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同花順財經:易成新能2023年上半年度董事會經營評述


編輯:2023-08-22 17:00:53


      易成新能300080)2023年半年度董事會經營評述內容如下:

  一、報告期內公司從事的主要業務

  公司專注于新能源、新材料行業,產業布局涵蓋“光伏、儲能及碳材料產業”。涉及新能源行業主要業務有:*單晶硅電池片、光伏電站的投資建設運營、鋰離子電池的生產與銷售和全釩液流儲能電站開發建設運營;涉及新材料行業主要業務有:超高功率石墨電極、負極材料的生產與銷售


 ?。ㄒ唬┕舅鶎傩袠I發展情況


  1.新能源相關行業


  (1)光伏電池片行業


  受益于全球碳中和目標及各國具體路線圖的引導,2020年、2021年以及2022年,即使在全球經濟復蘇乏力的不利影響下,全球光伏應用市場仍然實現了快速增長,全年新增裝機容量分別達到約130GW、170GW和230GW,三年內復合增長率高達33.01%。根據IEA發布的《Renewables2022Analysisandforecastto2027》中的數據,在2022-2027年,全球可再生能源裝機增長近2400GW,是IEA預測有史以來*大的一次上調。到2025年,可再生能源當年年度發電量將超過煤炭,成為全球*大的電力來源。2023年,在光伏發電成本下降和全球綠色復蘇等有利因素的推動下,全球光伏新增裝機仍將快速增長,預計2023-2025年,全球光伏年均新增裝機將達到301-359GW。


  2023年上半年,我國光伏產品出口總額超過290億美元,同比增長約13%。電池片行業以單晶硅PERC電池為主,由于PERC電池產業化效率以達到23.5%,已經接近極限,而TOPCon、HJT、XBC技術逐漸成熟,市場占有率逐步擴大。TOPCon電池具有較高的性價比,新建的量產產線主要以TOPCon為主,其次是HJT、XBC,晶硅電池技術新一輪迭代開始發生。預計到2023年年底,TOPCon市場占有率將達到40%左右。


  (2)光伏發電行業


  根據國家能源局數據顯示,2022年全國新增光伏裝機87.41GW,同比增長59.3%。其中工商業分布式光伏裝機高達26.9GW,占新增裝機比重31%,一躍而起成為裝機增長的主要力量。主要原因是上游硅料產能不足,下游需求持續擴大,形成供需階段性不平衡,在光伏組件價格高企的背景下,集中式光伏受限于支架、土地、接入設備等成本費用較高,項目投資回報率較低,對光伏組件價格的波動敏感性較強,諸多投資商采取觀望態度,裝機增量不及預期。而工商業分布式光伏由于度電收入較高,電站系統的投資成本較低,較高的收益率對光伏組件價格波動容忍度較高,且以浙江、江蘇為首的東中部經濟發達地區優質企業眾多,能源消納能力強,屋頂資源分布廣泛,可開發空間巨大,受到投資方青睞。


  2023年上半年,隨著技術進步疊加硅料產能的釋放,光電轉化效率不斷提高,光伏發電平準化度電成本的下降將增厚光伏電站投資收益,集中式光伏可能迎來新一輪熱潮,同時也釋放更多符合收益條件的分布式屋頂資源,工商業及戶用光伏的投資意愿將得到刺激,整體呈現“三足鼎立,齊頭并進”的良好發展態勢。國家能源局7月27日發布的光伏發電建設運行情況顯示,2023年上半年新增并網容量7842.3萬千瓦,其中集中式光伏電站為3746萬千瓦,分布式光伏為4096.3萬千瓦,占全國新型電源裝機的56%。截至6月底,光伏發電累計裝機規模約4.7億千瓦,超過水電成為我國裝機規模第二大電源,僅次于煤電。


 ?。?)鋰離子電池行業


  電動工具的應用場景不斷豐富,電動工具因其高滲透率以及低值易耗的產品屬性,一直保持較高出貨量,進一步帶動三元圓柱電池的市場需求。2022年以來,國內市場整體呈穩中有升的趨勢。2023年上半年,我國鋰離子電池產業延續增長態勢。根據行業規范公告企業信息和行業協會測算,上半年全國鋰電池產量超過400GWh,同比增長超過43%,上半年鋰電池全行業營收達到6000億元。圓柱型電池持續呈現大型化趨勢。圓柱電池先后進行了直徑18mm、21mm再到現在46mm的持續升級。2023年全球大圓柱電池可匹配的市場需求為23GWh,其中儲能/動力分別為0.3/22.4GWh;2026年預計全球大圓柱電池需求有望達到238GWh,2023年-2026年年均復合增速為119%,而2026年全球大圓柱電池產能有望達到400GWh。


 ?。?)儲能行業


  國內峰谷價差拉動工商業儲能發展。據中關村儲能產業技術聯盟統計,2023年6月全國各地代理電價峰谷價差均值為0.69元/kWh,低于2022全年價差0.70/kWh,與2023年5月價差略有降低;已有16個地區峰谷價差達到工商業儲能實現經濟性的門檻價差0.70元/kWh;較2023年5月,僅廣西價差下降至0.70元/kWh以下。隨著部分區域的尖峰電價機制建立,給工商業儲能帶來了更大應用空間。預計2023年全球新型儲能裝機有望達到133GWh,2026年全球新型儲能新增裝機量有望達到810GWh,2023-2026年均復合增速達到82%。分地區來看,2026年美國/歐洲/中國新增裝機量分別為97/185/310GWh;分應用場景來看,表前儲能/工商業儲能/戶用儲能2026年新增裝機分別為548/75/187GWh。


  2022年國內首個100MW全釩液流電池并網發電,2023年首個吉瓦時級全釩液流電池項目正式開工,鋅基液流、鐵基液流技術逐漸走出實驗室,新型電化學儲能受到越來越多的資本關注。考慮到當前的技術進步與規模擴張速度,我們認為實際的降本速度有望更快,若按照2025-2030年10%-30%左右的裝機占比測算,則2025-2030年國內全釩液流電池新增裝機規模有望達到11-93GWh,發展空間巨大。


  2.新材料相關行業


  (1)石墨電極行業


  石墨電極是電爐煉鋼的重要高溫導電材料,通過石墨電極向電爐輸入電能,利用電極端部和爐料之間引發電弧產生的高溫為熱源,使爐料熔化進行煉鋼,其他一些電冶煉或電解設備也常使用石墨電極作為導電材料。石墨電極下游有鋼鐵,金屬硅,黃磷,電石等領域,其中鋼鐵行業占比達50%,是石墨電極*大的消費領域。在“雙碳”目標的引領下,國家大力發展電爐短流程煉鋼,這與國際發展趨勢相符。從國外數據來看,以歐盟為例,歐盟27國粗鋼產量1.526億噸,其中電爐鋼占比43.9%,比全球電爐鋼占比高15個百分點。相較于國外電弧爐煉鋼占比,當前我國電弧爐煉鋼占比約為10%,占比仍偏低。工業和信息化部、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生態環境部聯合發布《關于促進鋼鐵工業高質量發展的指導意見》,提出2025年我國電弧爐鋼產量占粗鋼總產量比例提升至15%以上的目標。預計2030年,社會廢鋼資源可達到4億噸;屆時電爐煉鋼會進入快速發展期,電爐鋼比例超過20%。


  今年以來,受國內外經濟形勢影響,鋼價下滑、電爐鋼產能利用率持續減少,對石墨電極的需求減少,同時受炭素行業競爭影響,石墨電極企業開工率不足,產品價格持續下滑,壓縮上半年石墨電極需求。2023年上半年中國石墨電極產量先增后減,從二季度開始,隨著鋼廠停工檢修增多,石墨電極企業生產消極,基本都在控產減產或者通過生產其他石墨制品來平衡利潤,石墨電極供應明顯減少。近日政治局會議對下半年經濟工作定調穩中求進,政策將繼續在消費和投資端輕點油門,房地產政策大概率繼續優化,在此刺激下,市場對下半年國內經濟形勢的預期也轉向樂觀,鋼鐵行業需求將有一定恢復,但終端需求被提振并傳遞到石墨電極市場仍需時日,不過8月在原料上漲的推動下,有望帶動石墨電極價格迎來拐點,預計下半年國內石墨電極價格將以穩中上行為主。


