競價,從9000元每噸*高漲到21萬每噸,這是一個非正常的行情。但我們果斷決策,在原有產能的基礎上,我們到葫蘆島市直接出價7000萬買斷了一家處于停產狀態的炭素廠。我們在2017年5月買斷,立即進行設備改造,在當年10月份就投產了。這樣企業產能從3萬噸產能就增長到5萬噸產能。應該說,我們及時抓住了機遇,實現了企業的飛速發展,實現了資本積累,公司總資產達到30個億,那3年給地方政府交稅10個億,是鳳城市的第一納稅大戶。石墨電極的行情到2019年開始回歸理性,但效益還是很好。
    采訪者:聽蘇董介紹石墨電極大起大落的行情,真有驚心動魄的感覺。我感到,企業對于市場波動節奏的準確把握,尤其是持續不斷投入擴大生產、滾動發展,堅持上新項目、上新設備?!皺C遇總是垂青有準備的人”,如果說有“財運”,正是這種堅持,才使得企業在市場好的時候能夠乘勢而上,快速發展壯大。這使得我們今天能夠坐在一起回顧企業發展輝煌歷程,要是判斷決策失誤錯失良機,將是另外一番景象。這方面,你有哪些感悟?
    蘇德志:經過多年來的市場歷練我感到,國家政策是民營企業的根本,是生命。創新是驅動企業發展的根本動力,企業的發展壯大離不開社會的關心和支持。尤其是炭素行業,市場形勢瞬息萬變,如同逆水行舟,不進則退,只有堅持不懈專注做好“炭素”這一件事情,并且不斷的通過技術創新、設備升級改造、新品研發等,企業才能按照既定的目標前行,更為重要的是要執行落實好國家的產業政策。
    回顧我們企業20多年的發展,與地方黨委、政府的支持和幫助是密不可分的。
    2004年我們收購接手大梨樹村石墨化項目時,當時的鳳城市委書記沙建業多次到我們企業調研,他是懂工業經濟的,看好石墨電極產業前景,表態說需要黨委、政府幫助的就全力以赴。他積極幫助我們解決銀行貸款,先貸款500萬,邊施工邊生產,總共貸款2000多萬,保證了這個石墨化項目在2004年底竣工投產。
    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那時我們企業經營可以講是舉步維艱,鳳城市政府主動靠前,政府領導多次到企業進行實地調研、現場辦公幫助我們解決資金、市場銷售等實際問題。正是在政府的協調和幫助下,公司順利的從錦州銀行申請貸款1.6億元,進行技術設備升級改造,盤活市場,實現了從3萬噸到5萬噸的產能跨越,不僅順利地渡過了艱難期,還迎來了多年不遇的黃金發展期,一舉穩固了國內行業第三把交椅和國際排名前十的地位。
    2019年我們企業準備繼續擴大生產,一開始計劃選址在四川建廠,因為那里的水電價格便宜,我們是用電大戶。當地政府聽說后,市委常委董福忠親自上門做我們的工作,從產業發展談到家鄉情懷,并且為我們在弟兄山鎮鳳城市規劃的化工產業園區中推薦了一處271畝的工業用地,同時政府在立項、規劃、政策優惠等都給予了*大支持。這樣弟兄山鎮的項目2018年開始動工建設。這個廠區以國際標準打造,采用了國內外*先進的工藝與設備,這是代表企業水平的標桿性項目,我們公司也實現了質的變化,新的騰飛。弟兄山鎮工廠產量能達到6萬噸,這樣我們的總產量就達到了11萬噸,穩居國內行業前三名。
    在新冠肺炎疫情*嚴重的時期,鳳城市政府特事特辦保生產,發給我們高速通行證,保證我們的產品運輸,保證企業正常生產。我們的工人封閉在工廠期間,政府為我們協調綠色通道,可以去購買糧油蔬菜等,企業生產沒有受太大影響。
    包括這座公司大樓是2019年開始啟用的,中式裝修比較*,就是聽從了政府有關領導的建議,因為我們經常接待國外客戶,也是我們企業形象和中國形象的一種展示。

267442?

