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https://oss.lcweb01.cn/joomla/20230113/8371f9078d8f68585e294c22e52f5d66.png)
![](https://oss.lcweb01.cn/joomla/20230418/94341867758b291ce9c84c083f26f6fe.jpg)
![](https://oss.lcweb01.cn/joomla/20220630/9e85fc71e2744b31ff1d3b23b24292b8.jpg)
![](https://oss.lcweb01.cn/joomla/20220630/a4d45357efbe45c1db5eec81ab73c892.jpg)
石墨電極廠都去做鋰電負極了?專家:別盲目轉型
編輯:2023-03-06 08:56:05
財聯社2月27日訊(記者 張良德)過去兩年,國內電弧爐企業開工率整體處于較低水平,對上游石墨電極市場需求不足,加之石墨負極材料廠搶購推升原料價格,相當一部分石墨電極生產企業跟隨市場熱點向石墨負極材料轉型。
日前召開的中國碳素網碳素新材料產業鏈高峰論壇會議中,有行業專家表示,不建議石墨電極企業盲目轉型,電池負極企業面臨產能過剩,降本增效已十分緊迫。
鋼企電弧爐開工不足,上游石墨電極廠承壓
近兩年石墨電極行業生存環境持續變差,一方面原料端石油焦、針狀焦、煤瀝青等價格持續上漲,另一方面由于俄烏局勢對全球經濟沖擊以及地產需求回落和疫情影響,下游電爐鋼企業整體開工率不足,對石墨電極等耗材需求清淡。
中國炭素行業協會名譽會長孫慶在會上表示,由于2022年鋼鐵行業大面積虧損,直接沖擊石墨電極行業,電極價格從2022年7月份開始持續下滑,現在石墨電極生產企業多數已是虧損。
?
專家介紹國內炭素行業及石墨電極行業發展情況(圖片來源:中國碳素網供圖)
四川廣漢士達炭素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王中林對財聯社記者表示:“由于電爐煉鋼開工率不高,而石墨電極行業將近80%都是供給鋼企電弧爐,這對石墨電極市場的沖擊還是非常大的?!?/p>
中國碳素網數據顯示,石墨電極行業產能約180萬噸,2022年產量不足80萬噸,行業整體開工率僅42%。
對下游鋼企來說,一方面鋼材價格下滑擠壓行業利潤,另一方面則是廢鋼原料高位運行及電價、耗材等生產費用較高,導致電弧爐開工即虧損。鋼企為提效降本,逐漸淘汰小噸位電弧爐,置換為超高功率大噸位電弧爐,石墨電極市場內部需求結構也出現一定變化。
2022年鋼企電弧爐產能置換節奏加快,據我的鋼鐵統計,共涉及17家鋼廠,2278萬噸產能,鋼企紛紛將小型電弧爐置換為100T以上超高功率大噸位電弧爐。如重慶某鋼鐵有限公司將2座70T電弧爐產能置換成1座130T電弧爐,華中某鋼廠原有的4座70T以下的電弧爐置換成2座100T電弧爐。
王中林介紹道,產品向大規格的超高功率方向發展,從去年看即使行業整體下滑比較厲害,但600mm以上超高功率石墨電極的需求下降比例也僅有10%,而普高和高功率石墨電極需求下降了將近30%。
轉型受阻,負極材料產能過剩
行業出現虧損的另一個原因是,隨著新能源車的普及,鋰電池的需求量增加,石墨負極材料和石墨電極原料高度相似,兩者對原材料的爭奪不可避免。而負極材料價格和行業利潤遠高于石墨電極,造成負極材料廠在爭奪原料資源的過程中,不斷推高石油焦、針狀焦等原料價格。