 ?。?)負極材料行業


  鋰離子電池負極材料主要分為碳系材料和非碳系材料。其中非碳系材料的上游包括硅、鈦、碳酸鋰等原料。鋰離子電池負極材料下游行業為鋰離子電池行業,具體產品分為動力鋰離子電池、消費鋰離子電池及儲能鋰離子電池。近年來,中國新能源汽車行業發展迅猛,其中新能源純電動汽車增量明顯。新能源純電動汽車產銷量的爆發推動了動力鋰離子電池相關行業快速發展,受動力鋰離子電池市場需求的大幅上升,鋰離子電池負極材料的市場需求顯著增長。根據高工產研鋰電研究所(GGII)調研數據顯示,我國鋰離子電池負極材料市場規模由2018年105億元增至2022年187.7億元,年均復合增長率為15.63%。2023年上半年中國鋰電負極材料市場行情呈現走低趨勢,截止到6月30日,中國鋰電負極材料市場價格為46222元/噸,較年初下降6945元/噸,跌幅為13.06%。五月份開始負極材料企業開工情況出現好轉,負極主流大廠訂單小幅增加,但中小型負極企業仍維持偏中低位的生產水平,短期內負極材料市場仍以消耗庫存為主,需求面好轉仍需時間。預計2023年下半年中國鋰電負極材料市場或將呈現穩中有升的狀態,市場均價會有一定程度反彈。


 ?。ǘ┲饕獦I務


  1、新能源業務


 ?。?)*單晶硅電池片


  *單晶硅電池片是以高純的單晶硅片為原料,經過生產加工而成的一種太陽能電池片。該業務在公司的控股子公司平煤隆基運營,平煤隆基是一家專注于生產和銷售*單晶硅電池片的高新技術企業,*單晶硅太陽能電池片的規劃產能4GW,分兩期建設。一期、二期項目分別于2017年3月、2020年8月建成投產。目前公司共有26條生產線,經過不斷的技術升級和產能提升,實際產能達到10GW。光電轉換效率由投產之初的19.8%提升至目前的23.70%,達到全球行業量產領先水平。


  平煤隆基全資子公司河南平煤隆基光伏材料有限公司,建設年產3,000萬套光伏組件金屬加工項目,二期項目正在規劃中,建成后公司年產量達到6600萬套。目前公司三大車間,擠壓車間共20條線、氧化車間有直行線與U行線、深加工車間有9組自動線。經過不斷的技術升級和產能提升,實際產能已具備滿產條件。主要產品為光伏組件鋁邊框,主用于太陽能鋁型材邊框、太陽能光伏支架、太陽能光伏瓦扣件等。


  主要產品及其用途:主要產品為SE+PERC單雙面*電池M10(182mm)大尺寸電池等。其用途為光伏組件制造原料,產品廣泛應用于空間站和地面光伏電站。


  經營模式:平煤隆基采購原材料硅片主要通過議價采購,與供應商簽訂年度框架采購協議,于每月簽訂采購訂單;采購生產用輔料主要通過招標方式,按照相關招標管理辦法執行。平煤隆基主要產品均為自主生產,采用以銷定產的模式,制訂生產計劃。公司主營業務定價模式采用直接銷售模式,根據市場情況定價,以月訂單的形式進行議價銷售,結算方式根據客戶分為多種,一是與主要客戶簽訂年度銷售框架協議,于每月簽訂銷售訂單,并給予一個月賬期,二是其他客戶一般都為固定賬期發貨或預付款發貨。


  市場地位:平煤隆基電池片量產轉換效率高,成品率穩定,產品質量好且穩定,在行業內處于領先地位。2022年,全球電池片產能達到583GW,按照公司目前產能,占全球市場份額1.7%。


  主要的業績驅動因素:一是受原材料價格影響。2023年以來,硅片等主材市場價格波動過大、光伏產業鏈發展不均衡的問題依然沒有得到緩解,終端產品價格同樣波動加劇,受制于光伏產業鏈上游硅片價格波動過大及下游終端電站平價上網影響,電價片價格難以迅速響應,造成公司產品毛利率波動較大,盈利水平不穩定。二是技術驅動。平煤隆基擁有單晶硅電池片相關專利53項,項目采用行業先進的PERC工藝技術,生產的*單晶硅電池片轉換效率可達23.70%,光電轉換效率行業領先。


  (2)太陽能電站


  光伏電站是利用晶硅板產生的光生伏*應,將產生的直流電通過逆變器轉化為交流電,通過升壓變壓站升壓后輸送至電網,通過電網輸電線路將電能傳輸到用電端。該業務在全資子公司中原金太陽300606)及其下屬公司運營,中原金太陽專注于分布式光伏電站的開發、設計、建設和運維,推進分布式光伏和“光伏+”應用,向市場提供分布式光伏電站項目建設的完整解決方案、項目建設總承包和合同能源管理,以獲得項目建設系統集成收入和電力銷售收入為主要盈利模式。中原金太陽充分利用中國平煤神馬現有屋頂、工業空地、荒山荒地、鐵路沿線等場地資源;依托以中國平煤神馬在省內地市企業為主體,利用渠道資源,*開發河南省內市場,在河南具有較大影響力。截至2023年6月30日,中原金太陽裝機容量139.67MW,2023年半年度光伏電站累計發電量6,553.87萬度。


  主要產品及其用途:主要以投資開發光伏電站業務為主。集中式光伏電站主要應用于山地、水面、荒漠等較為寬闊的地域,規模普遍較大;分布式光伏電站主要應用于建筑物表面,工商業屋頂分布式電站居多,一般裝機規模小,安裝較為靈活。


  經營模式:光伏電站主要分為集中式地面電站和分布式光伏電站。集中式光伏電站一般均在20MW以上,以“全額上網”方式為主,指企業直接上網發電銷售給國家電網;分布式光伏電站一般采用“自發自用、余電上網”模式?!白园l自用”指發電優先銷售給屋頂所屬工商企業,價格在工商企業所在地大工業用電電價的基礎上打折,可與企業協商確定?!坝嚯娚暇W”指企業未消納部分銷售給國家電網。


  主要的業績驅動因素:一是市場驅動。2023年新增光伏發電并網裝機中,光伏發電集中式、分布式與戶用三足并舉的發展趨勢明顯。分布式、戶用光伏已經成為我國如期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和落實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力量。而分布式光伏電站的開發是全資子公司中原金太陽戰略發展方向。二是產能驅動。中原金太陽規劃十四五期間建設3GW風光清潔能源電站目標,達成后有利于提高公司的盈利能力。


  (3)鋰離子電池


  鋰電池具有電壓高、體積小、質量輕、比能量高、無記憶效應、無污染、自放電小、壽命長等優點。該業務在公司的控股子公司易成陽光運營,建設有年產1.5GWh鋰電池項目,主要生產18650和21700圓柱形鋰離子電池,產品擁有四個方面優勢:更高的充放電倍率、更低的放電溫升、更高的安全性能、更長的使用壽命;支持2C、3C大倍率快充。


  主要產品及其用途:主要產品有18650和21700圓柱形鋰離子電池。其應用已經滲透到民用以及軍事應用的多個領域,包括移動電話、筆記本電腦、攝像機、數碼相機等輕薄短小、多功能的便攜式電子產品應用上迅速普及。


  經營模式:易成陽光基于兩條18650、21700鋰電池生產線,依據自主研發的產品配方,自主采購物料,生產制造鋰電池并向下游市場銷售從而獲取收入利潤。其采購模式分為兩種:招標采購和議價采購。采購原材料主要通過招標采購,與供應商簽訂年度框架采購協議,于每月簽訂采購訂單。采購生產用輔料主要通過招標方式,按照相關招標管理辦法執行。在流標的情況下,為了不影響公司的正常運營,會采用議價采購。易成陽光采用以銷定產的模式,根據銷售計劃進行分解并制定生產計劃,根據生產計劃制定生產物料需求計劃,車間根據生產計劃組織生產。公司采取直銷制和代理制相結合的銷售模式,其中直銷模式由公司招聘業務員直接對接客戶,有針對性的銷售、開發以及市場維護;代理制模式由公司甄選優秀代理商與其簽訂代理協議并給予發放代理授權書,授權其代理公司系列產品宣傳、銷售、客戶服務等相關業務經營及推廣事宜。