綠水青山 “雙碳”戰略加持高質量發展
    采訪者:作為一個土生土長的本地企業,從火光沖天的電熔鎂到今天花園式的工廠,能夠繼續留在家鄉發展,我們聽了也很高興,希望能繼續為家鄉發展做貢獻。產品研發與未來設想等情況請介紹一下。
    蘇德志:企業生產水平與環保這方面變化還是很大的。我1996年畢業后來到父親創辦的電熔鎂廠,那個時候的生產環境比較差,今天是難以想象的。后來我們轉入石墨電極行業時,非常注重技術升級,注重研發投入,采用*新科技推動企業技術進步。這些年我們與省內外的一些高校合作,建立聯合實驗室,建立自己的科研團隊,解決我們生產技術、公司管理等方面的難題。集團公司先后被評為國家高新技術企業、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 遼寧省國家知識產權優勢企業、遼寧省瞪羚企業、省級專業技術創新中心、遼寧省名牌產品,2019年我個人入選遼寧省興遼英才科技創新領軍人才。多年來,企業憑借體系的綜合實力、品牌效應和穩定的產品質量優勢,在行業內保持多項制造技術的領先地位。企業擁有被授予實用新型專利73項、計算機軟件著作權14項,發明專利3項。我們對公司旗下的5個生產基地,全部進行了技術改造,實行循環利用,既降低成本,又減少碳排放,實現高質量發展。
    經營企業這么多年,我觀察到國內經濟有兩個現象,一個是民間不缺資金,也不缺生產力,只要有好的項目就會一窩蜂上馬,然后就產能過剩。比如炭素行業前幾年好過,大家都上炭素廠,產能由100萬噸一下子增加到240萬噸。另一個是關注新技術新產品應用。比如新能源汽車其中所用的負極材料是石墨化產品,與我們石墨電極生產原理、工藝相通。這幾年國內新能源汽車行業很熱,以“寧德時代”為首的企業大上負極材料,可以說“一夜之間”中國成為了世界上*大的負極材料生產基地,但是“一夜之間”導致原材料價格大幅上漲,同時“一夜之間”負極材料價格由高高在上被打到谷底,這就是中國目前經濟發展的兩個特點。
    面對未來,企業計劃在繼續深耕石墨電極基礎上,利用我們企業多年積累的產業優勢、技術優勢,向相鄰領域涉足開發炭素新產品,將形成三個系列的支柱產品:一是大規格超高功率石墨電極產品,主要用于煉鋼領域;二是中粗中細特種石墨產品,具有高強度、高導電性和高導熱性,可用于制造高溫冶煉坩堝、真空爐和高頻電爐的加熱體、熔煉純金屬的石墨容器及化學工業的防腐設備等;三是石墨耗材,服務于鋰離子電池負極材料與正極材料行業。目前,負極用石墨耗材材料等新產品已經進入市場。我們將始終站在這個領域的*前沿,不斷地更新技術設備,研究落實好國家的產業政策,堅持雙碳戰略,追求高質量發展。
    采訪者:看來蘇董已經有了新的目標,也祝丹炭集團繼續騰飛。企業的發展壯大離不開科學管理,這么多年我們集團在管理上也一定有自己獨到的經驗吧?
    蘇德志:我們企業的使命目標就是“為用戶提供高品質的產品、優質的服務,打造專業化的全球化的石墨電極制造商”,企業精神“忠實進取,追求卓越,求真務實,愛崗敬業”。在管理上還是以簡單為主,不論是*初幾十人的電熔鎂廠還是今天上千人的企業集團。對外大力吸引各類人才,我們*初沒有自己的銷售,就引進銷售團隊,打開國內、國際市場;缺少技術,就聘請高級人才解決技術問題。對內采取“賢者用,能者上”,不搞家族式企業那一套。無論是車間主任還是班組長,都是集團多年來培養的。我們雖然是民營企業,但絕對不存在七大姑八大姨現象,公司管理一視同仁,誰該干什么就干什么,不受我們所謂親屬的干擾。我父親年紀也大了,逐步退出管理層,企業主要是我和我弟弟兩人管理。弟弟是華北電力大學畢業,分配到北京國家電力部門工作。2007年企業發展需要,他就把北京工作辭了回到公司。我們父子三人合作的很好,我主要是“主外”負責市場營銷等,弟弟“主內”負責生產技術等,企業多年來的技術進步主要得益于弟弟。
    采訪者:兄弟齊心,其利斷金,這是企業發展的重要保證。請你再介紹一下企業文化與社會責任方面的情況。
    蘇德志:我們企業的人才理念是“員工是企業*大的財富”。對于員工工資待遇這個方面,也是非常重視。我們企業職工的工資在當地算是比較高的,一線工人每月工資能有七、八千元。無論企業多困難都必須做到按時發工資,過年過節發福利,每年年底我們還多發一個月工資,就是“十三薪”。我們還經常開展黨員活動、職工團建活動等。企業獲得遼寧省AAA級模范勞動關系和諧企業的稱號。2023年被丹東市評為“丹東市先進集體”。
    我曾經做過丹東市的人大代表,我弟弟是鳳城市政協委員。在社會奉獻方面,我們每年都會出資30萬元到50萬元幫助本地的百姓,像捐款助學、蓋房子、修路、幫扶貧困戶等,疫情期間剛開始我們就捐款100萬。但是我們不愿意宣傳,只是實打實做好事。
    榮耀留在過去,未來更加可期。接下來我們將持續鞏固“丹炭”品牌優勢,以更加優異的產品質量謀求集團的可持續發展,用高新技術提升傳統產業,實現“爭做一流企業、創造一流品牌、打造百年企業”的目標。
(《創業者口述實錄》采訪組,生夜雨 趙玉輝 羅政軍)

