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商情報網:2022年中國石墨電極產業鏈上中下游市場剖析
編輯:2022-09-04 00:00:00
中商情報網訊:石墨電極是主要應用于鋼鐵冶煉的導電材料,國內政策端對于電弧爐短流程煉鋼取代轉爐煉鋼的支持引導,推動了中國鋼鐵行業對石墨電極的需求增加。同時,隨著各領域“十四五”規劃的開始制訂,預計短流程占比提升有望進一步提升上游關鍵材料石墨電極的需求。
一、產業鏈
石墨電極產業鏈上游以主要為石油焦、瀝青焦、煤瀝青;中游包括超高功率石墨電極、高功率石墨電極、普通石墨電極、炭磚類、特和石墨;下游通過超高功率電弧爐、高功率電弧爐、普通電爐、高爐進行煉鋼、煉硅,煉黃磷等。
二、上游分析
1.針狀焦
(1)產量情況
針狀焦是一種新型優質的炭素材料,外觀為銀灰色。近年來,得益于我國經濟發展,針狀焦市場需求釋放,行業規模隨之擴張。中國針狀焦產量實現爆發式增長,2021年超70萬噸,預計2022年將繼續保持增長,產量將達93萬噸。
(2)重點企業分析
2.石油焦
石油焦產能利用率低,但逐步回升。石油焦是石油煉化副產品,本身并不存在產能概念,石油焦產出基本依賴石油煉化產量。2022年6月全國石油焦產量248.9萬噸,同比下降1.8%,2022年1-6月全國石油焦產量為1472.2萬噸,同比下降1%。
3.煤瀝青
受全球經濟增速放緩,經濟下行影響,全球煤焦油深加工行業持續虧損,進而直接影響到煤瀝青行業。2021年我國煤瀝青出口量為近三年新高,出口量達60.82萬噸,同比增長47.5%。2017-2021年,國內煤瀝青市場進口量無明顯規律。
三、中游分析
1.產能分布
中國是全球最大的石墨電極供應國,產能過剩問題嚴重。2021年,我國石墨電極產能達到171.7萬噸,占到全球供應的65%。但實際產量僅有100.9萬噸,對應產能利用率59%,雖較2020年有明顯改善,但仍處于較低水平。
2.產量情況
中國石墨電極產量在2017-2019年呈高速增長態勢,2019年總產量達到80.1萬噸,年復合增長率達到20.4%。2020年受行業虧損和疫情影響,產量略有下降,同比下降4.4%。2021年產量達100.9萬噸,產能利用率達59%,較2020年有明顯改善,但仍處于較低水平。
3.產量結構
相較于全球超高功率石墨電極市場,在中國制造性能級別相對較低的超高功率石墨電極受電弧爐煉鋼制造商廣泛認可,中國幾乎沒有制造商能夠生產該等電弧爐鋼制造商之電弧爐所用的超高功率石墨電極。在中國,優質超高功率石墨電極指符合全球市場超高功率石墨電極標準的石墨電極。
目前超高功率石墨電極和高功率石墨電極占比最高,占比分別為34.9%和34.7%。普通功率石墨電極占比約為19.1%,優質超高功率石墨電極占比約為11.3%。
4.消耗量
中國石墨電極消耗量整體呈現增長趨勢,從2017年的44.36萬噸增長至2020年的58.81萬噸,年均復合增長率達9.86%,預計2022年將達74.32萬噸。
5. 重點企業分析
四、下游分析
鋼鐵冶煉是石墨電極主要應用領域,占石墨電極消費總量的80%左右。其次為黃磷和金屬硅冶煉,占比分別為4.8%和4.1%。
1.鋼鐵行業
2021年鋼鐵鋼業利潤總額4240.9億元,同比增長75.5%。在碳中和背景下,鋼鐵行業供給側改革不論是“產能產量雙控”還是“碳排放總量和強度雙控”,核心均在于“減碳”,預計行業將迎來新一輪結構優化。屆時,鋼價將處在相對高位,拉動企業利潤增長,預計2022年中國鋼鐵行業利潤總額將超4800億元。
2.金屬硅
近年來,我國為達碳中和、碳達峰的目標,可再生能源化轉型勢在必行,從而也帶動了大宗原料金屬硅的市場規模,據資料顯示,2020年我國金屬硅行業市場規模為226億元,同比增長11.9%。預計2022年將達253億元。
(來源:https://3g.163.com/dy/article/HDMVPF5T05198SOQ.html
服務熱線:0359-5668082
文章詳情 DETAILS