  主要的業績驅動因素:一是技術驅動,易成陽光引入韓國裝配線后,產線自動化程度及自動生產速率達到國內同類企業領先水平,產品性能指標及一致性等方面優勢較為明顯。設備通過適配性調整,可以根據不同市場需求,快速適應各種型號圓柱電池生產需要,具有一定的產線優勢。二是市場驅動,國內廠商成本優勢顯著,在技術層面沒有顯著差異的背景下,國產替代已成為趨勢。一方面,電動工具的替換比較頻繁,有存量替換需求;另一方面大型電動設備無繩滲透率還比較低,未來大型電動設備無繩滲透率還有很大的上升空間,鋰離子電池需求空間進一步打開。


  (4)全釩液流儲能電站


  液流電池是一種具備較大潛力的電化學儲能技術,全釩液流電池是目前技術*為成熟、產業化程度*高的液流電池技術。全釩液流電池具備安全、長壽、低衰減、靈活等多方面優勢,釩資源儲量豐富且自主可控。按當前的技術水平,1GWh的全釩液流電池所需的釩金屬用量不到0.5萬噸,且釩電解液可長期循環使用,全釩液流電池主要適用于大規模、長周期的儲能場景。


  主要產品及其用途:公司主要產品為全釩液流電池電堆,并開發建設、運營維護全釩液流儲能電站。全釩液流電池電堆主要用于發電側儲能、電網側儲能、用戶側儲能。


  經營模式:公司采用研發+生產+銷售+售后的經營模式。開封時代技術來源于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已完全掌握新一代全釩液流電池儲能技術,具備300MW/年全釩液流電池儲能系統產能,核心關鍵部件已實現自主研發生產,在技術研發及產品生產領域在行業內具有領先優勢,已具備液流電池材料批量生產、模塊設計制造、系統集成控制完整的自主知識產權體系。通過與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合作用第二代全釩液流電池儲能技術研發生產全釩液流電池電堆,并為客戶開發建設全釩液流儲能電站,建成為客戶提供運營維護服務。


  主要的業績驅動因素:一是政策驅動。國家發改委、國家能源局2021年7月發布《關于加快推動新型儲能發展的指導意見》,在向碳達峰、碳中和目標前進的道路上,需要構筑安全*、清潔低碳的能源體系。該指導意見指出,到2025年完成新型儲能從商業化初期到規模化發展的轉變,裝機規模達到30GW以上,到2030年實現新型儲能*市場化發展。二是技術成熟。開封時代具有國際領先的電堆焊接密封技術、電堆組裝工藝。在提升電堆密封可靠性和裝配工藝的同時,節省了膜材料、雙極板及密封材料用量,提高了空間利用效率。


  2、新材料業務


  (1)超高功率石墨電極


  石墨電極以石油焦、針狀焦為骨料,煤瀝青作結合劑,經混捏、壓型、焙燒、石墨化、機加工等工序制成,是鋼鐵生產所需的重要耗材。該業務在公司全資子公司開封炭素運營。開封炭素具有超高功率石墨電極完整產業鏈,生產包括針狀焦、黏結劑瀝青、超高功率石墨電極(UHPΦ400mm-Φ800mm)及特種石墨材料。公司下屬子公司:鞍山中特、首成科技擁有針狀焦產能10萬噸/年,其生產的煤系針狀焦產品質量在國內同行業中處于領先地位,已用于制造直徑700mm及其以下各種規格的超高功率石墨電極,各項質量指標均滿足產品要求,在業界知名度較高。根據中國炭素行業協會相關數據,開封炭素Ф600mm、Ф700mm超高功率石墨電極國內市場占有率穩居全國前三。開封炭素已成為我國超高功率石墨電極領域重要的研發、生產和人才基地。


  主要產品及其用途:主要產品為Ф600mm、Ф700mm超高功率石墨電極,其主要用途為應用于鋼鐵電爐冶煉,是電爐煉鋼或鋰弧電爐使用的耐高溫、耐氧化的導電材料。


  經營模式:開封炭素采購由生產管理中心根據銷售部門的銷售計劃制定月度生產計劃,并制定相應的采購方案。公司根據下游需求和產品特征,一般采取“訂單+計劃”的生產模式。由于客戶群體主要定位于大中型鋼鐵生產企業,因此公司的銷售業務以直接銷售為主,代理銷售為輔的銷售模式。


  主要的業績驅動因素:一是技術驅動,開封炭素打破了我國炭素行業生產技術落后,大規格超高功率石墨電極長期依賴進口,不能滿足鋼鐵工業發展需要的局面,填補了國內空白,使中國成為繼美國、德國和日本之后第四個能夠生產大規格超高功率石墨電極的國家,對提高我國炭素行業的整體技術水平,促進鋼鐵工業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二是市場驅動,鋼鐵產業的結構調整必將帶動石墨電極行業發展,尤其是隨著超高功率煉鋼技術的普及以及直流電弧爐的發展,大規格超高功率石墨電極國際市場需求將穩步增加。


 ?。?)負極材料


  負極材料是電池在充電過程中鋰離子和電子的載體,起著能量的儲存與釋放的作用。在電池成本中,負極材料約占了5%-15%,是鋰離子電池的重要原材料之一。公司負極材料的研發、生產和銷售在全資子公司中平瀚博、易成瀚博、南陽天成,控股子公司青海天藍運營。中平瀚博在行業內連續四年榮獲“中國鋰電池負極產材料十大品牌企業”殊榮,先后通過了ISO9001質量體系認證、ISO14001環境體系認證、ISO45001職業健康體系認證、IATF16949汽車行業體系認證,是“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河南省科技型中小企業”、“河南省省級企業技術中心”,是負極材料產業的發展支柱企業。


  主要產品及其用途:公司打造負極材料一體化產業鏈,主要產品為鋰電池負極材料,產品廣泛應用于數碼、儲能、動力電池等行業高端領域。


  經營模式:公司產品采購主要是按照“以產定購”的管理模式,由相關部門根據生產計劃制定采購計劃,由采購部負責統一采購。生產模式以根據下游客戶需求和產品工藝性能要求,以“以銷定產”為主的生產模式和“備貨型生產”為輔相結合的生產模式。由于客戶群體定位以大中型動力電池企業和數碼電池企業為主,市場份額以南方珠三角、江浙滬為主,因此公司采取直銷制和代理制相結合的銷售模式,其中直銷模式由公司招聘業務員直接對接客戶,有針對性的銷售、開發以及市場維護。


  主要的業績驅動因素:一是全產業鏈優勢,公司通過構建“石墨化—負極材料—鋰離子電池”的產業鏈發展模式,有利于加快負極材料業務形成全產業鏈,降低負極材料生產成本,完善產品結構,提升盈利能力。二是市場驅動,人造石墨為市場主流,占比不斷提升。受益于下游新能源車高景氣,負極材料出貨量不斷攀升,各種類型的負極材料占比也在動態調整中,人造石墨占比呈逐漸上升趨勢,目前穩定占據市場份額80%以上。

      

       二、核心競爭力分析


  (一)穩定的核心管理團隊,戰略引領強執行力高


  公司在董事會的統一領導下,始終堅持以質量效益為中心,以改革創新為根本動力,不斷開創轉型發展新局面。公司核心管理團隊穩定,年齡結構合理,通過長期深耕新能源、新材料行業積累了豐富的管理經驗,具備較強的戰略思考能力和*的戰略執行能力,公司核心管理團隊能夠根據行業趨勢、競爭格局、公司自身情況的變化,以客戶為中心,以發展為核心,以擔當為重心,持續進行深入進行行業分析研究,聚焦主賽道,把握好主航道,有效實施組織變革,核心管理層重視創新引領,注重團隊組織文化建設對企業發展的支撐性作用,報告期內,公司產業結構調整步伐不斷加快。


 ?。ǘ┩晟频漠a業鏈條體系,協同融合進一步突顯


  公司堅定走“新能源、新材料”的發展戰略,主營業務集中在光伏、碳材料及儲能產業。經過多年的產業布局,目前已打通“光伏電池片及組件生產—光伏電站建設—儲能”“負極材料-鋰電池生產-儲能”“煤焦油—瀝青—延遲瀝青焦—針狀焦—超高功率石墨/負極材料”產業鏈條,加快負極材料一體化產業布局,產業協同帶來的成本優勢逐步突顯。