企業簡介

遼寧丹炭科技集團有限公司,始建于2006年,總部坐落于遼寧丹東鳳城市鳳山經濟開發區大梨樹村,企業占地面積28.76萬平方米,建筑面積13.37萬平方米,現有職工1100余人,其中專業技術人員170余人,集團資產總額逾35億元。

丹炭集團旗下擁有鳳城市群興實業有限公司、丹東鑫興炭素有限公司、遼寧丹炭新材料有限公司、丹炭(上海)國際貿易有限公司等控股企業和生產基地,形成集團化和一體化的管理模式,具有資源共享、優勢互補、集中研發、品種多樣、規范生產和統一營銷的優勢。

丹炭集團先后被評為遼寧省民營企業百強、 丹東市先進集體、中國(遼寧)知名品牌、遼寧省瞪羚企業、中國炭素行業協會常務理事單位等多項榮譽,取得質量、環境、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認證。(來源鏈接: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AwODM1NzUwMQ==&mid=2649413120&idx=2&sn=7aeeab11f6de24337c0fd8721d974386&chksm=836e6512b419ec04ea88849a3c7e4bf7be675c417a657d66df5b5bdf484f9d2d75ffe5c795f5&scene=27)

Image

服務熱線:0359-5668082

文章詳情 DETAILS

文章詳情 DETAILS

您的位置:首頁?>文章詳情

【創業者口述實錄】蘇德志:用石墨電極暢聯世界


編輯:2024-02-10 10:22:41

采訪對象


75994


      蘇德志,1976年10月生于丹東鳳城,遼寧丹炭科技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鳳城市人大代表、第十五屆丹東市人大代表、丹東市“十大優秀青年”、科技創業領軍人才、鳳城市“十大杰出青年”、2019年被評為遼寧省“興遼英才計劃”創業領軍人才。