而由于負極材料行業利潤更高,且轉型難度較低,部分石墨電極廠將石墨負極材料作為企業轉型的重要突破方向。方大炭素(600516.SH)公司董事長黨錫江曾表示,石墨負極和石墨電極可謂“同宗同源”,原材料相同,炭化、石墨化工藝設備相通,只是在原材料添加、加工精度等方面略有不同,生產端的調整比較靈活。
負極材料短期供需矛盾疊加對下游新能源市場的樂觀預判,一些石墨電極廠紛紛加入轉型大軍。僅上市公司方面就有龍蟒佰利(002601.SZ),方大炭素等企業通過自身或旗下子公司的石墨電極企業切入負極材料市場。此外,索通發展(603612.SH)也宣布借助石油焦集中采購、全球采購的原料端優勢進軍負極材料行業。
隨著石墨電極廠、焦企拓展產業鏈以及負極材料企業自身擴產,負極材料出貨量大幅增加。孫慶介紹道,負極材料2021年出貨量77.9萬噸,較2020年增長了86%,中國的出貨量在全球占比接近90%,2022年繼續保持高增長,出貨量135萬噸,同比增長90%,其中人造負極占主導地位。
市場供需格局隨之出現明顯變化。孫慶表示:“產能的快速增長對供需結構有直接影響,負極材料生產企業和代加工企業,經濟效益都出現大幅度下滑?!?/p>
中南大學周向陽教授在會上稱,目前石墨化的加工費用已出現直線下滑,有些新進入企業以接近成本的低價爭搶訂單,還有部分已經開始虧損,鋰離子電池負極生產企業降本增效已十分緊迫。
中鋁集團沈陽鋁鎂設計研究院副總工孫毅對財聯社記者表示,不建議碳素行業企業盲目轉型都去做石墨負極材料。負極材料作為汽車產業鏈的一環,進入主流車企供應鏈需要較長時間,從時間上來說,對企業也不太合適。(財聯社記者 張良德)
(來源鏈接:https://new.qq.com/rain/a/20230227A087GZ00 原標題:鋼企電爐不開工,石墨電極都去做鋰電負極了,專家喊話“產能過剩別盲目轉型” )
![Image](https://oss.lcweb01.cn/joomla/20230113/8371f9078d8f68585e294c22e52f5d66.png)
服務熱線:0359-5668082
![](https://oss.lcweb01.cn/joomla/20230418/f1c794653aa0043e913b0eb344015a8d.jpg)
![](https://oss.lcweb01.cn/joomla/20220627/fd225bb4cbecba31ae7fd56e7bbf83d0.jpg)
![](https://oss.lcweb01.cn/joomla/20220630/8b24b502452d23a16415f221c8de6cc1.jpg)
文章詳情 DETAILS
文章詳情 DETAILS
石墨電極廠都去做鋰電負極了?專家:別盲目轉型
編輯:2023-03-06 08:56:05
財聯社2月27日訊(記者 張良德)過去兩年,國內電弧爐企業開工率整體處于較低水平,對上游石墨電極市場需求不足,加之石墨負極材料廠搶購推升原料價格,相當一部分石墨電極生產企業跟隨市場熱點向石墨負極材料轉型。
日前召開的中國碳素網碳素新材料產業鏈高峰論壇會議中,有行業專家表示,不建議石墨電極企業盲目轉型,電池負極企業面臨產能過剩,降本增效已十分緊迫。
鋼企電弧爐開工不足,上游石墨電極廠承壓
近兩年石墨電極行業生存環境持續變差,一方面原料端石油焦、針狀焦、煤瀝青等價格持續上漲,另一方面由于俄烏局勢對全球經濟沖擊以及地產需求回落和疫情影響,下游電爐鋼企業整體開工率不足,對石墨電極等耗材需求清淡。
中國炭素行業協會名譽會長孫慶在會上表示,由于2022年鋼鐵行業大面積虧損,直接沖擊石墨電極行業,電極價格從2022年7月份開始持續下滑,現在石墨電極生產企業多數已是虧損。
?