  (三)先進的精益化管理模式,生產單位降本增效


  公司具有多年的制造業生產經營管理優勢。通過對生產經營管理的不斷創新,不斷完善新的管理機制,將“精細化管理”貫穿于采購、生產、質量、銷售、財務管理等一系列環節。為加強成本管理、提高成本意識,及時發現生產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在公司各單位推行“日成本、日利潤”管理法,使各單位管理層能夠及時掌握日常經營管理情況,了解各產品利潤貢獻率,為生產經營決策提供參考依據。公司對年度重點工作逐項分解,每月跟蹤落實,有效推動各項工作按計劃順利開展。并扎實開展調研工作,掌握生產單位真實情況,深度了解掌握各單位詳細的生產經營情況,為統籌發展提供了重要的數據支撐。


 ?。ㄋ模﹫詫嵉膬炔靠刂乒芾?,風險防控化解能力強


  公司秉承穩健經營的原則,注重風險控制。公司實施資金集中統一管理,完善了公司內部規范性文件,報告期內對企業結構進行了進一步優化,降低了企業負擔與發展風險。新疆龍海硅業19.35%股權成功實現掛牌轉讓,恒銳新債務化解取得新突破。公司優化拓寬資本工具使用方式,靈活處置資產,提高資金使用效率,有效支撐了項目建設和企業發展。在公司經營規模持續高速增長過程中,資產負債率始終保持在合理水平,表現出良好的償債能力和抗風險水平。


 ?。ㄎ澹﹥炐愕漠a業創新能力,科研成果轉化成績斐然


  公司高度重視科技創新,公司及下屬企業先后組建了“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中國科學院電工研究所合作實驗室”“河南省炭素材料研究院士工作站”“河南省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河南省博士后創新實踐基地”“河南省*單晶硅太陽能電池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河南省石墨材料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河南省先進碳化硅材料重點實驗室”“高性能碳材料全流程重點實驗室”“河南開炭新材料設計研究院”“河南中原金太陽電力設計研究院”等科研機構,不斷搶占新能源、新材料產業制高點。截至披露日,公司共有業務相關專利309項。


 ?。┷`行綠色低碳安全生產,推動公司可持續發展


  公司建立三級安全生產管理架構,壓實主體責任,加強安全監管與檢查,落實“十五條硬措施”實施方案,跟蹤問效,推進安全生產專項整治行動圓滿收官。切實履行環境保護和污染治理的主體責任,強化環境保護源頭控制及全過程監控治理,統籌做好節能減排。2023年上半年公司實現了安全生產零事故。未來公司將繼續以科技創新驅動企業健康、可持續發展;細化產銷銜接,重視產品質量,以優異的產品質量和售后服務市場;走以科技創新型、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的可持續發展之路。


       三、公司面臨的風險和應對措施


  1、國家政策變化風險


  新能源和新材料產業是國家重點扶持和發展的高新技術產業。隨著國家碳達峰、碳中和能源轉型政策的加快實施,光伏電站投資成本快速下降,光伏行業巨大的增量空間,將成為未來的主力能源,若國家和地方政府對出臺的相關政策進行調整,將可能對公司的經營業務產生一定影響。


  應對措施:通過持續的技術創新提升盈利能力,以應對國家政策調整帶來的影響;持續關注國家和各地政府的相關政策,在產業投入時進行充分的調研和論證,并及時調整業務投入,降低政策波動帶來的不確定性影響;適時引入外部資本,實現優勢互補,分擔投資風險。


  2、市場競爭風險


  近年來,國家與地方政府先后出臺了各種政策扶持新能源、新材料產業的發展,公司面臨著良好的發展機遇,但是目前國內經營負極材料、光伏電站的企業數量較多,政策變化加快淘汰落后產能的步伐,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行業集中度,加劇了行業內頭部企業的競爭程度。如果未來行業競爭格局發生重大變化,而公司不能進一步鞏固和提升現有市場地位,將面臨喪失競爭優勢和市場份額下降的風險。


  應對措施:公司將積極關注行業市場變化趨勢,充分發揮公司的核心競爭力和全產業鏈優勢、技術優勢和品牌優勢,通過持續增加研發投入,完善公司產業鏈條,及時調整公司戰略規劃,進一步強化公司治理和精細化管理,加強內控管理建設,持續提升公司的競爭力。


  3、技術迭代風險


  隨著市場競爭的加劇,技術更新換代周期逐漸縮短。為保持競爭優勢,公司需對產品性能及生產流程持續進行優化升級。公司如果遇到技術研發進度緩慢、技術及產品更新換代速度過快以及技術成果轉化不力等不確定性因素,可能導致公司在新技術、新產品研發失敗或投入市場的新產品的質量無法滿足下游客戶的需求,無法如期為公司帶來預期的收益,對公司的發展產生不利影響。


  應對措施:公司將定期進行技術評估和規劃,建立定期的技術評估機制,及時了解市場趨勢和競爭態勢,規劃公司的技術發展方向。這有助于提前預估技術更新的需求并進行相應準備。加強研發團隊的組織和管理,提升研發團隊的整體能力,加強團隊協作和溝通,確保研發進度符合預期。強化技術轉化能力,加強技術成果的轉化和商業化能力。與市場接觸緊密,了解消費者需求,確保技術更新換代的產品滿足市場需求。建立合適的技術轉移機制,提高技術轉化的效率。


  4、國際商務政治風險


  2021年1月5日,開封炭素被美國OFAC(美國財政部海外資產控制辦公室)列入SDN(特別指定國民清單)名單,開封炭素海外訂單結算及金融機構貸款受到重大影響,若政治環境持續惡化,美國制裁影響不能*,或公司采取的相關措施未能有效應對市場環境變化,將繼續對開封炭素經營業績產生不利影響,從而影響公司承諾兌現。


  應對措施:公司將綜合研判個別國家貿易保護主義或政府政策對公司產品出口的影響,增強防范貿易制裁的能力,規避對企業的不利影響,加快融入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模式,進一步激發公司的創新潛能和市場競爭優勢,強化公司發展的內生動力,降低不可抗力風險對公司的影響,多渠道改善公司經營狀況,持續提升公司核心競爭力和抗風險能力。


  5、原材料價格波動風險


  2023年以來,硅片等主材市場價格波動過大、光伏產業鏈發展不均衡的問題依然沒有得到緩解,終端產品價格同樣波動加劇,受制于光伏產業鏈上游硅片價格波動過大及下游終端電站平價上網影響,電價片價格難以迅速響應,若未來公司主要原材料采購價格以及產品銷售價格仍波動較大,而公司未能通過向下游轉移或技術創新等方式有效應對,可能對公司的盈利水平產生不利影響。


  應對措施:公司對主要原材料的價格走勢進行動態跟蹤,根據價格變化及時調整原材料儲備,優化庫存管理,靈活實行以銷定產戰略,同時加強與上游原材料供應產業鏈的聯系,形成戰略合作,盡可能降低原材料價格波動帶來的不確定影響。


  6、應收賬款回收風險


  近年來我國制造業的發展政策不穩定,公司上下游客戶都存在著一定程度的運營壓力,市場下行傳導壓力依然較大,企業面臨的不確定、不穩定因素明顯增多,資金回籠方面帶來了很多不確定因素,一定程度上導致公司應收賬款回收的壓力增加。隨著未來公司經營規模進一步擴大,應收賬款余額將可能提高,如果公司出現大量應收賬款無法收回的情況,將會對公司的經營業績造成較大的不利影響。


  應對措施:公司將加強對客戶的信用管理,加大對客戶應收賬款催收的力度,提高公司應收賬款的質量和回款速度,對于周期較長或金額較大的款項,公司將定期與客戶對賬,加大款項的追討力度,增強公司的回款能力,同時將進一步完善公司內控制度,嚴格規范審批程序,加強產、供、銷往來款項的供應鏈管理,防范應收賬款壞賬風險,強化法律手段,保障公司合法利益。

      (來源鏈接:http://yuanchuang.10jqka.com.cn/20230821/c649905733.shtml)

     