    也許是我們孤陋寡聞,在大山深處竟隱藏著這樣一家行業內中外聞名的專業生產石墨電極的企業。來到位于大梨樹村的遼寧丹炭科技集團有限公司總部,坐在中式裝修豪華大氣的辦公室里,聽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蘇德志講起公司成長歷程。企業一步一個腳印努力奮進,在當地黨委、政府的支持下,從一家普通的電熔鎂生產企業成長為全國行業前三名,世界排名前十的石墨電極生產企業集團,產品暢銷國內,遠銷歐美、日韓、中東、東亞、非洲等40多個國家和地區,公司總資產35億元,2022年產值24.6億元。
紅爐 電熔鎂點燃事業前程
    采訪者:蘇董您好!大梨樹村我們都知道,也來過多次,但真不知道丹炭集團就在這個村上,這和我們企業的創立、發展有什么淵源,請給我們介紹一下。
    蘇德志:歡迎你們來!毛豐美老書記和大梨樹村在我們企業的發展過程中起到重要的作用,這一點我們丹炭集團始終不忘,心存感激,目前我們集團公司總部就設立在這里。
    談到企業的創立,還得從我父親說起。我父親是鳳城青城子鎮政府的工作人員,在1993年隨著下海潮也開始創業,開始是從事炭素行業,產品比較初級,生產再生電極用于電熔鎂生產。后來我父親看到通遠堡鎮林家臺村有個電熔鎂廠處于停產狀態,就以租賃的形式租了下來,這樣就開始進入電熔鎂行業。他在鎮政府工作多年,對電熔鎂的原料、生產技術、產品銷路等懂一些,企業租下來之后生產、銷售也比較順利。
    我是1996年從鳳城的中專畢業,父親說家里的企業正好需要人,所以我從開始工作就和電熔鎂行業打交道。電熔鎂生產起來能映紅半邊天,在1公里外都能看見,那個壯觀的場景讓我很難忘。這時我們企業生產的電熔鎂產品由普通產品轉為大結晶產品級,也比較高端一些了。
    電熔鎂行業包括后來我們從事的石墨電極行業市場波動很大,可以說稍有不慎就容易“翻船”,但是總的來說我們踏準了節奏。讓我第一次感受到市場風云突變的是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由于受亞洲金融危機影響,泰國、印度尼西亞、越南等東南亞國家經濟受到沖擊,電熔鎂產能下降。而我們國家積極應對危機,經濟比較穩定。中國是鎂產品生產的大國,產能也比較穩定,歐美、日本、韓國等都要從中國進口,所以我們的鎂產品不但沒有受到影響,相反行情非常好,每天的價格都有新高。當時大的背景我們不太了解,只是感到對鎂產品的需求突然增長、價格上漲,供不應求。
    這樣到了1999年時,我們林家臺的兩臺爐就滿足不了市場的需求,工人們加班加點也完成不了訂單。先后租下了雞冠山鎮四臺子村一個擱置多年的電熔鎂廠,以及大梨樹村電熔鎂廠,這樣生產能力就達到了8臺爐子,在鳳城地區就是*大的電熔鎂生產企業了。接下來幾年發展比較順利,電熔鎂的價格也相對穩定下來,企業穩步發展。
    采訪者:曾經有人用“血雨腥風”來形容亞洲金融風暴,所到之處無不“哀鴻遍野”。我們國家很多行業、很多企業也受到影響,鎂產品行業能夠逆勢而上相當難得,我們丹炭集團還迎來了一個高峰期,實現了快速發展,那后來是如何與石墨電極產生聯系的。
    蘇德志:那次亞洲金融風暴給創業之初的我們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感受到市場經濟的巨大力量,也使我們更加用心去搞好經營辦好企業。
    生產大結晶電熔鎂必不可少要用到石墨電極,而且是消耗品,當時我們企業自身生產每月要用石墨電極160噸,鳳城、岫巖還有一些電熔鎂生產企業,與我們都有聯系合作,他們每月生產都需要一定數量石墨電極,另外四川攀枝花一家企業也有一定量需求。這樣算下來,石墨電極年需求量就在1萬噸上下,這樣市場銷售這一塊我們預測還是有保證的。
    關于這個市場調研,我思考了很久,也和我父親多次商量,認為可行。特別是近在眼前的大梨樹村炭素廠更是給了我們信心。這個企業是毛豐美老書記建設的,生產石墨電極,有比較完整的生產線。2001年村里開始新一輪發包,我們以*高價55萬元租下了這個炭素廠。

