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央企碳達峰“路線圖”漸明 綠色低碳技術研發正酣


編輯:2022-10-10 14:30:28

      

      □國資委日前召開中央企業碳達峰、碳中和工作推進會,要求中央企業要“一企一策”制定碳達峰行動方案。截至目前,已有近20家央企發布了碳達峰行動方案或工作計劃。根據國資委相關規劃要求,將組織各中央企業于2022年底前完成自身碳達峰行動方案編制


  □“綠色低碳技術研發”被多家央企列入企業碳達峰、碳中和行動方案,并將重點突破方向進行細化梳理。近期,多家央企綠色低碳技術創新和推廣應用迎來新進展


  ◎記者張問之


  今年9月,鞍鋼集團全球首套綠氫零碳流化床高效煉鐵新技術示范項目開工,中國石油最大光伏發電項目啟動,中國建材集團世界首套玻璃熔窯二氧化碳捕集與提純示范項目順利投產;8月,東方電氣全球首個二氧化碳+飛輪儲能示范項目竣工……


  上海證券報記者注意到,多家央企綠色低碳技術創新和推廣應用近期迎來新進展。與此同時,政策推動下,各央企碳達峰“路線圖”日漸明晰。9月21日,國資委召開中央企業碳達峰碳中和工作推進會(以下簡稱“工作推進會”),要求中央企業要“一企一策”制定碳達峰行動方案。


  國資委在工作推進會中明確要求,央企要著力推進產業結構轉型升級,調整優化能源結構,強化綠色低碳科技創新和推廣應用,推進減污降碳協同增效。


  央企碳達峰方案“響鈴交卷”在即


  2021年3月1日,國家電網發布“碳達峰、碳中和”行動方案,成為首個發布碳達峰碳中和行動方案的央企,并由此拉開了央企明確碳達峰“路線圖”的序幕。同年12月,國資委印發《關于推進中央企業高質量發展做好碳達峰碳中和工作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指導意見》),明確要求中央企業根據自身情況制定碳達峰行動方案。


  此后,多家央企加快了碳達峰方案的編制。時至近期,國資委社會責任局統計顯示,已有近20家央企發布了碳達峰行動方案或工作計劃。根據國資委相關規劃要求,將組織各中央企業于2022年底前完成自身碳達峰行動方案編制。這也意味著央企碳達峰方案“響鈴交卷”在即。


  記者梳理發現,從國家電網“啟幕”至今,中國寶武、中國海油、中核集團、中國能建等多家能源央企,中國移動、中國聯通、中國電信三大運營商等,已率先完成相關行動方案編制并發布,內容覆蓋了企業碳達峰時間表、路線圖、施工圖等。


  以能源央企為例,2022年6月,中國海油發布《中國海油“碳達峰、碳中和”行動方案》,明確中國海油將實施清潔替代、低碳跨越、綠色發展“三步走”策略;力爭非化石能源產量占比超過傳統油氣產量占比,成為實現我國“雙碳”目標和保障國家能源安全的中堅力量。中國寶武則在《中國寶武碳中和行動方案》中再次明確,以2020年為基準,2035年降低碳排放30%。


  再看今年8月最新發布碳達峰碳中和行動方案的招商局集團。招商局集團明確將構建“4321”全業務全流程碳達峰、碳中和行動體系,實施低碳航運、低碳港口、低碳物流、低碳公路四個綠色服務行動,短期以結構減碳、管理減碳為核心,長期以技術減碳為根本動力,充分發揮在傳統產業鏈中的優勢地位,積極推進上下游產業鏈、供應鏈和價值鏈重構,助力經濟社會全面達峰。


  資料顯示,招商局集團旗下業務板塊包括交通物流、綜合金融、城市和園區綜合開發、新產業等,下屬招商銀行、招商證券、招商港口、中國外運等數十家A股上市公司,及招商局港口、招商局置地等多家港股公司。


  事實上,央企“降碳”的弦正在繃緊,央企碳排放已與負責人考核掛鉤。2022年8月1日施行的《中央企業節約能源與生態環境保護監督管理辦法》明確,建立健全中央企業節約能源與生態環境保護考核獎懲制度,實施年度及任期考核,將考核結果納入中央企業負責人經營業績考核體系。


  各大央企綠色低碳成果涌現


  “充分發揮央企創新主體作用,支持央企加快綠色低碳重大科技攻關,積極承擔國家綠色低碳重大科技項目,力爭在低碳零碳負碳先進適用技術方面取得突破。”《指導意見》如是指出。記者關注到,強化綠色低碳科技創新和推廣應用,多家央企已在細分賽道有所突破。


  以歷來被視為高耗能、高污染的鋼鐵行業為例,鞍鋼集團、寶鋼股份等公司的低碳科技創新已進入應用階段。如9月27日,全球首套綠氫零碳流化床高效煉鐵新技術示范項目——鞍鋼集團氫冶金項目開工。與傳統碳冶金相比,氫冶金以氫氣為燃料和還原劑,可以使煉鐵擺脫對化石能源的依賴,從源頭上解決碳排放問題。該項目預計2023年投入運行,形成萬噸級流化床氫氣煉鐵工程示范,為世界氫冶金技術發展提供“中國方案”。