Image

服務熱線:0359-5668082

文章詳情 DETAILS

文章詳情 DETAILS

您的位置:首頁?>文章詳情

同花順財經:易成新能2023年上半年度董事會經營評述


編輯:2023-08-22 17:00:53


      易成新能300080)2023年半年度董事會經營評述內容如下:

  一、報告期內公司從事的主要業務

  公司專注于新能源、新材料行業,產業布局涵蓋“光伏、儲能及碳材料產業”。涉及新能源行業主要業務有:*單晶硅電池片、光伏電站的投資建設運營、鋰離子電池的生產與銷售和全釩液流儲能電站開發建設運營;涉及新材料行業主要業務有:超高功率石墨電極、負極材料的生產與銷售


 ?。ㄒ唬┕舅鶎傩袠I發展情況


  1.新能源相關行業


 ?。?)光伏電池片行業


  受益于全球碳中和目標及各國具體路線圖的引導,2020年、2021年以及2022年,即使在全球經濟復蘇乏力的不利影響下,全球光伏應用市場仍然實現了快速增長,全年新增裝機容量分別達到約130GW、170GW和230GW,三年內復合增長率高達33.01%。根據IEA發布的《Renewables2022Analysisandforecastto2027》中的數據,在2022-2027年,全球可再生能源裝機增長近2400GW,是IEA預測有史以來*大的一次上調。到2025年,可再生能源當年年度發電量將超過煤炭,成為全球*大的電力來源。2023年,在光伏發電成本下降和全球綠色復蘇等有利因素的推動下,全球光伏新增裝機仍將快速增長,預計2023-2025年,全球光伏年均新增裝機將達到301-359GW。


  2023年上半年,我國光伏產品出口總額超過290億美元,同比增長約13%。電池片行業以單晶硅PERC電池為主,由于PERC電池產業化效率以達到23.5%,已經接近極限,而TOPCon、HJT、XBC技術逐漸成熟,市場占有率逐步擴大。TOPCon電池具有較高的性價比,新建的量產產線主要以TOPCon為主,其次是HJT、XBC,晶硅電池技術新一輪迭代開始發生。預計到2023年年底,TOPCon市場占有率將達到40%左右。


 ?。?)光伏發電行業


  根據國家能源局數據顯示,2022年全國新增光伏裝機87.41GW,同比增長59.3%。其中工商業分布式光伏裝機高達26.9GW,占新增裝機比重31%,一躍而起成為裝機增長的主要力量。主要原因是上游硅料產能不足,下游需求持續擴大,形成供需階段性不平衡,在光伏組件價格高企的背景下,集中式光伏受限于支架、土地、接入設備等成本費用較高,項目投資回報率較低,對光伏組件價格的波動敏感性較強,諸多投資商采取觀望態度,裝機增量不及預期。而工商業分布式光伏由于度電收入較高,電站系統的投資成本較低,較高的收益率對光伏組件價格波動容忍度較高,且以浙江、江蘇為首的東中部經濟發達地區優質企業眾多,能源消納能力強,屋頂資源分布廣泛,可開發空間巨大,受到投資方青睞。


  2023年上半年,隨著技術進步疊加硅料產能的釋放,光電轉化效率不斷提高,光伏發電平準化度電成本的下降將增厚光伏電站投資收益,集中式光伏可能迎來新一輪熱潮,同時也釋放更多符合收益條件的分布式屋頂資源,工商業及戶用光伏的投資意愿將得到刺激,整體呈現“三足鼎立,齊頭并進”的良好發展態勢。國家能源局7月27日發布的光伏發電建設運行情況顯示,2023年上半年新增并網容量7842.3萬千瓦,其中集中式光伏電站為3746萬千瓦,分布式光伏為4096.3萬千瓦,占全國新型電源裝機的56%。截至6月底,光伏發電累計裝機規模約4.7億千瓦,超過水電成為我國裝機規模第二大電源,僅次于煤電。


 ?。?)鋰離子電池行業


  電動工具的應用場景不斷豐富,電動工具因其高滲透率以及低值易耗的產品屬性,一直保持較高出貨量,進一步帶動三元圓柱電池的市場需求。2022年以來,國內市場整體呈穩中有升的趨勢。2023年上半年,我國鋰離子電池產業延續增長態勢。根據行業規范公告企業信息和行業協會測算,上半年全國鋰電池產量超過400GWh,同比增長超過43%,上半年鋰電池全行業營收達到6000億元。圓柱型電池持續呈現大型化趨勢。圓柱電池先后進行了直徑18mm、21mm再到現在46mm的持續升級。2023年全球大圓柱電池可匹配的市場需求為23GWh,其中儲能/動力分別為0.3/22.4GWh;2026年預計全球大圓柱電池需求有望達到238GWh,2023年-2026年年均復合增速為119%,而2026年全球大圓柱電池產能有望達到400GWh。


  (4)儲能行業


  國內峰谷價差拉動工商業儲能發展。據中關村儲能產業技術聯盟統計,2023年6月全國各地代理電價峰谷價差均值為0.69元/kWh,低于2022全年價差0.70/kWh,與2023年5月價差略有降低;已有16個地區峰谷價差達到工商業儲能實現經濟性的門檻價差0.70元/kWh;較2023年5月,僅廣西價差下降至0.70元/kWh以下。隨著部分區域的尖峰電價機制建立,給工商業儲能帶來了更大應用空間。預計2023年全球新型儲能裝機有望達到133GWh,2026年全球新型儲能新增裝機量有望達到810GWh,2023-2026年均復合增速達到82%。分地區來看,2026年美國/歐洲/中國新增裝機量分別為97/185/310GWh;分應用場景來看,表前儲能/工商業儲能/戶用儲能2026年新增裝機分別為548/75/187GWh。


  2022年國內首個100MW全釩液流電池并網發電,2023年首個吉瓦時級全釩液流電池項目正式開工,鋅基液流、鐵基液流技術逐漸走出實驗室,新型電化學儲能受到越來越多的資本關注??紤]到當前的技術進步與規模擴張速度,我們認為實際的降本速度有望更快,若按照2025-2030年10%-30%左右的裝機占比測算,則2025-2030年國內全釩液流電池新增裝機規模有望達到11-93GWh,發展空間巨大。


  2.新材料相關行業


  (1)石墨電極行業


  石墨電極是電爐煉鋼的重要高溫導電材料,通過石墨電極向電爐輸入電能,利用電極端部和爐料之間引發電弧產生的高溫為熱源,使爐料熔化進行煉鋼,其他一些電冶煉或電解設備也常使用石墨電極作為導電材料。石墨電極下游有鋼鐵,金屬硅,黃磷,電石等領域,其中鋼鐵行業占比達50%,是石墨電極*大的消費領域。在“雙碳”目標的引領下,國家大力發展電爐短流程煉鋼,這與國際發展趨勢相符。從國外數據來看,以歐盟為例,歐盟27國粗鋼產量1.526億噸,其中電爐鋼占比43.9%,比全球電爐鋼占比高15個百分點。相較于國外電弧爐煉鋼占比,當前我國電弧爐煉鋼占比約為10%,占比仍偏低。工業和信息化部、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生態環境部聯合發布《關于促進鋼鐵工業高質量發展的指導意見》,提出2025年我國電弧爐鋼產量占粗鋼總產量比例提升至15%以上的目標。預計2030年,社會廢鋼資源可達到4億噸;屆時電爐煉鋼會進入快速發展期,電爐鋼比例超過20%。


  今年以來,受國內外經濟形勢影響,鋼價下滑、電爐鋼產能利用率持續減少,對石墨電極的需求減少,同時受炭素行業競爭影響,石墨電極企業開工率不足,產品價格持續下滑,壓縮上半年石墨電極需求。2023年上半年中國石墨電極產量先增后減,從二季度開始,隨著鋼廠停工檢修增多,石墨電極企業生產消極,基本都在控產減產或者通過生產其他石墨制品來平衡利潤,石墨電極供應明顯減少。近日政治局會議對下半年經濟工作定調穩中求進,政策將繼續在消費和投資端輕點油門,房地產政策大概率繼續優化,在此刺激下,市場對下半年國內經濟形勢的預期也轉向樂觀,鋼鐵行業需求將有一定恢復,但終端需求被提振并傳遞到石墨電極市場仍需時日,不過8月在原料上漲的推動下,有望帶動石墨電極價格迎來拐點,預計下半年國內石墨電極價格將以穩中上行為主。