233071

黑金 “石墨化”鯤鵬展翅萬里
    采訪者:我們丹炭集團以電熔鎂實現了起步發展,然后進入石墨電極領域,有了這么充分的考察論證,還有大梨樹炭素廠的基礎,發展的應該很順利吧?
    蘇德志:想法和現實的差距還是很大。正如您說的,我們確實經過周密的考察論證,但真正干起來卻不是想象的那么簡單。
    我先簡單地介紹一下石墨電極的生產過程,石墨電極主要用到兩種原料,石油焦和煤瀝青。這兩種原料我們附近都有,撫順石化有石油焦,本鋼有煤瀝青,這是我們的原料優勢。生產石墨好比和面,將大約70%的石油焦和30%的煤油焦進行攪拌、加溫充分混捏,然后和成面團一樣的糊狀放到壓機里進行壓型,需要多大型號的就用多大的嘴型,壓面條一樣給壓出來。
    我們還認真進行了成本核算,一噸石墨電極的成本大約在7000元,市場價格在9000元,所以每噸有2000元的利潤空間。但是等到真正著手干的時候,發現想的太簡單了。因為石墨電極生產具有很高的技術含量,需要大量的精力和大量的資金投入,才能運作起來。而且生產周期長,原料從入廠到產品出廠需要4個月的時間,這樣材料成本大,資金周轉比較慢。
    面對這樣的狀態,我們做出了一個艱難決定,放棄電熔鎂,專注做石墨電極。電熔鎂做了多年,很熟悉,石墨電極是陌生的領域,但充滿前景,*后我還是這樣決定了。
    我承包大梨樹村炭素廠的第一年,產量就達到了5000噸,效益還是不錯的。有了資金我開始引進新設備,不斷提高石墨電極生產工藝水平和產品質量水平,持續擴大再生產。到2004年時,石墨電極就已經達到1萬噸的產量。但是這時我們面臨一個瓶頸,石墨電極生產的前六道工序我們能夠完成,但是*后一道關鍵工序——“石墨化”我們干不了,所有的產品必須拉到外地進行石墨化。這樣既增加了成本,又受制于人。建設石墨化車間需要投入2000多萬元,當時我還無法進行這么大的資金投入。
    采訪者:石墨電極生產這個普通人比較陌生的理論,讓蘇董講的如此通俗易懂,今天又是漲知識了。但是生產的關鍵工序自己不掌握,又沒有實力投入改進,這個問題是怎么解決的?
    蘇德志:這里就要提到毛豐美老書記。有一天,毛書記見面后就問我,電極生產的怎么樣。我說干的挺好,唯一缺的就是石墨化工序。他了解到我們的困難后,就拍板說,這個我們可以上。毛書記辦事雷厲風行,石墨化項目很快完成立項論證相關手續,開始施工建設。
    到了2004年3月,毛豐美書記作為全國人大代表到北京參加“兩會”,回來找到我,說是大梨樹村要調整發展方向,要干萬畝果園、發展現代農業和旅游業,工業項目就不干了, 這個項目就讓我接手繼續干。這個項目當時已經有了很好的基礎,我也非常想干,但是資金方面還是有些問題。毛書記就說,我們共同想辦法。這樣,這個項目我們就接手干了下去,到了2004年底就把車間建完了,這樣我們就實現了全工序全鏈條生產。
    應該說,本世紀頭10年是我們國家經濟發展很快的時期,我們趕上了這個發展的好時期。我們生產石墨電極本打算是滿足本地電熔鎂企業的需求,但是我們國家甚至全球的石墨電極行情在2003年就開始上漲,一直到2008年達到頂峰。我們進入市場后,看到國際市場的大量需求,就與大連幾家外貿公司合作,打開了國際市場。直到現在我們的市場銷售仍是國內和國際各占一半的比例。
    根據市場需求與客戶需要,在2006年,我們又投資在寶山鎮仲林村新建鳳城市寶山炭素有限公司,擴大產能提高產品水平,不斷滿足市場客戶需求。這時年產量就能達到將近3萬噸。我們產品也進入了煉鋼領域,與國內幾家大的煉鋼企業都有合作,企業的規模進一步擴大,市場占有率不斷提高,企業的資金周轉率也很好,企業發展的非常順利。
    直到2008年美國次貸危機爆發,我們的市場突然間從高峰跌到谷底。石墨電極價格在次貸危機前已經上漲到2萬/噸,有的品種甚至達到3萬元/噸,次貸危機一來,電極的價格一下子又跌回到9000元/噸了。因為我在寶山鎮投建了新廠,市場的這種巨大變化,對我們企業的效益和資金周轉影響很大,真有點經營不下去了。
    次貸危機后全世界的炭素行業都進入了寒冬季節,國內的方大、吉炭,國外如美國的聯合炭素公司(UCAR)、日本的昭和電工公司、德國的西格里等,基本都保持在50%的產能,還有就是停產或者轉產。那幾年企業的確很難,可是我們一直在堅持,堅持不斷地上項目、更新設備,提高生產工藝水平,提高產品質量水平。