專家介紹國內炭素行業及石墨電極行業發展情況(圖片來源:中國碳素網供圖)
四川廣漢士達炭素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王中林對財聯社記者表示:“由于電爐煉鋼開工率不高,而石墨電極行業將近80%都是供給鋼企電弧爐,這對石墨電極市場的沖擊還是非常大的?!?/p>
中國碳素網數據顯示,石墨電極行業產能約180萬噸,2022年產量不足80萬噸,行業整體開工率僅42%。
對下游鋼企來說,一方面鋼材價格下滑擠壓行業利潤,另一方面則是廢鋼原料高位運行及電價、耗材等生產費用較高,導致電弧爐開工即虧損。鋼企為提效降本,逐漸淘汰小噸位電弧爐,置換為超高功率大噸位電弧爐,石墨電極市場內部需求結構也出現一定變化。
2022年鋼企電弧爐產能置換節奏加快,據我的鋼鐵統計,共涉及17家鋼廠,2278萬噸產能,鋼企紛紛將小型電弧爐置換為100T以上超高功率大噸位電弧爐。如重慶某鋼鐵有限公司將2座70T電弧爐產能置換成1座130T電弧爐,華中某鋼廠原有的4座70T以下的電弧爐置換成2座100T電弧爐。
王中林介紹道,產品向大規格的超高功率方向發展,從去年看即使行業整體下滑比較厲害,但600mm以上超高功率石墨電極的需求下降比例也僅有10%,而普高和高功率石墨電極需求下降了將近30%。
轉型受阻,負極材料產能過剩
行業出現虧損的另一個原因是,隨著新能源車的普及,鋰電池的需求量增加,石墨負極材料和石墨電極原料高度相似,兩者對原材料的爭奪不可避免。而負極材料價格和行業利潤遠高于石墨電極,造成負極材料廠在爭奪原料資源的過程中,不斷推高石油焦、針狀焦等原料價格。
而由于負極材料行業利潤更高,且轉型難度較低,部分石墨電極廠將石墨負極材料作為企業轉型的重要突破方向。方大炭素(600516.SH)公司董事長黨錫江曾表示,石墨負極和石墨電極可謂“同宗同源”,原材料相同,炭化、石墨化工藝設備相通,只是在原材料添加、加工精度等方面略有不同,生產端的調整比較靈活。
負極材料短期供需矛盾疊加對下游新能源市場的樂觀預判,一些石墨電極廠紛紛加入轉型大軍。僅上市公司方面就有龍蟒佰利(002601.SZ),方大炭素等企業通過自身或旗下子公司的石墨電極企業切入負極材料市場。此外,索通發展(603612.SH)也宣布借助石油焦集中采購、全球采購的原料端優勢進軍負極材料行業。
隨著石墨電極廠、焦企拓展產業鏈以及負極材料企業自身擴產,負極材料出貨量大幅增加。孫慶介紹道,負極材料2021年出貨量77.9萬噸,較2020年增長了86%,中國的出貨量在全球占比接近90%,2022年繼續保持高增長,出貨量135萬噸,同比增長90%,其中人造負極占主導地位。
市場供需格局隨之出現明顯變化。孫慶表示:“產能的快速增長對供需結構有直接影響,負極材料生產企業和代加工企業,經濟效益都出現大幅度下滑。”
中南大學周向陽教授在會上稱,目前石墨化的加工費用已出現直線下滑,有些新進入企業以接近成本的低價爭搶訂單,還有部分已經開始虧損,鋰離子電池負極生產企業降本增效已十分緊迫。
中鋁集團沈陽鋁鎂設計研究院副總工孫毅對財聯社記者表示,不建議碳素行業企業盲目轉型都去做石墨負極材料。負極材料作為汽車產業鏈的一環,進入主流車企供應鏈需要較長時間,從時間上來說,對企業也不太合適。(財聯社記者 張良德)
(來源鏈接:https://new.qq.com/rain/a/20230227A087GZ00 原標題:鋼企電爐不開工,石墨電極都去做鋰電負極了,專家喊話“產能過剩別盲目轉型” )
版權所有:山西北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備案號:晉ICP備2022006699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