 ?。?)負極材料行業


  鋰離子電池負極材料主要分為碳系材料和非碳系材料。其中非碳系材料的上游包括硅、鈦、碳酸鋰等原料。鋰離子電池負極材料下游行業為鋰離子電池行業,具體產品分為動力鋰離子電池、消費鋰離子電池及儲能鋰離子電池。近年來,中國新能源汽車行業發展迅猛,其中新能源純電動汽車增量明顯。新能源純電動汽車產銷量的爆發推動了動力鋰離子電池相關行業快速發展,受動力鋰離子電池市場需求的大幅上升,鋰離子電池負極材料的市場需求顯著增長。根據高工產研鋰電研究所(GGII)調研數據顯示,我國鋰離子電池負極材料市場規模由2018年105億元增至2022年187.7億元,年均復合增長率為15.63%。2023年上半年中國鋰電負極材料市場行情呈現走低趨勢,截止到6月30日,中國鋰電負極材料市場價格為46222元/噸,較年初下降6945元/噸,跌幅為13.06%。五月份開始負極材料企業開工情況出現好轉,負極主流大廠訂單小幅增加,但中小型負極企業仍維持偏中低位的生產水平,短期內負極材料市場仍以消耗庫存為主,需求面好轉仍需時間。預計2023年下半年中國鋰電負極材料市場或將呈現穩中有升的狀態,市場均價會有一定程度反彈。


 ?。ǘ┲饕獦I務


  1、新能源業務


 ?。?)*單晶硅電池片


  *單晶硅電池片是以高純的單晶硅片為原料,經過生產加工而成的一種太陽能電池片。該業務在公司的控股子公司平煤隆基運營,平煤隆基是一家專注于生產和銷售*單晶硅電池片的高新技術企業,*單晶硅太陽能電池片的規劃產能4GW,分兩期建設。一期、二期項目分別于2017年3月、2020年8月建成投產。目前公司共有26條生產線,經過不斷的技術升級和產能提升,實際產能達到10GW。光電轉換效率由投產之初的19.8%提升至目前的23.70%,達到全球行業量產領先水平。


  平煤隆基全資子公司河南平煤隆基光伏材料有限公司,建設年產3,000萬套光伏組件金屬加工項目,二期項目正在規劃中,建成后公司年產量達到6600萬套。目前公司三大車間,擠壓車間共20條線、氧化車間有直行線與U行線、深加工車間有9組自動線。經過不斷的技術升級和產能提升,實際產能已具備滿產條件。主要產品為光伏組件鋁邊框,主用于太陽能鋁型材邊框、太陽能光伏支架、太陽能光伏瓦扣件等。


  主要產品及其用途:主要產品為SE+PERC單雙面*電池M10(182mm)大尺寸電池等。其用途為光伏組件制造原料,產品廣泛應用于空間站和地面光伏電站。


  經營模式:平煤隆基采購原材料硅片主要通過議價采購,與供應商簽訂年度框架采購協議,于每月簽訂采購訂單;采購生產用輔料主要通過招標方式,按照相關招標管理辦法執行。平煤隆基主要產品均為自主生產,采用以銷定產的模式,制訂生產計劃。公司主營業務定價模式采用直接銷售模式,根據市場情況定價,以月訂單的形式進行議價銷售,結算方式根據客戶分為多種,一是與主要客戶簽訂年度銷售框架協議,于每月簽訂銷售訂單,并給予一個月賬期,二是其他客戶一般都為固定賬期發貨或預付款發貨。


  市場地位:平煤隆基電池片量產轉換效率高,成品率穩定,產品質量好且穩定,在行業內處于領先地位。2022年,全球電池片產能達到583GW,按照公司目前產能,占全球市場份額1.7%。


  主要的業績驅動因素:一是受原材料價格影響。2023年以來,硅片等主材市場價格波動過大、光伏產業鏈發展不均衡的問題依然沒有得到緩解,終端產品價格同樣波動加劇,受制于光伏產業鏈上游硅片價格波動過大及下游終端電站平價上網影響,電價片價格難以迅速響應,造成公司產品毛利率波動較大,盈利水平不穩定。二是技術驅動。平煤隆基擁有單晶硅電池片相關專利53項,項目采用行業先進的PERC工藝技術,生產的*單晶硅電池片轉換效率可達23.70%,光電轉換效率行業領先。


 ?。?)太陽能電站


  光伏電站是利用晶硅板產生的光生伏*應,將產生的直流電通過逆變器轉化為交流電,通過升壓變壓站升壓后輸送至電網,通過電網輸電線路將電能傳輸到用電端。該業務在全資子公司中原金太陽300606)及其下屬公司運營,中原金太陽專注于分布式光伏電站的開發、設計、建設和運維,推進分布式光伏和“光伏+”應用,向市場提供分布式光伏電站項目建設的完整解決方案、項目建設總承包和合同能源管理,以獲得項目建設系統集成收入和電力銷售收入為主要盈利模式。中原金太陽充分利用中國平煤神馬現有屋頂、工業空地、荒山荒地、鐵路沿線等場地資源;依托以中國平煤神馬在省內地市企業為主體,利用渠道資源,*開發河南省內市場,在河南具有較大影響力。截至2023年6月30日,中原金太陽裝機容量139.67MW,2023年半年度光伏電站累計發電量6,553.87萬度。


  主要產品及其用途:主要以投資開發光伏電站業務為主。集中式光伏電站主要應用于山地、水面、荒漠等較為寬闊的地域,規模普遍較大;分布式光伏電站主要應用于建筑物表面,工商業屋頂分布式電站居多,一般裝機規模小,安裝較為靈活。


  經營模式:光伏電站主要分為集中式地面電站和分布式光伏電站。集中式光伏電站一般均在20MW以上,以“全額上網”方式為主,指企業直接上網發電銷售給國家電網;分布式光伏電站一般采用“自發自用、余電上網”模式?!白园l自用”指發電優先銷售給屋頂所屬工商企業,價格在工商企業所在地大工業用電電價的基礎上打折,可與企業協商確定?!坝嚯娚暇W”指企業未消納部分銷售給國家電網。


  主要的業績驅動因素:一是市場驅動。2023年新增光伏發電并網裝機中,光伏發電集中式、分布式與戶用三足并舉的發展趨勢明顯。分布式、戶用光伏已經成為我國如期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和落實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力量。而分布式光伏電站的開發是全資子公司中原金太陽戰略發展方向。二是產能驅動。中原金太陽規劃十四五期間建設3GW風光清潔能源電站目標,達成后有利于提高公司的盈利能力。


 ?。?)鋰離子電池


  鋰電池具有電壓高、體積小、質量輕、比能量高、無記憶效應、無污染、自放電小、壽命長等優點。該業務在公司的控股子公司易成陽光運營,建設有年產1.5GWh鋰電池項目,主要生產18650和21700圓柱形鋰離子電池,產品擁有四個方面優勢:更高的充放電倍率、更低的放電溫升、更高的安全性能、更長的使用壽命;支持2C、3C大倍率快充。


  主要產品及其用途:主要產品有18650和21700圓柱形鋰離子電池。其應用已經滲透到民用以及軍事應用的多個領域,包括移動電話、筆記本電腦、攝像機、數碼相機等輕薄短小、多功能的便攜式電子產品應用上迅速普及。


  經營模式:易成陽光基于兩條18650、21700鋰電池生產線,依據自主研發的產品配方,自主采購物料,生產制造鋰電池并向下游市場銷售從而獲取收入利潤。其采購模式分為兩種:招標采購和議價采購。采購原材料主要通過招標采購,與供應商簽訂年度框架采購協議,于每月簽訂采購訂單。采購生產用輔料主要通過招標方式,按照相關招標管理辦法執行。在流標的情況下,為了不影響公司的正常運營,會采用議價采購。易成陽光采用以銷定產的模式,根據銷售計劃進行分解并制定生產計劃,根據生產計劃制定生產物料需求計劃,車間根據生產計劃組織生產。公司采取直銷制和代理制相結合的銷售模式,其中直銷模式由公司招聘業務員直接對接客戶,有針對性的銷售、開發以及市場維護;代理制模式由公司甄選優秀代理商與其簽訂代理協議并給予發放代理授權書,授權其代理公司系列產品宣傳、銷售、客戶服務等相關業務經營及推廣事宜。