    這樣堅持到2017年,又迎來重要轉機。國家整頓鋼鐵行業,出臺政策明確在當年6月30號前取締“地條鋼”。所謂“地條鋼”,指的是以廢舊鋼鐵為原材料,用工頻、中頻感應電爐冶煉生活的劣質、低質鋼材。這種煉鋼方法質量低劣,嚴重污染環境。取締“地條鋼”,這些企業要么改造設備,要么停產倒閉。這就意味著對電煉鋼的巨大需求,對石墨電極產生需求巨大。但是石墨電極生產需要4個月的生產周期,需求量一下子這么大,許多廠家又是處于停產、半停產狀態,因此整個市場供不應求。2017年石墨電極的價格經歷了有史以來沒有過的行情,廠商主動給我們打預付款,而且他們之間還競價,從9000元每噸*高漲到21萬每噸,這是一個非正常的行情。但我們果斷決策,在原有產能的基礎上,我們到葫蘆島市直接出價7000萬買斷了一家處于停產狀態的炭素廠。我們在2017年5月買斷,立即進行設備改造,在當年10月份就投產了。這樣企業產能從3萬噸產能就增長到5萬噸產能。應該說,我們及時抓住了機遇,實現了企業的飛速發展,實現了資本積累,公司總資產達到30個億,那3年給地方政府交稅10個億,是鳳城市的第一納稅大戶。石墨電極的行情到2019年開始回歸理性,但效益還是很好。
    采訪者:聽蘇董介紹石墨電極大起大落的行情,真有驚心動魄的感覺。我感到,企業對于市場波動節奏的準確把握,尤其是持續不斷投入擴大生產、滾動發展,堅持上新項目、上新設備?!皺C遇總是垂青有準備的人”,如果說有“財運”,正是這種堅持,才使得企業在市場好的時候能夠乘勢而上,快速發展壯大。這使得我們今天能夠坐在一起回顧企業發展輝煌歷程,要是判斷決策失誤錯失良機,將是另外一番景象。這方面,你有哪些感悟?
    蘇德志:經過多年來的市場歷練我感到,國家政策是民營企業的根本,是生命。創新是驅動企業發展的根本動力,企業的發展壯大離不開社會的關心和支持。尤其是炭素行業,市場形勢瞬息萬變,如同逆水行舟,不進則退,只有堅持不懈專注做好“炭素”這一件事情,并且不斷的通過技術創新、設備升級改造、新品研發等,企業才能按照既定的目標前行,更為重要的是要執行落實好國家的產業政策。
    回顧我們企業20多年的發展,與地方黨委、政府的支持和幫助是密不可分的。
    2004年我們收購接手大梨樹村石墨化項目時,當時的鳳城市委書記沙建業多次到我們企業調研,他是懂工業經濟的,看好石墨電極產業前景,表態說需要黨委、政府幫助的就全力以赴。他積極幫助我們解決銀行貸款,先貸款500萬,邊施工邊生產,總共貸款2000多萬,保證了這個石墨化項目在2004年底竣工投產。
    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那時我們企業經營可以講是舉步維艱,鳳城市政府主動靠前,政府領導多次到企業進行實地調研、現場辦公幫助我們解決資金、市場銷售等實際問題。正是在政府的協調和幫助下,公司順利的從錦州銀行申請貸款1.6億元,進行技術設備升級改造,盤活市場,實現了從3萬噸到5萬噸的產能跨越,不僅順利地渡過了艱難期,還迎來了多年不遇的黃金發展期,一舉穩固了國內行業第三把交椅和國際排名前十的地位。
    2019年我們企業準備繼續擴大生產,一開始計劃選址在四川建廠,因為那里的水電價格便宜,我們是用電大戶。當地政府聽說后,市委常委董福忠親自上門做我們的工作,從產業發展談到家鄉情懷,并且為我們在弟兄山鎮鳳城市規劃的化工產業園區中推薦了一處271畝的工業用地,同時政府在立項、規劃、政策優惠等都給予了*大支持。這樣弟兄山鎮的項目2018年開始動工建設。這個廠區以國際標準打造,采用了國內外*先進的工藝與設備,這是代表企業水平的標桿性項目,我們公司也實現了質的變化,新的騰飛。弟兄山鎮工廠產量能達到6萬噸,這樣我們的總產量就達到了11萬噸,穩居國內行業前三名。
    在新冠肺炎疫情*嚴重的時期,鳳城市政府特事特辦保生產,發給我們高速通行證,保證我們的產品運輸,保證企業正常生產。我們的工人封閉在工廠期間,政府為我們協調綠色通道,可以去購買糧油蔬菜等,企業生產沒有受太大影響。
    包括這座公司大樓是2019年開始啟用的,中式裝修比較*,就是聽從了政府有關領導的建議,因為我們經常接待國外客戶,也是我們企業形象和中國形象的一種展示。