文章詳情 DETAILS
中商情報網:2022年中國石墨電極產業鏈上中下游市場剖析
編輯:2022-09-04 00:00:00
中商情報網訊:石墨電極是主要應用于鋼鐵冶煉的導電材料,國內政策端對于電弧爐短流程煉鋼取代轉爐煉鋼的支持引導,推動了中國鋼鐵行業對石墨電極的需求增加。同時,隨著各領域“十四五”規劃的開始制訂,預計短流程占比提升有望進一步提升上游關鍵材料石墨電極的需求。
一、產業鏈
石墨電極產業鏈上游以主要為石油焦、瀝青焦、煤瀝青;中游包括超高功率石墨電極、高功率石墨電極、普通石墨電極、炭磚類、特和石墨;下游通過超高功率電弧爐、高功率電弧爐、普通電爐、高爐進行煉鋼、煉硅,煉黃磷等。
二、上游分析
1.針狀焦
(1)產量情況
針狀焦是一種新型優質的炭素材料,外觀為銀灰色。近年來,得益于我國經濟發展,針狀焦市場需求釋放,行業規模隨之擴張。中國針狀焦產量實現爆發式增長,2021年超70萬噸,預計2022年將繼續保持增長,產量將達93萬噸。
(2)重點企業分析
2.石油焦
石油焦產能利用率低,但逐步回升。石油焦是石油煉化副產品,本身并不存在產能概念,石油焦產出基本依賴石油煉化產量。2022年6月全國石油焦產量248.9萬噸,同比下降1.8%,2022年1-6月全國石油焦產量為1472.2萬噸,同比下降1%。
3.煤瀝青
受全球經濟增速放緩,經濟下行影響,全球煤焦油深加工行業持續虧損,進而直接影響到煤瀝青行業。2021年我國煤瀝青出口量為近三年新高,出口量達60.82萬噸,同比增長47.5%。2017-2021年,國內煤瀝青市場進口量無明顯規律。
三、中游分析
1.產能分布
中國是全球最大的石墨電極供應國,產能過剩問題嚴重。2021年,我國石墨電極產能達到171.7萬噸,占到全球供應的65%。但實際產量僅有100.9萬噸,對應產能利用率59%,雖較2020年有明顯改善,但仍處于較低水平。
2.產量情況
中國石墨電極產量在2017-2019年呈高速增長態勢,2019年總產量達到80.1萬噸,年復合增長率達到20.4%。2020年受行業虧損和疫情影響,產量略有下降,同比下降4.4%。2021年產量達100.9萬噸,產能利用率達59%,較2020年有明顯改善,但仍處于較低水平。
3.產量結構
相較于全球超高功率石墨電極市場,在中國制造性能級別相對較低的超高功率石墨電極受電弧爐煉鋼制造商廣泛認可,中國幾乎沒有制造商能夠生產該等電弧爐鋼制造商之電弧爐所用的超高功率石墨電極。在中國,優質超高功率石墨電極指符合全球市場超高功率石墨電極標準的石墨電極。
目前超高功率石墨電極和高功率石墨電極占比最高,占比分別為34.9%和34.7%。普通功率石墨電極占比約為19.1%,優質超高功率石墨電極占比約為11.3%。
4.消耗量
中國石墨電極消耗量整體呈現增長趨勢,從2017年的44.36萬噸增長至2020年的58.81萬噸,年均復合增長率達9.86%,預計2022年將達74.32萬噸。
5. 重點企業分析
四、下游分析
鋼鐵冶煉是石墨電極主要應用領域,占石墨電極消費總量的80%左右。其次為黃磷和金屬硅冶煉,占比分別為4.8%和4.1%。
1.鋼鐵行業
2021年鋼鐵鋼業利潤總額4240.9億元,同比增長75.5%。在碳中和背景下,鋼鐵行業供給側改革不論是“產能產量雙控”還是“碳排放總量和強度雙控”,核心均在于“減碳”,預計行業將迎來新一輪結構優化。屆時,鋼價將處在相對高位,拉動企業利潤增長,預計2022年中國鋼鐵行業利潤總額將超4800億元。
2.金屬硅
近年來,我國為達碳中和、碳達峰的目標,可再生能源化轉型勢在必行,從而也帶動了大宗原料金屬硅的市場規模,據資料顯示,2020年我國金屬硅行業市場規模為226億元,同比增長11.9%。預計2022年將達253億元。
(來源:https://3g.163.com/dy/article/HDMVPF5T05198SOQ.html
版權所有:山西北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備案號:晉ICP備2022006699號-1