  主要的業績驅動因素:一是技術驅動,易成陽光引入韓國裝配線后,產線自動化程度及自動生產速率達到國內同類企業領先水平,產品性能指標及一致性等方面優勢較為明顯。設備通過適配性調整,可以根據不同市場需求,快速適應各種型號圓柱電池生產需要,具有一定的產線優勢。二是市場驅動,國內廠商成本優勢顯著,在技術層面沒有顯著差異的背景下,國產替代已成為趨勢。一方面,電動工具的替換比較頻繁,有存量替換需求;另一方面大型電動設備無繩滲透率還比較低,未來大型電動設備無繩滲透率還有很大的上升空間,鋰離子電池需求空間進一步打開。


 ?。?)全釩液流儲能電站


  液流電池是一種具備較大潛力的電化學儲能技術,全釩液流電池是目前技術*為成熟、產業化程度*高的液流電池技術。全釩液流電池具備安全、長壽、低衰減、靈活等多方面優勢,釩資源儲量豐富且自主可控。按當前的技術水平,1GWh的全釩液流電池所需的釩金屬用量不到0.5萬噸,且釩電解液可長期循環使用,全釩液流電池主要適用于大規模、長周期的儲能場景。


  主要產品及其用途:公司主要產品為全釩液流電池電堆,并開發建設、運營維護全釩液流儲能電站。全釩液流電池電堆主要用于發電側儲能、電網側儲能、用戶側儲能。


  經營模式:公司采用研發+生產+銷售+售后的經營模式。開封時代技術來源于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已完全掌握新一代全釩液流電池儲能技術,具備300MW/年全釩液流電池儲能系統產能,核心關鍵部件已實現自主研發生產,在技術研發及產品生產領域在行業內具有領先優勢,已具備液流電池材料批量生產、模塊設計制造、系統集成控制完整的自主知識產權體系。通過與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合作用第二代全釩液流電池儲能技術研發生產全釩液流電池電堆,并為客戶開發建設全釩液流儲能電站,建成為客戶提供運營維護服務。


  主要的業績驅動因素:一是政策驅動。國家發改委、國家能源局2021年7月發布《關于加快推動新型儲能發展的指導意見》,在向碳達峰、碳中和目標前進的道路上,需要構筑安全*、清潔低碳的能源體系。該指導意見指出,到2025年完成新型儲能從商業化初期到規模化發展的轉變,裝機規模達到30GW以上,到2030年實現新型儲能*市場化發展。二是技術成熟。開封時代具有國際領先的電堆焊接密封技術、電堆組裝工藝。在提升電堆密封可靠性和裝配工藝的同時,節省了膜材料、雙極板及密封材料用量,提高了空間利用效率。


  2、新材料業務


  (1)超高功率石墨電極


  石墨電極以石油焦、針狀焦為骨料,煤瀝青作結合劑,經混捏、壓型、焙燒、石墨化、機加工等工序制成,是鋼鐵生產所需的重要耗材。該業務在公司全資子公司開封炭素運營。開封炭素具有超高功率石墨電極完整產業鏈,生產包括針狀焦、黏結劑瀝青、超高功率石墨電極(UHPΦ400mm-Φ800mm)及特種石墨材料。公司下屬子公司:鞍山中特、首成科技擁有針狀焦產能10萬噸/年,其生產的煤系針狀焦產品質量在國內同行業中處于領先地位,已用于制造直徑700mm及其以下各種規格的超高功率石墨電極,各項質量指標均滿足產品要求,在業界知名度較高。根據中國炭素行業協會相關數據,開封炭素Ф600mm、Ф700mm超高功率石墨電極國內市場占有率穩居全國前三。開封炭素已成為我國超高功率石墨電極領域重要的研發、生產和人才基地。


  主要產品及其用途:主要產品為Ф600mm、Ф700mm超高功率石墨電極,其主要用途為應用于鋼鐵電爐冶煉,是電爐煉鋼或鋰弧電爐使用的耐高溫、耐氧化的導電材料。


  經營模式:開封炭素采購由生產管理中心根據銷售部門的銷售計劃制定月度生產計劃,并制定相應的采購方案。公司根據下游需求和產品特征,一般采取“訂單+計劃”的生產模式。由于客戶群體主要定位于大中型鋼鐵生產企業,因此公司的銷售業務以直接銷售為主,代理銷售為輔的銷售模式。


  主要的業績驅動因素:一是技術驅動,開封炭素打破了我國炭素行業生產技術落后,大規格超高功率石墨電極長期依賴進口,不能滿足鋼鐵工業發展需要的局面,填補了國內空白,使中國成為繼美國、德國和日本之后第四個能夠生產大規格超高功率石墨電極的國家,對提高我國炭素行業的整體技術水平,促進鋼鐵工業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二是市場驅動,鋼鐵產業的結構調整必將帶動石墨電極行業發展,尤其是隨著超高功率煉鋼技術的普及以及直流電弧爐的發展,大規格超高功率石墨電極國際市場需求將穩步增加。


 ?。?)負極材料


  負極材料是電池在充電過程中鋰離子和電子的載體,起著能量的儲存與釋放的作用。在電池成本中,負極材料約占了5%-15%,是鋰離子電池的重要原材料之一。公司負極材料的研發、生產和銷售在全資子公司中平瀚博、易成瀚博、南陽天成,控股子公司青海天藍運營。中平瀚博在行業內連續四年榮獲“中國鋰電池負極產材料十大品牌企業”殊榮,先后通過了ISO9001質量體系認證、ISO14001環境體系認證、ISO45001職業健康體系認證、IATF16949汽車行業體系認證,是“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河南省科技型中小企業”、“河南省省級企業技術中心”,是負極材料產業的發展支柱企業。


  主要產品及其用途:公司打造負極材料一體化產業鏈,主要產品為鋰電池負極材料,產品廣泛應用于數碼、儲能、動力電池等行業高端領域。


  經營模式:公司產品采購主要是按照“以產定購”的管理模式,由相關部門根據生產計劃制定采購計劃,由采購部負責統一采購。生產模式以根據下游客戶需求和產品工藝性能要求,以“以銷定產”為主的生產模式和“備貨型生產”為輔相結合的生產模式。由于客戶群體定位以大中型動力電池企業和數碼電池企業為主,市場份額以南方珠三角、江浙滬為主,因此公司采取直銷制和代理制相結合的銷售模式,其中直銷模式由公司招聘業務員直接對接客戶,有針對性的銷售、開發以及市場維護。


  主要的業績驅動因素:一是全產業鏈優勢,公司通過構建“石墨化—負極材料—鋰離子電池”的產業鏈發展模式,有利于加快負極材料業務形成全產業鏈,降低負極材料生產成本,完善產品結構,提升盈利能力。二是市場驅動,人造石墨為市場主流,占比不斷提升。受益于下游新能源車高景氣,負極材料出貨量不斷攀升,各種類型的負極材料占比也在動態調整中,人造石墨占比呈逐漸上升趨勢,目前穩定占據市場份額80%以上。

      

       二、核心競爭力分析


 ?。ㄒ唬┓€定的核心管理團隊,戰略引領強執行力高


  公司在董事會的統一領導下,始終堅持以質量效益為中心,以改革創新為根本動力,不斷開創轉型發展新局面。公司核心管理團隊穩定,年齡結構合理,通過長期深耕新能源、新材料行業積累了豐富的管理經驗,具備較強的戰略思考能力和*的戰略執行能力,公司核心管理團隊能夠根據行業趨勢、競爭格局、公司自身情況的變化,以客戶為中心,以發展為核心,以擔當為重心,持續進行深入進行行業分析研究,聚焦主賽道,把握好主航道,有效實施組織變革,核心管理層重視創新引領,注重團隊組織文化建設對企業發展的支撐性作用,報告期內,公司產業結構調整步伐不斷加快。


 ?。ǘ┩晟频漠a業鏈條體系,協同融合進一步突顯


  公司堅定走“新能源、新材料”的發展戰略,主營業務集中在光伏、碳材料及儲能產業。經過多年的產業布局,目前已打通“光伏電池片及組件生產—光伏電站建設—儲能”“負極材料-鋰電池生產-儲能”“煤焦油—瀝青—延遲瀝青焦—針狀焦—超高功率石墨/負極材料”產業鏈條,加快負極材料一體化產業布局,產業協同帶來的成本優勢逐步突顯。