267442?

綠水青山 “雙碳”戰略加持高質量發展
    采訪者:作為一個土生土長的本地企業,從火光沖天的電熔鎂到今天花園式的工廠,能夠繼續留在家鄉發展,我們聽了也很高興,希望能繼續為家鄉發展做貢獻。產品研發與未來設想等情況請介紹一下。
    蘇德志:企業生產水平與環保這方面變化還是很大的。我1996年畢業后來到父親創辦的電熔鎂廠,那個時候的生產環境比較差,今天是難以想象的。后來我們轉入石墨電極行業時,非常注重技術升級,注重研發投入,采用*新科技推動企業技術進步。這些年我們與省內外的一些高校合作,建立聯合實驗室,建立自己的科研團隊,解決我們生產技術、公司管理等方面的難題。集團公司先后被評為國家高新技術企業、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 遼寧省國家知識產權優勢企業、遼寧省瞪羚企業、省級專業技術創新中心、遼寧省名牌產品,2019年我個人入選遼寧省興遼英才科技創新領軍人才。多年來,企業憑借體系的綜合實力、品牌效應和穩定的產品質量優勢,在行業內保持多項制造技術的領先地位。企業擁有被授予實用新型專利73項、計算機軟件著作權14項,發明專利3項。我們對公司旗下的5個生產基地,全部進行了技術改造,實行循環利用,既降低成本,又減少碳排放,實現高質量發展。
    經營企業這么多年,我觀察到國內經濟有兩個現象,一個是民間不缺資金,也不缺生產力,只要有好的項目就會一窩蜂上馬,然后就產能過剩。比如炭素行業前幾年好過,大家都上炭素廠,產能由100萬噸一下子增加到240萬噸。另一個是關注新技術新產品應用。比如新能源汽車其中所用的負極材料是石墨化產品,與我們石墨電極生產原理、工藝相通。這幾年國內新能源汽車行業很熱,以“寧德時代”為首的企業大上負極材料,可以說“一夜之間”中國成為了世界上*大的負極材料生產基地,但是“一夜之間”導致原材料價格大幅上漲,同時“一夜之間”負極材料價格由高高在上被打到谷底,這就是中國目前經濟發展的兩個特點。
    面對未來,企業計劃在繼續深耕石墨電極基礎上,利用我們企業多年積累的產業優勢、技術優勢,向相鄰領域涉足開發炭素新產品,將形成三個系列的支柱產品:一是大規格超高功率石墨電極產品,主要用于煉鋼領域;二是中粗中細特種石墨產品,具有高強度、高導電性和高導熱性,可用于制造高溫冶煉坩堝、真空爐和高頻電爐的加熱體、熔煉純金屬的石墨容器及化學工業的防腐設備等;三是石墨耗材,服務于鋰離子電池負極材料與正極材料行業。目前,負極用石墨耗材材料等新產品已經進入市場。我們將始終站在這個領域的*前沿,不斷地更新技術設備,研究落實好國家的產業政策,堅持雙碳戰略,追求高質量發展。
    采訪者:看來蘇董已經有了新的目標,也祝丹炭集團繼續騰飛。企業的發展壯大離不開科學管理,這么多年我們集團在管理上也一定有自己獨到的經驗吧?
    蘇德志:我們企業的使命目標就是“為用戶提供高品質的產品、優質的服務,打造專業化的全球化的石墨電極制造商”,企業精神“忠實進取,追求卓越,求真務實,愛崗敬業”。在管理上還是以簡單為主,不論是*初幾十人的電熔鎂廠還是今天上千人的企業集團。對外大力吸引各類人才,我們*初沒有自己的銷售,就引進銷售團隊,打開國內、國際市場;缺少技術,就聘請高級人才解決技術問題。對內采取“賢者用,能者上”,不搞家族式企業那一套。無論是車間主任還是班組長,都是集團多年來培養的。我們雖然是民營企業,但絕對不存在七大姑八大姨現象,公司管理一視同仁,誰該干什么就干什么,不受我們所謂親屬的干擾。我父親年紀也大了,逐步退出管理層,企業主要是我和我弟弟兩人管理。弟弟是華北電力大學畢業,分配到北京國家電力部門工作。2007年企業發展需要,他就把北京工作辭了回到公司。我們父子三人合作的很好,我主要是“主外”負責市場營銷等,弟弟“主內”負責生產技術等,企業多年來的技術進步主要得益于弟弟。