  寶鋼股份則于9月16日發布首次通過線上實現三個減碳超過50%的寶鋼汽車板零件——油箱加強支架、B柱加強板內板下部、座椅頭枕連接板,其采用廢鋼+電爐工藝路徑,廢鋼的比例達到100%。同時,公司零碳高等級鋼板項目計劃于今年底開工,預計2024年底建成,屆時,零碳產線全線貫通,將形成180萬噸/年零碳板材產能,寶鋼股份零碳工藝相比長流程工藝可減少碳排放約90%。


  建筑行業的降碳成效亦不遜色。9月19日,世界首套玻璃熔窯二氧化碳捕集與提純示范項目——中建材(合肥)新能源光伏電池封裝材料二期暨二氧化碳捕集提純項目順利投產。這是中國建材集團所屬凱盛科技繼全球最大全氧燃燒光伏玻璃生產線后,首次將自主研發的玻璃熔窯二氧化碳捕集與提純技術應用在玻璃生產線,填補了行業空白。據悉,該項目以玻璃熔窯煙氣中35%濃度的二氧化碳為原料,經煙氣處理、二氧化碳捕集、壓縮、精餾和液化,制成純度為99.99%的液態二氧化碳。項目年產5萬噸液態二氧化碳,產品質量達到國家食品級標準。


  此外,中國石油在9月初啟動了中國石油最大光伏發電項目——中國石油玉門油田300兆瓦光伏并網發電項目,該項目建成后年均發電量達6.058億千瓦時,將為社會提供相當于18.4萬噸標煤的“零碳”能源,滿足20萬戶家庭一年的用電需求;減少二氧化碳排放量50.4萬噸,相當于植樹近450萬棵。


  記者注意到,“綠色低碳技術研發”已被多家央企列入企業碳達峰碳中和行動方案,并將重點突破方向進行細化梳理。如中國寶武在碳中和冶金技術方面,將重點發力極致能效、富氫碳循環高爐、氫基豎爐、近終形制造、冶金資源循環利用和碳回收及利用等六方面。中國能建明確表示,大力推進“產技融合”,重點開展以新能源為主體的新型電力系統研究,開展火力發電廠低碳發展關鍵技術研究等。

       (來源鏈接:上海證券報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46253720447672843&wfr=spider&for=pc)


Image

服務熱線:0359-5668082

文章詳情 DETAILS

文章詳情 DETAILS

您的位置:首頁?>文章詳情

央企碳達峰“路線圖”漸明 綠色低碳技術研發正酣


編輯:2022-10-10 14:30:28

      

      □國資委日前召開中央企業碳達峰、碳中和工作推進會,要求中央企業要“一企一策”制定碳達峰行動方案。截至目前,已有近20家央企發布了碳達峰行動方案或工作計劃。根據國資委相關規劃要求,將組織各中央企業于2022年底前完成自身碳達峰行動方案編制


  □“綠色低碳技術研發”被多家央企列入企業碳達峰、碳中和行動方案,并將重點突破方向進行細化梳理。近期,多家央企綠色低碳技術創新和推廣應用迎來新進展


  ◎記者張問之


  今年9月,鞍鋼集團全球首套綠氫零碳流化床高效煉鐵新技術示范項目開工,中國石油最大光伏發電項目啟動,中國建材集團世界首套玻璃熔窯二氧化碳捕集與提純示范項目順利投產;8月,東方電氣全球首個二氧化碳+飛輪儲能示范項目竣工……


  上海證券報記者注意到,多家央企綠色低碳技術創新和推廣應用近期迎來新進展。與此同時,政策推動下,各央企碳達峰“路線圖”日漸明晰。9月21日,國資委召開中央企業碳達峰碳中和工作推進會(以下簡稱“工作推進會”),要求中央企業要“一企一策”制定碳達峰行動方案。


  國資委在工作推進會中明確要求,央企要著力推進產業結構轉型升級,調整優化能源結構,強化綠色低碳科技創新和推廣應用,推進減污降碳協同增效。


  央企碳達峰方案“響鈴交卷”在即


  2021年3月1日,國家電網發布“碳達峰、碳中和”行動方案,成為首個發布碳達峰碳中和行動方案的央企,并由此拉開了央企明確碳達峰“路線圖”的序幕。同年12月,國資委印發《關于推進中央企業高質量發展做好碳達峰碳中和工作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指導意見》),明確要求中央企業根據自身情況制定碳達峰行動方案。


  此后,多家央企加快了碳達峰方案的編制。時至近期,國資委社會責任局統計顯示,已有近20家央企發布了碳達峰行動方案或工作計劃。根據國資委相關規劃要求,將組織各中央企業于2022年底前完成自身碳達峰行動方案編制。這也意味著央企碳達峰方案“響鈴交卷”在即。


  記者梳理發現,從國家電網“啟幕”至今,中國寶武、中國海油、中核集團、中國能建等多家能源央企,中國移動、中國聯通、中國電信三大運營商等,已率先完成相關行動方案編制并發布,內容覆蓋了企業碳達峰時間表、路線圖、施工圖等。