 ?。ㄈ┫冗M的精益化管理模式,生產單位降本增效


  公司具有多年的制造業生產經營管理優勢。通過對生產經營管理的不斷創新,不斷完善新的管理機制,將“精細化管理”貫穿于采購、生產、質量、銷售、財務管理等一系列環節。為加強成本管理、提高成本意識,及時發現生產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在公司各單位推行“日成本、日利潤”管理法,使各單位管理層能夠及時掌握日常經營管理情況,了解各產品利潤貢獻率,為生產經營決策提供參考依據。公司對年度重點工作逐項分解,每月跟蹤落實,有效推動各項工作按計劃順利開展。并扎實開展調研工作,掌握生產單位真實情況,深度了解掌握各單位詳細的生產經營情況,為統籌發展提供了重要的數據支撐。


 ?。ㄋ模﹫詫嵉膬炔靠刂乒芾?,風險防控化解能力強


  公司秉承穩健經營的原則,注重風險控制。公司實施資金集中統一管理,完善了公司內部規范性文件,報告期內對企業結構進行了進一步優化,降低了企業負擔與發展風險。新疆龍海硅業19.35%股權成功實現掛牌轉讓,恒銳新債務化解取得新突破。公司優化拓寬資本工具使用方式,靈活處置資產,提高資金使用效率,有效支撐了項目建設和企業發展。在公司經營規模持續高速增長過程中,資產負債率始終保持在合理水平,表現出良好的償債能力和抗風險水平。


 ?。ㄎ澹﹥炐愕漠a業創新能力,科研成果轉化成績斐然


  公司高度重視科技創新,公司及下屬企業先后組建了“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中國科學院電工研究所合作實驗室”“河南省炭素材料研究院士工作站”“河南省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河南省博士后創新實踐基地”“河南省*單晶硅太陽能電池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河南省石墨材料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河南省先進碳化硅材料重點實驗室”“高性能碳材料全流程重點實驗室”“河南開炭新材料設計研究院”“河南中原金太陽電力設計研究院”等科研機構,不斷搶占新能源、新材料產業制高點。截至披露日,公司共有業務相關專利309項。


 ?。┷`行綠色低碳安全生產,推動公司可持續發展


  公司建立三級安全生產管理架構,壓實主體責任,加強安全監管與檢查,落實“十五條硬措施”實施方案,跟蹤問效,推進安全生產專項整治行動圓滿收官。切實履行環境保護和污染治理的主體責任,強化環境保護源頭控制及全過程監控治理,統籌做好節能減排。2023年上半年公司實現了安全生產零事故。未來公司將繼續以科技創新驅動企業健康、可持續發展;細化產銷銜接,重視產品質量,以優異的產品質量和售后服務市場;走以科技創新型、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的可持續發展之路。


       三、公司面臨的風險和應對措施


  1、國家政策變化風險


  新能源和新材料產業是國家重點扶持和發展的高新技術產業。隨著國家碳達峰、碳中和能源轉型政策的加快實施,光伏電站投資成本快速下降,光伏行業巨大的增量空間,將成為未來的主力能源,若國家和地方政府對出臺的相關政策進行調整,將可能對公司的經營業務產生一定影響。


  應對措施:通過持續的技術創新提升盈利能力,以應對國家政策調整帶來的影響;持續關注國家和各地政府的相關政策,在產業投入時進行充分的調研和論證,并及時調整業務投入,降低政策波動帶來的不確定性影響;適時引入外部資本,實現優勢互補,分擔投資風險。


  2、市場競爭風險


  近年來,國家與地方政府先后出臺了各種政策扶持新能源、新材料產業的發展,公司面臨著良好的發展機遇,但是目前國內經營負極材料、光伏電站的企業數量較多,政策變化加快淘汰落后產能的步伐,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行業集中度,加劇了行業內頭部企業的競爭程度。如果未來行業競爭格局發生重大變化,而公司不能進一步鞏固和提升現有市場地位,將面臨喪失競爭優勢和市場份額下降的風險。


  應對措施:公司將積極關注行業市場變化趨勢,充分發揮公司的核心競爭力和全產業鏈優勢、技術優勢和品牌優勢,通過持續增加研發投入,完善公司產業鏈條,及時調整公司戰略規劃,進一步強化公司治理和精細化管理,加強內控管理建設,持續提升公司的競爭力。


  3、技術迭代風險


  隨著市場競爭的加劇,技術更新換代周期逐漸縮短。為保持競爭優勢,公司需對產品性能及生產流程持續進行優化升級。公司如果遇到技術研發進度緩慢、技術及產品更新換代速度過快以及技術成果轉化不力等不確定性因素,可能導致公司在新技術、新產品研發失敗或投入市場的新產品的質量無法滿足下游客戶的需求,無法如期為公司帶來預期的收益,對公司的發展產生不利影響。


  應對措施:公司將定期進行技術評估和規劃,建立定期的技術評估機制,及時了解市場趨勢和競爭態勢,規劃公司的技術發展方向。這有助于提前預估技術更新的需求并進行相應準備。加強研發團隊的組織和管理,提升研發團隊的整體能力,加強團隊協作和溝通,確保研發進度符合預期。強化技術轉化能力,加強技術成果的轉化和商業化能力。與市場接觸緊密,了解消費者需求,確保技術更新換代的產品滿足市場需求。建立合適的技術轉移機制,提高技術轉化的效率。


  4、國際商務政治風險


  2021年1月5日,開封炭素被美國OFAC(美國財政部海外資產控制辦公室)列入SDN(特別指定國民清單)名單,開封炭素海外訂單結算及金融機構貸款受到重大影響,若政治環境持續惡化,美國制裁影響不能*,或公司采取的相關措施未能有效應對市場環境變化,將繼續對開封炭素經營業績產生不利影響,從而影響公司承諾兌現。


  應對措施:公司將綜合研判個別國家貿易保護主義或政府政策對公司產品出口的影響,增強防范貿易制裁的能力,規避對企業的不利影響,加快融入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模式,進一步激發公司的創新潛能和市場競爭優勢,強化公司發展的內生動力,降低不可抗力風險對公司的影響,多渠道改善公司經營狀況,持續提升公司核心競爭力和抗風險能力。


  5、原材料價格波動風險


  2023年以來,硅片等主材市場價格波動過大、光伏產業鏈發展不均衡的問題依然沒有得到緩解,終端產品價格同樣波動加劇,受制于光伏產業鏈上游硅片價格波動過大及下游終端電站平價上網影響,電價片價格難以迅速響應,若未來公司主要原材料采購價格以及產品銷售價格仍波動較大,而公司未能通過向下游轉移或技術創新等方式有效應對,可能對公司的盈利水平產生不利影響。


  應對措施:公司對主要原材料的價格走勢進行動態跟蹤,根據價格變化及時調整原材料儲備,優化庫存管理,靈活實行以銷定產戰略,同時加強與上游原材料供應產業鏈的聯系,形成戰略合作,盡可能降低原材料價格波動帶來的不確定影響。


  6、應收賬款回收風險


  近年來我國制造業的發展政策不穩定,公司上下游客戶都存在著一定程度的運營壓力,市場下行傳導壓力依然較大,企業面臨的不確定、不穩定因素明顯增多,資金回籠方面帶來了很多不確定因素,一定程度上導致公司應收賬款回收的壓力增加。隨著未來公司經營規模進一步擴大,應收賬款余額將可能提高,如果公司出現大量應收賬款無法收回的情況,將會對公司的經營業績造成較大的不利影響。


  應對措施:公司將加強對客戶的信用管理,加大對客戶應收賬款催收的力度,提高公司應收賬款的質量和回款速度,對于周期較長或金額較大的款項,公司將定期與客戶對賬,加大款項的追討力度,增強公司的回款能力,同時將進一步完善公司內控制度,嚴格規范審批程序,加強產、供、銷往來款項的供應鏈管理,防范應收賬款壞賬風險,強化法律手段,保障公司合法利益。

      (來源鏈接:http://yuanchuang.10jqka.com.cn/20230821/c649905733.shtml)

     

版權所有:山西北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備案號:晉ICP備2022006699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