    采訪者:兄弟齊心,其利斷金,這是企業發展的重要保證。請你再介紹一下企業文化與社會責任方面的情況。
    蘇德志:我們企業的人才理念是“員工是企業*大的財富”。對于員工工資待遇這個方面,也是非常重視。我們企業職工的工資在當地算是比較高的,一線工人每月工資能有七、八千元。無論企業多困難都必須做到按時發工資,過年過節發福利,每年年底我們還多發一個月工資,就是“十三薪”。我們還經常開展黨員活動、職工團建活動等。企業獲得遼寧省AAA級模范勞動關系和諧企業的稱號。2023年被丹東市評為“丹東市先進集體”。
    我曾經做過丹東市的人大代表,我弟弟是鳳城市政協委員。在社會奉獻方面,我們每年都會出資30萬元到50萬元幫助本地的百姓,像捐款助學、蓋房子、修路、幫扶貧困戶等,疫情期間剛開始我們就捐款100萬。但是我們不愿意宣傳,只是實打實做好事。
    榮耀留在過去,未來更加可期。接下來我們將持續鞏固“丹炭”品牌優勢,以更加優異的產品質量謀求集團的可持續發展,用高新技術提升傳統產業,實現“爭做一流企業、創造一流品牌、打造百年企業”的目標。
(《創業者口述實錄》采訪組,生夜雨 趙玉輝 羅政軍)

企業簡介

遼寧丹炭科技集團有限公司,始建于2006年,總部坐落于遼寧丹東鳳城市鳳山經濟開發區大梨樹村,企業占地面積28.76萬平方米,建筑面積13.37萬平方米,現有職工1100余人,其中專業技術人員170余人,集團資產總額逾35億元。

丹炭集團旗下擁有鳳城市群興實業有限公司、丹東鑫興炭素有限公司、遼寧丹炭新材料有限公司、丹炭(上海)國際貿易有限公司等控股企業和生產基地,形成集團化和一體化的管理模式,具有資源共享、優勢互補、集中研發、品種多樣、規范生產和統一營銷的優勢。

丹炭集團先后被評為遼寧省民營企業百強、 丹東市先進集體、中國(遼寧)知名品牌、遼寧省瞪羚企業、中國炭素行業協會常務理事單位等多項榮譽,取得質量、環境、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認證。(來源鏈接: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AwODM1NzUwMQ==&mid=2649413120&idx=2&sn=7aeeab11f6de24337c0fd8721d974386&chksm=836e6512b419ec04ea88849a3c7e4bf7be675c417a657d66df5b5bdf484f9d2d75ffe5c795f5&scene=27)

版權所有:山西北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備案號:晉ICP備2022006699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