  以能源央企為例,2022年6月,中國海油發布《中國海油“碳達峰、碳中和”行動方案》,明確中國海油將實施清潔替代、低碳跨越、綠色發展“三步走”策略;力爭非化石能源產量占比超過傳統油氣產量占比,成為實現我國“雙碳”目標和保障國家能源安全的中堅力量。中國寶武則在《中國寶武碳中和行動方案》中再次明確,以2020年為基準,2035年降低碳排放30%。


  再看今年8月最新發布碳達峰碳中和行動方案的招商局集團。招商局集團明確將構建“4321”全業務全流程碳達峰、碳中和行動體系,實施低碳航運、低碳港口、低碳物流、低碳公路四個綠色服務行動,短期以結構減碳、管理減碳為核心,長期以技術減碳為根本動力,充分發揮在傳統產業鏈中的優勢地位,積極推進上下游產業鏈、供應鏈和價值鏈重構,助力經濟社會全面達峰。


  資料顯示,招商局集團旗下業務板塊包括交通物流、綜合金融、城市和園區綜合開發、新產業等,下屬招商銀行、招商證券、招商港口、中國外運等數十家A股上市公司,及招商局港口、招商局置地等多家港股公司。


  事實上,央企“降碳”的弦正在繃緊,央企碳排放已與負責人考核掛鉤。2022年8月1日施行的《中央企業節約能源與生態環境保護監督管理辦法》明確,建立健全中央企業節約能源與生態環境保護考核獎懲制度,實施年度及任期考核,將考核結果納入中央企業負責人經營業績考核體系。


  各大央企綠色低碳成果涌現


  “充分發揮央企創新主體作用,支持央企加快綠色低碳重大科技攻關,積極承擔國家綠色低碳重大科技項目,力爭在低碳零碳負碳先進適用技術方面取得突破?!薄吨笇б庖姟啡缡侵赋觥S浾哧P注到,強化綠色低碳科技創新和推廣應用,多家央企已在細分賽道有所突破。


  以歷來被視為高耗能、高污染的鋼鐵行業為例,鞍鋼集團、寶鋼股份等公司的低碳科技創新已進入應用階段。如9月27日,全球首套綠氫零碳流化床高效煉鐵新技術示范項目——鞍鋼集團氫冶金項目開工。與傳統碳冶金相比,氫冶金以氫氣為燃料和還原劑,可以使煉鐵擺脫對化石能源的依賴,從源頭上解決碳排放問題。該項目預計2023年投入運行,形成萬噸級流化床氫氣煉鐵工程示范,為世界氫冶金技術發展提供“中國方案”。


  寶鋼股份則于9月16日發布首次通過線上實現三個減碳超過50%的寶鋼汽車板零件——油箱加強支架、B柱加強板內板下部、座椅頭枕連接板,其采用廢鋼+電爐工藝路徑,廢鋼的比例達到100%。同時,公司零碳高等級鋼板項目計劃于今年底開工,預計2024年底建成,屆時,零碳產線全線貫通,將形成180萬噸/年零碳板材產能,寶鋼股份零碳工藝相比長流程工藝可減少碳排放約90%。


  建筑行業的降碳成效亦不遜色。9月19日,世界首套玻璃熔窯二氧化碳捕集與提純示范項目——中建材(合肥)新能源光伏電池封裝材料二期暨二氧化碳捕集提純項目順利投產。這是中國建材集團所屬凱盛科技繼全球最大全氧燃燒光伏玻璃生產線后,首次將自主研發的玻璃熔窯二氧化碳捕集與提純技術應用在玻璃生產線,填補了行業空白。據悉,該項目以玻璃熔窯煙氣中35%濃度的二氧化碳為原料,經煙氣處理、二氧化碳捕集、壓縮、精餾和液化,制成純度為99.99%的液態二氧化碳。項目年產5萬噸液態二氧化碳,產品質量達到國家食品級標準。


  此外,中國石油在9月初啟動了中國石油最大光伏發電項目——中國石油玉門油田300兆瓦光伏并網發電項目,該項目建成后年均發電量達6.058億千瓦時,將為社會提供相當于18.4萬噸標煤的“零碳”能源,滿足20萬戶家庭一年的用電需求;減少二氧化碳排放量50.4萬噸,相當于植樹近450萬棵。


  記者注意到,“綠色低碳技術研發”已被多家央企列入企業碳達峰碳中和行動方案,并將重點突破方向進行細化梳理。如中國寶武在碳中和冶金技術方面,將重點發力極致能效、富氫碳循環高爐、氫基豎爐、近終形制造、冶金資源循環利用和碳回收及利用等六方面。中國能建明確表示,大力推進“產技融合”,重點開展以新能源為主體的新型電力系統研究,開展火力發電廠低碳發展關鍵技術研究等。

       (來源鏈接:上海證券報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46253720447672843&wfr=spider&for=pc)


版權所有:山西北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備案號:晉ICP備2022006699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